崇信有个木家坡

甘肃经济日报 2020-07-25 00:51 大字

□ 杜旭元

崇信有个柏树镇,柏树镇有个木家坡村,木家坡成了花园式的村庄!

大伙儿都这么说。

木家坡我是知道的,柏树塬西边的一个村子,十多年前我就去过那里。那时候木家坡还很贫穷,连村名我也是第一次听到。

我去的时候,是从一片庄稼地中间的一条土路上穿过,大约往北走了二三百米才看到一片屋舍。中间是一个三年级以下的小校,周围是十数户人家,藏在一片庄稼后边,从大路上走过也不易发现。屋后是沟畔和土崖,崖下是更古老的窑庄和场院,当是木家坡的曾经和过去吧。

后来女婿小陈调到了木家坡小学,我又陆续听到了一些有关木家坡的事,听说有人合资办了养牛场、有人新建了猪棚、木家坡有自己的果园了……还有一条我最关注的,就是木家坡的学生减少了、老师也减少了。去年听说学生转光了,学校也撤销了!听到这里,我有一种理解:木家坡发展了,木家坡富裕了,木家坡人的观念变了,木家坡的人重视教育了,他们有条件把学生转到城里去了,把木家坡作为了大后方。再后来,就听人们议论说:木家坡现在建设好了,成了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典范。

今天一早,我就准备去看木家坡,从这里看柏树,看崇信,看发展中的中国农村。我正准备去搭班车,女儿说她认识一个去柏树的人,老家就是木家坡的。

一路上,我看着满是青山绿水、日新月异的崇信风光,感受着新时代带来的美好,感慨万端。现在的崇信城区和乡间没有一处不是风光秀丽,风景宜人,甚至没有一点儿曾经的影子和老旧的痕迹,真是一天一个样儿,几年一个层次。

听拉我的人说,木家坡现在真的变得很好了,还要更美更好。他说木家坡村和柏树村连襟儿,过去是兄弟村,现在是姊妹村,目前镇上要把两个村子连片打造,共同致富呢。

到了木家坡,我已经完全认不出她了,就像一个小姑娘长大了,变美了,洋气了,或者是凭空出现的一个地方——我已认不出她的路,她的屋舍,她的庄稼,她的子民,因为她从根本上变了。过去这里除了一片麦田,就是一片玉米地。现在这里是果园加花园,可以说是农林齐全。我站在村中的广场上,看着这新生一切:村舍井然,村道纵横,村貌整洁,屋宇一式。镇上的高书记和尹支书介绍说:门前是300亩有机桃园——珍珠桃园,他们在建办云农场;两边是矮化密植苹果园一期,三期共栽1500亩;还有那边是兰大和省农科院的教师试种的菊芋试验田;后山窝里是千亩山毛园;东边的山峁上是百亩洋槐林。

我们顺着一条环形的水泥路往后走,路边有木栅栏、排水渠、标志性的牌匾,标志着本村的历史、文化、农耕记忆以及现代农业示范、新时代生活体验等等。还有一个装饰墙是用废旧轮胎制作的算盘,拨的数字是1314(一生一世)。另一架轮胎墙说是要栽花写字什么的,简直和景区一样!尹支书说,他们老庄基改造过程中要新建村史馆、休闲游乐园、农家乐。还在搞小家禽、小买卖、小手工、小作坊等项目。现在他们已完成了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又在搞文化振兴、人才振兴。

真不敢想象,一个小村子竟有这样的大想法、大手笔!

在我看来,木家坡人少了、地多了,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可以说是前有庄田、后有后花园、中又庭院、后有花山林苑。人们的日子和从前的地主一样了,从前的地主哪见过这种阵势?

至此,我还没有看见木家坡的“坡”,更不知道这木家坡的“木”。木家坡的人大多姓尹姓吴,村内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树木,那木在何处?但不管是哪一种木,都在蓬勃生长,都在繁荣发展。和崇信的许多美丽村庄一样,木家坡在发展、在成长、在蜕变,在一天天地变得成熟完美。正如人勤春早,花木向阳。这时候,我看见阳光下一个向阳的山坡——木家坡,春意盎然,生机无限。

新闻推荐

巴山藏美景 今朝放光芒 达州市强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

本报讯7月12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进...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