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带动乡村 让好风景变为好“钱景”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2-05 06:02 大字

巴山大峡谷亲子娱乐区。

渡口风情小镇全貌。

□特约通讯员 张平

本报记者 张立峰

宣汉县的东北部片区,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那里的巴山大峡谷山高谷深、壁立千仞、土地贫瘠、信息闭塞。

两年多来,宣汉通过修建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景区带村”模式效果显著。巴山大峡谷景区是如何帮助四川唯一的土家族聚居贫困区脱贫致富的?近日,记者走进宣汉一探究竟。

忆往昔

守着“金饽饽”过着穷日子

攻坚克难,宣汉人31个月建出一个景区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在四川,土家族则聚居在宣汉县内的4个乡:渡口土家族乡、龙泉土家族乡、三墩土家族乡和漆树土家族乡。

世世代代在四川的土家族人都居住在峡谷里,生产生活十分困难。渡口土家族乡乡长丰雪告诉记者,巴山大峡谷山高谷深、壁立千仞、土地贫瘠、信息闭塞。这样的自然条件,直接导致土家族人上学难、住房难、出行难、看病难、生活生产难。

“过去,土家族人住的是茅草房、穿的是破棉袄,啃的是洋芋坨,睡的是包谷壳。”丰雪告诉记者,当地人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峡谷的恶劣条件:“看见山,走一天;看到屋,走到哭;山高路陡石头多,世代住在穷窝窝;只靠肩挑手背磨,年年生活无着落。”

贫困和愚昧,像迷雾一样,笼罩着大巴山。宣汉县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巴山大峡谷内有建档立卡贫困村 102 个,贫困人口 9.1 万人,分别占宣汉全县的48%和40%。巴山大峡谷片区也成了当时宣汉县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片区。

过着穷日子,但巴山大峡谷却是看得见的“金饽饽”。前几年,凡是来峡谷考察的专家、学者或是旅游景区开发公司人员,无不被峡谷美景所吸引:绵延100余公里的喀斯特V形大峡谷景观秀美,再加上有着5000多年辉煌灿烂历史的巴文化,使巴山大峡谷极具开发潜力。

2015年年初,宣汉县委、县政府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决定高规格高质量打造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2016年年初,项目正式启动,21名县领导挂包74类大项、174个子项,组建了260支施工队伍共3万余名施工人员深入峡谷抢晴战雨、攻坚克难、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

从开工到建成仅用了31个月,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在2018年8月28日顺利完工,正式开园迎客。

看今朝

穷区变景区 景区变富区

文旅融合发展,借节会做进一步推广

雄关变通途,穷区变景区,景区变富区。从景区开园到今天的一年多时间,巴山大峡谷已累计接待游客2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85亿元,直接带动片区9.1万名贫困人口、10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奔康,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巴山大峡谷因此被评为全国“景区带村”文旅扶贫示范项目。

11月6日,四川省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在巴山大峡谷举行。利用省级乡村文化旅游节这个大平台,巴山大峡谷再次成为全省政、商、学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当天受邀参加节会的除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员外,还有自贡、广安、绵阳、泸州、乐山、南充等市州的文旅局人员及市州旅游协会人员。此外,国内多家知名旅行社经理、酒店经理也都来到大峡谷,一边欣赏秀美的风景,一边考察旅游线路。仅6日的开幕式,就有嘉宾和游客共计1500余人参加。

巴山大峡谷有哪些可看可玩的景点?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规划,总规划面积575.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98.3平方公里,由“溪口湖生态观光区、巴人谷民俗休闲区、罗盘顶养生养心区、桃溪谷体验度假区”四个板块组成,以瓦厂坪、鱼泉河、两河口、大象洞、陶家堡、罗盘顶索道、滑雪场、状元塔、红豆杉栈道、玻璃栈道、桑树坪露营基地等74个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为支撑。

11月6日,嘉宾们分多条线路进行观光考察。来自达川区的假日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朱川考察了罗盘顶索道和红豆杉栈道,雄、奇、险、秀、幽是大峡谷留给他的印象。“坐索道观光车上山后,一览众山小,景色太美了。”凤凰国际旅行社董事长李源告诉记者,这几年索道观光十分受游客欢迎,再加上能远眺壮丽的褶皱地貌,他已在脑海里成型了一条索道观光旅游线路。在桑树坪露营基地,玻璃酒店和露营房车引起了阳光旅行社总经理苟晓芳的注意,“达州是西安、重庆游客的旅游目的地,这种山谷里的房车和酒店对达州周边游客十分具有吸引力。”

除了旅游资源,巴山大峡谷还十分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11月5日晚上,位于渡口土家族乡的梦回巴国剧场首次向游客开放了《梦回巴国》印象博物馆,该馆通过各种史料、文物的展示,让游客近距离接触了神秘的巴文化。

说发展

青山变金山 村民变居民

“景区带村”出效果,创造了可复制样板

节会热闹,景区秀美,那么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改善峡谷里土家族人的生活,增加他们的收入?

11月5日,记者来到渡口土家族乡一探究竟。在新建的梦回巴国剧场周边,一栋栋居民楼拔地而起,土家族村民摇身一变,上楼居住成了乡镇居民。土家族人梁荣做梦也不会想到,这辈子能走出大山,住进城里。当天晚上,当巨型水幕表演开始时,土家族村民们直接下楼,就观赏到漂亮的水幕表演。“第一次看水幕表演,真是太漂亮了。”梁荣告诉记者,2018年8月巴山大峡谷景区竣工后,他就离开了多年居住的大山到了城里,再也不用靠天吃饭。

安居还要乐业,住进了小楼,接下来就要考虑生计的问题。最近两年,外出打工是大部分土家族人的选择。丰雪告诉记者,土家族人主要前往西安和重庆两地打工,但若能留下来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就能照顾到自己的父母儿女。和别人不同,梁荣今年在乡上租了个门面,准备经营农家乐。“政府打造的渡口风情小镇是进入大峡谷的必经之地。我在这里租一间门面搞餐饮,肯定能挣钱。”梁荣告诉记者,他擅长做土家“八大碗”、蒸格格、荞面粑粑、灯影牛肉、麻辣土鸡、土家糍粑、苞谷酒等各种特色美食,他准备再招几个徒弟、厨师,然后大干一场。

记者在渡口风情小镇上看到,一排排底商或已开门营业,或正在装修,门上的招牌都已挂好。丰雪告诉记者,目前渡口风情小镇的招商情况很好,商铺种类越来越齐全,“有餐饮、超市、家用电器店、移动等通讯商店铺,还有农村信用社和奶茶店,无论是对游客还是土家族人来说,都已经十分便利。”

除了自主经营,土家族人还能实现就近就业——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提供了保安、保洁等岗位,全部优先聘用土家族人。游客盘活景区,旅游收入带动土家族人增收致富,这些在过去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如今都变成了现实,土家族人用绿水青山鼓起了腰包,实现了脱贫。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目前已成功探索出了“资源入股、劳动就业、经合组织、经营帮扶、农旅带动、文旅融合、广厦行动”七种脱贫模式。自景区营业以来,巴山大峡谷片区贫困人口从9.1万人减少到了2513人,为宣汉全县如期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同步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了可复制的样板,为消除返贫、永续发展创造了新模式。

记者手记

“景区带村”模式好

期待带出新花样

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是记者近年来走访过的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扶贫主题最鲜明、“景区带村”模式发展效果最好的景区之一。该扶贫景区的易地搬迁、新房补助、鼓励经营、就业帮扶、土地资金入股等扶贫模式也都比较成熟。

然而,投资额巨大,意味着需要不间断努力迎合市场需求吸引游客,否则就无法带来持续的收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景区带村”,未来能否有更多新模式、新花样,这是进一步增收的关键,期待干部群众、景区运营者多走、多看、多想,创造更多增收新法子。宣汉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秦巴特色小吃齐聚达城

本报讯11月28日,第九届中国·达州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在复兴农贸市场开幕,在主展场的四大展区中,秦巴地区特色小吃品鉴区齐聚...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