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兴双:在光影中守望巴文化

达州日报 2020-01-24 15:25 大字

摄影作品《剃胡子》

摄影作品《婚俗》

谢兴双在西藏古格王国遗址换镜头

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谢,谢兴双这个真名反倒被人淡忘了。40多年来,老谢背着相机,静静行走在宣汉的山水间。敦实的他用手中的相机向世界传播宣汉的巴风民俗,让神秘而古老的巴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将传统中国文化播种在年轻人的心里。

他热心于给世人讲巴文化的故事,醉心于宣汉民风民俗的拍摄、保护。社会各界人士惊叹于他镜头里巴风民俗之美,痛心于古老文明的远去。在谢兴双作品的感染下,部分参观者当起了宣汉巴文化的志愿者,让更多不同层次的人群走进宣汉,走进巴山大峡谷去看去听去感受这块土地的无穷魅力。

责任:用光影记录历史

“宣汉的巴风民俗是古代巴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岁月的不断更迭,很多传统的民俗也在逐渐消失。我想通过手中的相机、用光影的形式挖掘、记录这一区域的民俗文化,给后世子孙一个交代。”中国民俗摄影家、年近70岁的谢兴双是宣汉人,家乡大巴山的山水从小就熏陶了他爱美、发现美的秉性。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他就利用业余时间扛起照相机,寻找、记录身边的美丽山水和风土人情。

从20多岁开始玩摄影,40多年来具体去过多少次乡镇,拍过多少张民风民俗照片,谢兴双说“实在不记得了”。只知道每次去乡镇,当地民风民俗的美和当地人的勤奋和善良都让他感到“震撼”。尤其是巴山大峡谷,他去了还想去,去了还要去。他说:“我感到有一种责任,觉得应该将这里独特的民俗文化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来,让大家都来保护它们。”

好奇是动因,兴趣成自然。谢兴双感叹:“我年轻时玩摄影,最初是没有什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通过不断学习,从外国摄影家来中国拍摄的故事中受到激励,再通过参赛、投稿,知晓民俗摄影的重要性之后,就开始持之以恒地记录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其中,尤以宣汉的巴人习俗题材为重中之重,拍摄了数万张可以配称‘人类的记忆’的图片和资料。”

拼命:不错过每道风景

上个世纪七十年末,谢兴双在月工资只有36元的情况下,节约了一年,凑齐100元人民币,买了一台“海鸥”牌双镜头相机。装上价值七八元的国产乐凯胶卷,开始了“咔嚓”之旅。后来,多用富士胶卷和柯达胶卷,价格要贵过国产胶卷的一半,一个日产胶卷36张拍摄结束加上冲卷费和彩扩费,需支付25元。于是,“烧度”冷下来,“慢拍”若闲了。

何为“慢拍”?谢兴双说:“一个胶卷,得计划一二个月时间,断断续续拍摄,方才可行。过去宣汉县交通不便,上山下乡全靠“扳脚板”,上班族请假不易,到不了远地方,也限制了拍摄。”

有限的资金,难达的“巴人村”(原百里峡现巴山大峡谷),不多的业余时间……老谢充分利用年年走亲戚和节假日的机会,拍摄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红白喜事、春播秋收、商贸情景等。这里聚居着6万余名巴人后裔——土家族人,是巴文化发源地的核心区,拥有5000多年辉煌灿烂的巴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传承。他们头包白帕、穿花边衣服、大块吃肉、住吊脚楼、跳摆手舞、唱薅草锣鼓……为了拍好巴山大峡谷片区这些带有古老巴文化气息的照片,谢兴双无论天晴还是下雨,无论刮风还是下雪,他一有时间就去。有次为了拍巴山大峡谷雪景,谢兴双在山上连住了三天,仍没等到天晴取景的机会。尽管经历了这些苦和痛,老谢从不后悔。

在使用胶卷相机拍摄的二十年中,老谢先后用坏了两台“海鸥”,一台“雅西卡”,一台“美能达”。2007年,谢兴双开始使用全画幅单反数码相机。他说:“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电脑上就可以观看,看似比胶卷相机贵,但实则花销少。再就是道路交通的改善,我租着摩托车、小车上山下乡,一年四季,全县五十多个乡镇全部拍了个遍,大大丰富了我的巴人民俗图库。”

谢兴双近年来的摄影作品获奖不少,《宣汉县城全景图》初选入围首届锦绣中华(金鼎奖)全国风光摄影大赛;《剃胡子》摘取新加坡知识碗国际沙龙巡回赛金牌,同时入选的还有《上车》《刻苦学习》两幅作品。而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八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之记录奖的《巴山人打谷子》组图中的场景,他说:“那真是我熟悉的类似于传说中的‘刀耕火种’这样古老而又久远的农事活动。因其是家乡的人和事,可以说,闭上眼睛能看见,捂住耳朵能听见。”

得知谢兴双的作品《剃胡子》荣获大奖,好友向荣立即作诗“跋山涉水觅奇景,风霜雪雨伴人生。一镜猎寻多趣文,多思常在画中行。”表示祝贺。

追求:巴文化热起来了

“老谢,最近下乡采风有没有新发现呀?”“老谢,有机会我也跟你一起拍些民俗照片啊。”“老谢,最近有什么好的民俗照片,尤其是关于民俗的组照要第一时间发给我们《新宣汉》杂志哟!”……

宣汉摄影圈的同行,没隔几天就会给老谢打电话要求分享他的成果。老谢出手的照片,往往能够在本地的摄影圈中引起不大不小的轰动。

宣汉古老的巴文化和神奇的民风民俗,通过老谢的镜头、笔端,频频在国内外各大报刊亮相。1992年,与他人合作、图文并茂的《巴人村》在《南方周末》刊发;2008年,组照《小镇上的画家》获得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国展优秀奖;2009年,图文并茂的《姚氏祠堂》在市级媒体上刊发;2014年,《缝补》入选阿尔塔尼国际摄影大展……

老谢还不断通过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摄影展览,不失时机地把宣汉的民俗文化推向世界各地。折腾几十年,老谢终于等到巴文化“热”起来了。“国家级4A风景名胜区”“最美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规模最大的文旅扶贫示范区”“龙泉黄连村土家新寨、鸡唱坪村成功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无尽的荣誉与耀眼的光环涌向了巴山大峡谷,千百年来隐藏在大山中的土家山寨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有魅力。自信心高涨的土家族人,敞开大门,笑迎四方宾客。

老谢说他近几年在与宣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合作筹拍《巴人图志》,他跑遍54个乡镇,抢救性补拍了传统建筑、桥梁、山寨、古墓、石头牌坊、传统服饰、刺绣、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巴人图志》将以罗家坝遗址与巴人习俗之综述为切入点,拟分宗教信仰、人物服饰、建筑居住、农耕文明、生活习俗、商业贸易、礼仪艺术、制造创造、游戏娱乐等类别,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兼具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这将为充满传奇色彩的宣汉巴人史,填补上重要一页。

老谢,用他半辈子的光阴,凭他手中的相机,用光影的形式向世人展示着巴文化和宣汉的民风民俗。他了解文化的魅力,他说:“我现在年纪大了,趁我现在走得动的时候得抓紧时间去做这些事。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走不动了,这些宝贝就真的永远消失了。”

谢兴双就是这样一个拼命的人,凭借双腿和相机,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把那些珍贵的巴风民俗文化一点一点抢回来。

□王兴寨/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新春临近 宣汉专项抽检食品经营环节

本报讯新春佳节临近,为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有效推进“春雷行动2020”暨知识产权保护执法行动有序开展,近日,宣汉县市场监管...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