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搭上文旅扶贫快车 巴山大峡谷带动景区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华西都市报 2020-04-13 01:43 大字

巴山大峡谷带动景区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巴山大峡谷美景对游客颇有吸引力。

返乡创业的土家小伙于涛。

4月6日,位于达州市宣汉县的巴山大峡谷,春光融融。在国内疫情向好形势下,人们开始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巴山大峡谷,游人纷至沓来,景区从4月4日至4月30日,也面向全国游客推出了免门票的优惠政策。

巴山大峡谷是国家4A级景区,正在创建5A级景区。自2018年开园以来,早已声名远播,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巴山大峡谷一年四季,季季景色各异,游玩体验不同。搭上文旅扶贫快车的巴山大峡谷,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目前,当地的民宿、餐饮等正在复苏,当地群众在脱贫致富的路上继续前行。

民居焕然一新

催生民宿生意火爆

曾经的巴山大峡谷所处的腹心位置宣汉县渡口、龙泉土家族乡等,尽管景色优美,但人们的住宿条件较差,到处都是土墙房。如今,这些土墙房早已变脸,变成了经风貌打造后风格统一的土家族民居。

随着景区的火爆,这些民居也催生了当地的民宿发展,成为了不少当地群众致富手段之一。经过风貌打造后的土家民居,给整个巴山大峡谷景区加分不少,为游客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加上巴山大峡谷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更让游客常常在游玩之后还恋恋不舍。

每当旅游旺季来临,这些民宿一房难求。据当地群众介绍,特别是夏天,到巴山大峡谷来避暑的人特别多,不仅酒店爆满,就连民宿生意都好得不得了,一般都要提前电话预订。

渡口土家族乡甘溪村的马笠洲,就是开办民宿大军中的一员,他开办的“水井坡”不仅能住,还能吃,一桌丰盛的土家风味餐常常让客人赞不绝口。变化的不仅是民居,还有道路、景点等基础设施。

马老村第一书记刘江华既是这些变化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回忆,以前巴山大峡谷里面的道路只有3.5米宽,来往车辆连错车都困难。现在都变成了10米宽的大马路,还铺上了沥青,这些路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像“山路不止十八弯”,以前是垂直的陡崖,如今如蜿蜒盘旋在山腰上的蛟龙,直通天际。

拓宽致富门路

土家小伙返乡创业

巴山大峡谷最大的成就在于让群众成了文旅扶贫实实在在的受益者,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体现在大家的收入上,老百姓都记在了心里。不仅让当地百姓可以就地就业,如在景区做保洁、开摆渡车等等,还拓宽了大家的致富门路。

在这些数以十万计的受益者中,于涛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土生土长的渡口土家族乡的土家族人,于涛初中毕业便学了厨师,然后在成都、昆明、上海等地辗转漂泊13年。2016年下半年,于涛回老家,看到家乡正在发生的变化。然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辞职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的于涛还是选择了自己熟悉的餐饮行业,最开始与朋友一起合伙干,2018年5月,开始独立经营餐馆“于氏吊锅楼”。谈起如今的收入,于涛难掩喜悦:“2018年从开业到年底,8个月时间营收48万,刨除成本,也比在外面打工强太多。最重要的是,返乡创业实现了我三个愿望:第一是提高收入,第二是照顾家人,第三是为家乡提供就业机会。”

于涛的第三个愿望,也是宣汉县委、县政府打造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初衷和目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这里原本贫困的群众脱贫致富,更要让先富带动后富。

“以前,思想开放的才到外面打工,在家的男的大多去小煤窑挖煤挣钱,女的在家干农活,收入非常有限,而且很危险。”刘江华说,现在完全不一样,景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技术的一个月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差。更别说那些有点生意头脑的,随便做点小生意,收入跟以前比,都是成倍的增长。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罗轩

新闻推荐

实施“一对一”帮扶措施 市经信局:坚决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

本报讯近日,市经信局围绕“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对冲疫情影响,坚决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这个主题,召开了全市工业经济...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