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达县城南门上餐饮往事钩沉(上)

达州晚报 2020-04-29 10:02 大字

一品香饭店遗址

老达县城历来州、县同城而治,是达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川东北的物资集散地。明末清初,湖北、陕西、重庆等地客商看中这里地理位置,由南门码头上岸经商。河岸商摊兴旺,成为商品交换、商人聚集之地,商人修房建屋,青瓦木板房二至三层,临河吊楼,街道逐步形成。南门上,商铺林立,兴旺发达,繁华喧闹。民革时期,西风东渐,南门上区域翠屏路、珠市街、永丰街房屋及商铺多改建为无屋檐中西式结合小楼房,直至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

那个年代,南门码头是州河重要港口,上游宣汉及下游重庆、合川、南充、渠县等地的旅客和物资都在这里集散,商贸经营日益繁荣,带动了南门上餐饮业兴旺发达,名餐馆、名厨师纷纷抢滩入驻,形成南门菜系独特现象,引领达州菜潮流。南门上餐饮业与达县城一样,经历了解放前私营到解放后的合作、合营、国营以及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民营、个体经营等历史过程。达州菜属川菜三大派系下河帮(重庆、达州为主),另有上河帮(成都、乐山为主)、小河帮(自贡、内江为主)。达州菜璀璨瑰丽,南门菜系熠熠生辉。南门菜第一代主要厨师有:谢桂荣、彭炳臣、曾占武、李登仕(白案)、杨绍轩、罗德贵、刘文久、张士杰、王开六、傅云汉、王成模、江仁凡、张加羽、秦文全、尹哲扬等。

新世纪初,达州饮食业国营公司解体,民营餐厅、个体食店异军突起。随着中国气都达州崛起,达州餐饮业发展迅猛,南门上各种风味特色餐饮业星罗棋布,很具影响力,多次参加全国、四川各类型比赛,屡屡斩金获银。各大中城市,特别是上海以“达州菜”冠名菜谱的“辛香汇”餐厅,引领沪上川菜潮流,海内外开办连锁店百余家。

90年代前南门上主要餐厅及知名厨师:

一品香饭店:原系工商业者成良栋于1946年开设,地点在大西街56号,开初只有14张餐桌,12名从业人员。1947年扩建为三楼一底,底楼和一、二楼为零餐厅和宴会厅,三楼为茶座,定名为“一品香餐厅”。餐桌增加到100多张,从业人员增加到50余人,主要经营饭菜面点,同时承包筵席,是当时达县第一流饭店。达县解放后,1950年10月,成良栋将此房产卖给中心支行,另在翠屏路东城壕巷上面段63号改建了一座一楼一底,建筑面积536平方米的饭店,名“一品香饭店”。1951年3月开业。设有底堂和楼堂,餐桌20多张,从业人员30余人,并兼营男浴室,有大池1个,盆池3个。1956年,在箭亭子经营面店的黄明森投资参股共同经营“一品香饭店”。1958年下半年成为东城总店,负责东城片区的公私合营饮食业。1959年下半年与相馆、旅馆合并组成“达县饮食服务总店”。1966年转为国营。“文革”期间改名“东方红饭店”,1969年成立“革命委员会”,1977年仍改为“一品香饭店”。1971年至1984年先后附设有“红旗路食店”“胜利饭店”“绥定食店”等门市。1985年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由主营饭菜面点改为主营食品糕点。达州第一代名厨谢桂荣、彭炳臣、曾占武、罗德贵等都在“一品香”工作过。一品香餐厅自建店以来,闻名遐迩,谢桂荣等大厨培养了不少烹饪人才。

谢桂荣:(1913-1986)烹饪泰斗,一代宗师,享誉大巴山南门上菜系“谢氏菜肴”,由谢桂荣在传统达州菜基础上改革创新。谢桂荣是一品香饭店最早掌勺人。小时家庭贫穷,9岁到学校做勤杂工,利用空隙时间在教室外听老师讲课,用木棍练习写字,在帮忙厨房杂役时,偷学厨师技艺。有一天厨房师傅因病不能上灶,半大孩子小谢自告奋勇做厨,挽衣卷袖,做了鱼香肉丝,干煸鳝鱼,洋芋四季豆,教职员工吃后赞不绝口。谢桂荣12岁时拜餐馆厨师兼老板李姓为师,后又拜郎学山为师,先后随二位师傅到军阀刘存厚、刘湘、范哈儿公馆当厨做家宴。谢桂荣主攻红案,博采众家之长,学得一身好手艺,出师后在达城餐饮界名气逐步上升,不少人要拜谢桂荣为师,谢立下师门规矩:不收拜师钱,学厨先学做人,诚字为先。上世纪70年代,谢桂荣在车坝餐厅厨师培训班任教,有几个混混将死蟑螂偷放在汤盆里使诈,餐厅负责人识别后讲道理称,这死蟑螂浮在汤面上,没过火,没过油,没过高温,是刚丢在汤里的。混混无法争辩只好认错。学员年轻气盛,操起厨房家伙就要动粗。谢桂荣闻讯立即制止,并在授课中讲“宁可得罪阎王,不可惹怒小鬼”,以及和气生财等做人做生意的道理。川东北许多名厨师多出自谢氏门下,听他讲课的学生超过1000人。1986年一代宗师谢桂荣逝世,他的徒子徒孙,徒子徒孙的亲戚朋友,到灵堂悼念至少万人。干部群众,上上下下,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二十四小时流水席开了7天,许多人慕名而来,瞻仰遗容,参加者是生客熟客分不清了。

谢桂荣传授徒弟中达州第二代名厨:

谢永海:1951年出生,谢桂荣之子,从事烹饪40余年,四川省第二、三届烹饪协会常务理事,达州市烹饪协会理事长,国家高级烹调技师,原达县地区烹饪学校校长,达州市蔬菜饮食服务公司副经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曾任中国驻苏丹大使馆主厨。2017年被四川烹饪界评为川菜功勋匠人,2019年获四川省烹饪学会“传承川菜突出贡献奖”。

王泽润:(1946—2019)从事餐饮40余年,四川省第二、三届烹饪协会理事,国家高级烹调技师,原达县地区烹饪学校教研室主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副所长,达州市蔬菜饮食服务公司培训科科长,达州市烹饪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陈良玉:1947年生,1962年学厨从艺,特级厨师。在窝窝店总厨期间,研发出三个品牌:蛋皮酥丸、怪味鸡块、麻辣牛肉,被评为达县地区名菜。2017年被四川烹饪界评为川菜功勋匠人,2019年获四川省烹饪学会“传承川菜突出贡献奖”。曾任一品香餐厅掌勺、巴山羊肉馆经理、通川饭店经理、蜀凤宾馆餐厅部经理,华夏大厦餐厅部经理兼行政总厨,水车楼餐厅经理、银丰大酒楼餐厅部经理兼行政总厨。

杨秋野:(1947年-2019年)1962年学厨从艺,特级厨师,国家初、中级考评员。“嘉定棒棒鸡”因历史的原因传至达州,杨秋野为棒棒鸡传人,80年代,四川餐饮协会评杨秋野制作的棒棒鸡为达县名特小吃。曾任一品香餐厅掌勺,故园春饭店(甜食部)掌勺,翠屏园饭店掌勺,翠屏公司餐厅经理,银丰大酒楼餐厅经理。2017年被四川烹饪界评为川菜功勋匠人。

另有龚明友:特级厨师,巴中龚府家宴、平昌龚师傅酒店董事长,曾任孟加拉大使馆主厨;李德永:特级厨师,巴中饮食服务公司培训科科长,曾任希腊大使馆主厨;谭天成:开江名厨;唐光友:2017年被四川烹饪界评为川菜功勋匠人;谢永泉:谢桂荣之子,通川饭店经理;黄孝富:通川宾馆经理;黎友通:花园酒店厨师长;贾本强:地委招待所厨师长,曾到人民大会堂做过国宴;廖运浩:商贸学校教师,四川烹饪界评为川菜功勋匠人;钟华兵:巴山羊肉馆经理,四川烹饪界评为川菜功勋匠人;白学芳:新达宾馆厨师长;张成乾:万源国营食堂经理……

谢桂荣传授徒孙中达州第三代名厨:

李建:达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创办知味苑餐饮有限公司,2004年获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团体赛银奖,2009年参加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中华金厨”大赛,获3枚金奖,李建个人也进人了“中国川菜100人”行列;陈刚:达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创办“三道菜”;陈川:创办“红军院子”;唐庆创办“菌之肴”;李健荣创办“土板凳”;庞烈成创办“泡师羊肉”;吴仕勇创办“巴山老菜馆”;泉中强创办“本色厨娘”“风味居”;胡吉文创办“万源风味庄”;刘云创办“宣汉渔王餐歌酒楼”;吴志强创办“清泉食品有限公司”;李年骏成都开办“李记老味道”等,都在继承谢氏菜肴传统风味基础上,推出了各种新式菜款,深受广大食客欢迎。

翠屏园饭店(二食堂):位于翠屏路74号西城壕巷口下端,初名合作二食堂,建于1953年下半年,系购买丁大兴私产,分底堂和楼堂两层,濒临州河南门码头。五六十年代,是船民和客商主要饮食点,甚为繁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是达城唯一一家“议价餐馆”:那些年,物资匮乏要票证,可用钱议价购买粮票等就餐。第一代红案名厨杨绍轩、江仁凡、王开六、傅云仅,白案名厨吴呈太等都在该食堂当过掌勺。吴呈太的包子形美、质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城包子的佼佼者。原属达县供销合作社领导,1956年上半年移交给四川省饮食服务公司达县分公司,改名国营二食堂。1963年到1980年先后设置过“麻辣馆”“甜食店”“小食店”和“稻香村食店”等附属门市。翠屏路大东街口“麻辣馆”主要经营麻辣小面,曾一度以麻、辣、鲜著称于达城。麻辣馆有一位服务员,年轻美貌,身材苗条,水汪汪大眼睛,一条乌黑的独辫系在头后,食客叫她“面妹西施”。有登徒子上前搭讪,却是满脸严谨,不苟言笑。那时,我也爱去麻辣馆吃麻辣小面,秋波频频“面妹西施”,心虚只顾吃面,不敢言语搭白。

新闻推荐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巴山大峡谷带动川渝两地脱贫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巴山大峡谷蜿蜒的山路。重庆开州区大进镇与巴山大峡谷临界处新建的民宿。“听说宣...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