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之地”朱家沟
朱家沟
达城之北,通川区凤北街道石龙溪内,有处地方名叫朱家沟。朱家沟面朝波光粼粼的州河,背靠苍翠欲滴的凤凰山,涓涓细流横穿而过,啁啾小鸟绕梁而飞。这里,四时绿荫,五谷茁壮;这里,村民淳朴,文化底蕴厚重,留有明代寺庙朝阳洞、清代精美朱氏墓群和超越百年的朱家祠堂。古庙、古墓、古祠,成就了朱家沟“三古之地”之称。
明代朝阳洞:藏有多少离奇故事
朝阳洞位于朱家沟内、凤凰山的悬崖峭壁中,深约4丈,宽约4—5丈,因洞朝阳而得名。无论是民国《达县志》,还是《达县市志》《达县市北外乡志》,均对该洞作有记载;古今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或歇足于此,或留墨于世。一处天然石洞,因明朝宣德年间(1425—1435)建寺庙而享有盛名。
据传,明朝有个叫蔡勇的人,幼读诗书,胸怀抱负,长大后决心有所作为。殊不知,当他成年后,见到的是宦官弄权、社会凋敝,深感壮志难酬,由是绝意仕途,退出官场,出家当道士,云游四方,晚年来到“鸡鸣犬吠之声不得相闻”的朝阳洞,朝看飞鸟,暮听流泉,以野果充饥,不食人间烟火。附近一牧童来洞中玩耍,见蔡勇身体消瘦,面容憔悴,情知是饥饿所致,便瞒着父母,每天端着饭来救济,并与蔡勇结为忘年之交。一天,牧童再次来到这里时,蔡勇已经死亡,尸体僵硬,成为干尸,旁边有堆米饭,才知道平日带来的饭原封未动。牧童感伤不已,并将情况告诉父母,父母惊讶不已。三天之后,牧童暴病而亡,并托梦给父母:“蔡老道生前忠正,死后列入仙班,并收我为徒,时常侍候左右。”朝阳洞附近僧俗对此事大加渲染,说是蔡老道显圣、肉身成佛,并四处化缘修建寺庙,在洞内塑高约四尺、身着青衣、手拄竹杖的蔡勇泥像,号称寒灯古佛;在蔡勇右侧塑捧钵盂相望的牧童像;同时在洞中塑像数尊,洞外修楼,朝阳洞庙宇初具规模。道光二十三年(1843)秋补修朝阳洞,秀才朱登仁在洞门石壁上书“寒灯古佛”四个鎏金大字,洞左建三仙祠,洞右建桂花亭。民国十八年(1929),住持道人以干人显圣为名募资,再加补修,修筑从石龙溪至朝阳洞的石板道路。竣工后,外地百余信徒来此烧香,仪式隆重热闹。
朝阳洞建有三殿,各殿塑像数尊,碑石林立,布局严谨,匠心独具,其内有一小洞,壁洞上有“达县正印堂”字样。
1950年后,住持道人还俗务农,楼廊年久失修而被拆去大部份,洞空碑碎,破瓦残垣,石级纵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朱家沟旅游业的发展,许国辉及况全辉、朱会章夫妇等人再次对朝阳洞进行培修,修建楼廊、住房,打造观音殿,重塑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数十座像,一度较为辉煌。
朝阳洞的石刻,1992年3月被达县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达县市志》记载有文字壁,刻草书、楷书15处,其中阴刻12处,阳刻3处,荷花浮雕1处,为清代雕刻。汉中林润泽(惠泉))在洞左右壁上书有魏体“凤鸣朝阳”“忍让学吃亏”等大字,笔锋圆润,苍劲有力。
朝阳洞翠柏苍松,绿荫如盖,泉水潺潺,四时宜人,为清幽雅静之地。当年达城官绅多来此游历避暑。民国十六年(1927)夏,川陕边防军旅长罗禹忨携家眷来此纳凉,架有至达城的电话专线,次年仲秋离洞时,曾授意达县征收局长王天一于石壁上书“一洞天”三字。民国十八年(1929)三月,川陕边防督办刘存厚与同僚游朝阳洞后,赞四周景色宜人。民国《达县志》载:“城北十七里,石龙溪内畔中塑像佛龛,外建廊楼,旁有流泉,境极清幽,县人避暑,多往居之”。清朝贡生李芳著有《重修朝阳洞碑记》,称“朝阳洞在名山大川,当与福地洞天并垂不朽。”达县平民诗人李冰如民国七年(1918)游此,题诗赞“朝阳古洞倚天开,面壁神功悟得来”。
朝阳洞与朱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立在石龙溪社区一组朱家屋后竹林之中的石敢当就是例证。石敢当距离朱家祠、朝阳洞2华里,石柱嵌入石盘上,高80厘米,直径约25厘米,八角对等形,柱身八面阴刻道家咒语60余字,柱顶原有的石冠毁于1967年。相传清朝中期,此地房屋对面山势险恶,致使沟内人畜不旺。朱家人请来朝阳洞道长画符破灾,道长说:“在房屋后面竹林石盘上立一镇邪石柱,就能降住对面山势的恶像”。一位有见识的朱姓长者照此办理,从此朱家人畜两旺,事业发达。为感谢朝阳洞道长,朱姓长者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拜继给朝阳洞道长。朱氏拜朝阳洞道长为干爹的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60年代。
百年朱家宗祠:彰显朱氏重孝守法
宗祠,旧时一个家族为祭祀祖先而修建的祠堂。朱家宗祠位于石龙溪内的兰田湾,坐西朝东,四合院,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始建于清朝咸丰壬子年
(1852),光绪三十二年(1906)补修。
据《新建朱氏祠序》碑文记载和文史专家朱全森考证,石龙溪朱氏祖先系楚人,湖广填川时迁居到宣汉县朱家沟。清朝乾隆初年,朱仲魁、朱仲仁和朱明举家又从宣汉县朱家沟落籍石龙溪,成为这里朱氏的先祖。三人居此后,人文蔚起,不可胜数,户口繁兴,子孙甚众,成为这里的望族,其地因姓得名朱家沟。
朱氏子孙朱在璋、朱正常、朱在洲、朱大士等为报祖功于不衰,衍宗德于不朽,商议并决定修建朱家宗祠。监生朱德轾、武生朱德辅两兄弟捐出地基,同时划拨五合粮作为宗祠会上的永远管业;监生朱大士捐助稻谷一石,其余族人纷纷捐助,有捐粮三五斗的,也有出钱一千文的。丈夫去世的朱曹氏从他人处买田二坵、捐钱十千文作为宗祠会的开支。咸丰壬子年(1852),朱氏族人动工兴建宗祠,同治戊辰年(1868),族长与族人按照左昭右穆序列排位。
建成后的朱家宗祠,由正堂、讲堂、客堂、左右厢房组成。祠堂正中有两道门,都是双合门,过了第一道门后,左右各有一道耳门进入厢房。天井不大,石板嵌地。中间正堂摆放着香炉、香桌,神龛上供奉菩萨、祖先牌位,两侧墙壁上分别书写朱姓两支字派,左墙是:“仲鼎印永启,在登大德成,才全忠孝友,福泽世长荣”;右墙是“明万熙玉永、启仕正芳学、文章光乾远,诗书友吉样”。左右墙上写有“子而孙大启尔宇来此寻根基,高曾祖克建厥家如斯有源本”“燕翼贻孙谋教十代根深叶茂,麟角兴公族几百年源远流长”;左墙中间底部立有清朝光绪六年(1880)《新建朱氏祠序》碑,记叙建祠缘由、捐助人及捐助情况;门廊柱上的楹联:“你身从何来,念祖德父恩当存十分敬意;吾神已有主,佑子肖孙贤都是一片真心”。客堂楹联:“践其位以行其礼,敬所尊而爱其亲”;左墙上有联:“易俗移风要把族纲正,循规蹈矩那(哪)怕王法严”。左右两侧对应厢房6间。左厢房是族中开会议事、物资保管、举办清明会的地方,墙壁上书写有“孝悌忠信”四字,解放初分给李德海,1957年杨本学从其手中购得后经过改造。右厢房在解放前为看护朱家祠堂的朱德禄的住房,今由朱云才佃客之子李显植居住,基本保持原样,墙上原书写有“礼义廉耻”四字,以及安安送米、买母行孝图案。宗祠内有大小石碑六通,可考朱姓渊源等。大门前有一2米长的条石,族中人一旦违反族规,不分男女老少,趴在条石上打屁股,接受惩戒。
清代朱氏墓群:座座雕刻精美
朱家沟内,至今仍保留多座清代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朱氏古墓,均立墓碑,有石雕。朱家沟相距达州老城不过十来里,在特殊的年代里,朱氏古墓得以保留,全赖朱氏族人的全力保护。
位于石龙溪社区六组的朱大士与何老孺人的合葬墓,修建于清朝咸丰九年(1855),墓分为牌楼和墓穴两部分。牌楼系两重檐、歇山顶,有碑罩。中间石碑刻有《碑志》,碑文对仗工整,声律铿锵,不乏对墓主夫妇的赞美之词:“大人秉金石之天资,公廉守己;老孺人体幽间之雅范,淑慎持身”“朝堂名传,望著通川”;牌楼上方刻有花鸟、人物图案,栩栩如生;石柱对联写道:“此地山崇岭峻,其人德著名高”。后面的墓穴为官帽式,别具一格。遗憾的是,何老孺人墓曾经被盗过。
保存完好的朱仕安与何老孺人的夫妻合葬墓,修建于光绪七年(1865),三柱两开间,八字形甬壁,三重檐,歇山顶,最下层中间的石柱上浮雕为花瓶;第二层中间为神龛,系镂雕;第三层正中阴刻“克昌厥嗣”四字。
朱家沟的墓群石雕,虽然没有历史悠久的温岭石雕、刻工细腻的苏州石雕、以小见大的寿山石雕、卓尔不群的台湾埔里石雕那样闻名于世,但建筑体积较大,碑身楼柱雕刻的人物、花卉、鸟兽图案,组合排列有序,楹联镌刻清秀,碑文书写苍劲、圆润。可以说,座座墓碑雕刻精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闪耀着华夏民族不朽的文化光芒。
(本文采写中,除文中提及者外,参考了《石龙苑》,得到达州市、通川区文管所的帮助和朱全森、朱荣章、高洪银等人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社区记者 郑景瑞
新闻推荐
巴山歌韵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巴山民歌是空谷传音的灵魂高歌,巴人之舞是围鼓踏歌的纵情舞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宣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