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获全胜 誓不言撤 宣汉县中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王鹏飞的抗疫故事

达州日报 2020-06-02 09:08 大字

工作中的王鹏飞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和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发展的可喜成绩。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达州市涌现出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周永开等15名同志和赵毅等20名支援湖北医务人员,他们亮身份、担责任,凝聚起阻击战疫的坚强力量,是实至名归的达州市疫情防控“身边好人”。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一系列专题报道,讲述达州市疫情防控“身边好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聆听抗疫故事,感受榜样力量。

2020年春节,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全民战役打响了。

宣汉县中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王鹏飞,背负行囊,奔赴战“疫”前线,一战宣汉,再战开江。胶手套下被汗水泡白的双手,防护用具下是勒出痕迹的脸,坐着都能睡着的疲惫身影,无不诉说着抗疫前线的艰辛。

40多天有家不归的抗疫战事,他身穿隔离衣、脚踏防水靴用无畏的信念、辛勤的汗水为宣汉县卫健事业谱写了一张最美的“敬业福”,为人民群众交了一张满意的抗疫答卷。

又不能回家过年了

2020年1月,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暴,打乱了每一个人的节奏。1月22日早上6时许,刚值完夜班的王鹏飞十分兴奋,因为他即将带着新婚妻子赶回渠县老家。可就在要上火车的前一个小时,王鹏飞接到医院通知: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全院医务人员即刻返回,随时待命。

“我是一名医者,疫情面前,没有退路可言,这是我的职责。”但在赶回医院路上,王鹏飞却一路沉默,他不知道怎么告诉父母这个消息,因为繁忙的工作,他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在打给父亲的电话接通那一刻,他有些紧张,“父亲还是那个样子,让我们好好保护好自己。叮嘱我们疫情之后,平安回家。”就这样,他结束了新年,动身返院,一边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边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的最新诊疗方案,为随时奔赴抗疫前线武装自己。

1月26日下午,正在医院值班的王鹏飞再次接到通知,应宣汉县疫情指挥部指令,立即建立新冠肺炎宣汉县中医院西区临时留观点。疫情即是命令,来不及向家人告知,在仓促电话交班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抗疫征途。

不眠不休全身心投入

“10天组建火神山医院这样的奇迹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2天之内把西区的一栋空楼,组建成能收纳近100位留观者的临时留观点,何尝不是宣汉县卫生事业的一项壮举!”王鹏飞告诉记者,1月26日这天,宣汉县中医院西区临时留观点还是一栋空楼,在医生、护士、院感防控员、后勤物资管理员等多方面勤劳的中医院职工共同努力下,1月28日,宣汉县中医院西区临时留观点正式成立。

“西区临时留观点是确诊及疑似病例与密切接触者分流的中转站,处置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王鹏飞告诉记者,100多人的吃喝拉撒睡及部分有症状患者的治疗工作全压在20余人的医务人员身上。王鹏飞和同事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每天都泡在汗水里,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累了只能倒在坚硬的桌椅上打盹。

随着抗疫流程的逐渐完善,医用物资的逐渐充足,医疗条件的逐渐改善,西区临时留观点已完全正常运转,因条件所限,1月31日,临时留观点搬迁至君塘养老院,自此宣汉抗疫工作完全步入正轨。在全宣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及疑似病例新增数量逐渐下降,抗疫工作于2月中旬取得阶段性胜利。

主动请缨再赴抗疫一线

2月15日,王鹏飞作为首批留观点工作者开始了第一轮隔离轮休。“从医十年,从未有过如此长的假期,可精神却完全无法放松,心都悬在疫情上。”

2月26日的下午,他得到消息:开江县发生新冠肺炎感染,数十人接受医学隔离,开江县医疗卫生系统请求全市医疗援助。“我去!”王鹏飞主动请战,2月26日晚上,他和同事一起连夜赶赴开江县。

笔架山下宁谧的万家灯火,柏油路上疾驰的车轮,这是支援开江的夜行军。

王鹏飞告诉记者,由全市组建的专业医疗救助队的援助下,开江县的医院重新建立起专业抗疫流程、明确分诊隔离,临时搭建发热门诊……

在市级专家的带领下,开江县医疗运转逐渐步入正轨,开江县人民医院逐渐完全恢复诊治工作,逐渐完成了普通患者有病可医,疑似患者有地可隔,确诊患者有床可治的医疗状态。短短10天,开江县新冠病例实现零新增,院内感染零发生。

哪里有疫情,哪里便有医务工作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用青春与汗水,守护着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绝非一朝一夕,尽管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王鹏飞仍然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防控疫情一线,不获全胜、誓不言撤。

□本报记者 赵曼琦

新闻推荐

果实累累 花开正红 宣汉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合作结出硕果

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本报记者张靖摄)几番耕耘,几番收获。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项目在宣汉县的土地上结出了...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