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中心三组团”城市未来格局

四川日报 2020-01-23 05:42 大字

达州敲定新目标

1月3日,达州召开市委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城市规模达到“双300”,即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3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300万。

“这个目标是经过深入分析、系统论证后确定的。”达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建设“双300”城市,有何实现基础?如何实现?面临哪些难题和挑战?记者采访了达州市相关负责人和专家。□钟文博 本报记者 袁城霖

基础

经济增速支撑城市拓展

1月20日,达州市通川区罗江柳家坝城市新区塔吊林立,一栋栋楼房正在“长高”。这里曾是一片菜地,2016年市政道路开始建设,去年楼盘逐一开工,预计两三年后,1万户左右居民将搬入。

“这是近年达州城区扩张的一个缩影。”达州市住建局副局长沈明华说,2018年达州建成“双百”城市,2019年中心城区突破“双115”,城市以每年15平方公里和15万人口的速度增长。达州市建设“双300”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方面均有强力支撑。

“GDP增速从2015年的3.1%,到2016年的7.5%,近三年保持在8%以上,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达州市发改委主任王成认为,经济增速能够支撑达州城市规模拓展。在他看来,达州定位四川东出北上综合枢纽,随着成南达万、西渝等高铁规划建设,东向、西向水铁联运通江达海新优势的加速构建,各类资源要素将加速集聚,开放合作必将助推达州经济发展迈入更高台阶。

“去年,全市近200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近100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六大产业总产值将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州市经信局局长李大兵介绍,市委决策部署的“6+ 3”重点产业正加速发展。以锂钾资源及铜基新材料项目、达钢集团战略重组为例,两者建成后新增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产业和项目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凸显。

“达州是老工业基地,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天然气、锂钾等资源在全国处于较好水平,巴河、州河等水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环境承载能力强。”达州市城乡规划编制中心国土空间规划科负责人覃靖和认为,随着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布局,达州对周边城市的吸附能力将逐步增强。达州有人口700万,居全省第三,按照发达国家70%的城镇化率计算,将有接近500万城镇人口。达州中心城区通过快速通道连接宣汉、开江、大竹后,将有340万左右人口向中心城区及副城区集聚。

路径

产业支撑城市新格局

1月9日,达州市工业重点项目暨总部基地集中开工仪式在达州高新区举行,共开工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159.3亿元,涉及电子信息项目13个、智能装备项目10个、新材料项目10个等多项现代产业。同日,位于高新区的“秦巴智谷·数字产业园”开园,该园区占地1200亩,将重点发展5G商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

“达州发展最大的短板在工业,工业发展最大的差距在园区。”李大兵在开园仪式上说,经开区已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持续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产业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王成介绍,根据《达州市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总体规划》,通过“南拓、北联、西跨、东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调优和市区管理体制放开放活,城市空间能够逐步拓展至300平方公里。“未来,达州将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以高新区、第二工业园、亭子生态居住区为主的‘一中心三组团’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式是新型城镇化和市民入住中心城区。”沈明华说,随着城市空间的延伸,场镇将得以拓展,农民将变成新市民,而城区购房政策也将向吸纳人口居住倾斜。未来中心城区通过快速通道、铁路等与周边县连接,实现一体化发展格局,与万州全方位协同发展。达州的医疗卫生、教育、生态公园等城市配套设施正在加速布局,城市承载能力和条件将不断提升。

困难

新旧产能接续不力

达州市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市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比如新旧产能接续不力,新材料、电子信息等现代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较低。

四川文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院长傅忠贤认为,“近年来,达州建设一年一个样,非常鼓舞人心。”但是,达州人力资源优势尚未突出地显现,对比宜宾、南充、绵阳等城市,达州教育资源比较靠后,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亟须以极大的魄力发展教育事业,吸引人才。

“未来,需要更强的发展后劲,进一步把GDP盘子做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傅忠贤分析,达州当前仅有一家上市公司,这与该市将来要扮演的角色不相称,每个行业都要孵化出大集团,以大型甚至跨国企业作为发展支撑。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鲁荣东认为:“当前社会,人口流向大城市现象严重,达州拥有700万人口,关键在于如何把人留下来。”鲁荣东说,现代化城市重品质,公共服务配套、环境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城市拓展不止于思考如何提高就业机会,还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产城人’三要素中,需要把‘人’放在最前面,通过优质的福利资源倒过来配置经济方面的资源。”

新闻推荐

达城消失的老街老巷之七:捕厅街

2016年时的原捕厅街一部分。今日大北街中段原捕厅街口。达州史志里,最早留下捕厅记载当数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达州地舆图...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