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上下鹰嘴寨 个个故事都不少

达州晚报 2019-11-07 22:09 大字

电信塔处是下鹰嘴寨

上鹰嘴寨

□社区记者 郑景瑞

达城西外有两个鹰嘴寨,《达县市西外乡志》把位于今通川区莲花湖管理委员会长岭社区大地坡的称作上鹰嘴寨;把位于通川区西外镇五里店村徐家坡的称作下鹰嘴寨。当地人则没有上下之分,直接叫鹰嘴寨。这两个鹰嘴寨地势险要,曾经都是当地的重要关隘和防御设施。随着岁月更替,时代变迁,上下鹰嘴寨都发生了变化,也留下了值得令人回忆的故事。

上鹰嘴寨 当年战壕清晰可见

达城莲花湖畔,绕城公路旁,重石寨之南,掩映在大地坡郁郁葱葱松林之中的上鹰嘴寨,与波光潋滟的莲花湖相互交映,山清水秀。2019年初冬,为探寻上鹰嘴寨,笔者在当地74岁老人李家安的带领下,在大地坡抬头不见天的松林里穿梭,一路向上鹰嘴寨攀登而去。在快到山顶的地方,发现一排战壕,呈不规则形状,由石头和泥土垒成,最深处超过一米,不少的条石上长满了苔藓。这些石头就近开采,取石之处痕迹明显。上到寨顶,这里为一平地,几分面积,杂草丛生,西面悬崖峭壁,险象环生,悬崖下便是双龙镇骑龙村。站在山顶西看,铁山近在咫尺,与重石寨相依为伴。

说到上鹰嘴寨,出生在大地坡长岭社区三小组的60岁的王益山,这个当过生产队长的人听老人讲,20世纪30年代,上鹰嘴寨满山都是树木,上面驻了部队,大约一排人,为川军,也有人说是民团。有个姓冯的石工师傅告诉他,做山货生意的父亲在宣汉被土匪杀害后,长得漂亮的母亲被上鹰嘴寨里的排长看上了,硬要娶她母亲,孤儿寡母的母亲就嫁给了排长。当时冯姓石工师傅只有一岁多,那排长和冯姓的母亲都想把他带走,但冯家没有同意。上鹰嘴寨有个寨门,圆拱形,寨墙由石头砌成,两米多高,200多米长,西南方有吊脚楼。20世纪70年代,寨墙、寨门都还在,后来,附近村民将寨墙的石头拆下来,通过下滑的方式运回家,修建晒坝、堡坎,或做猪牛圈的基石。王益山记得,80年代初,他家修建地坝,从上鹰嘴寨拉回200块石头。

上鹰嘴寨,与重石寨直线相距不过一里多,据吴显权介绍,上鹰嘴寨和重石寨应属于姊妹寨。清朝时,上鹰嘴寨驻守的是团练。团练是清朝的民间武装组织,主要是负责训练乡勇,清查保甲,坚壁清野,地方自保,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时,双龙乡、东岳乡的团总是李景繁。上鹰嘴寨的战事今天已无法查考,而团练于咸丰九年(1859)六月,与起义军领袖蓝大顺所部在重石寨大战两天三夜,最终义军败走他乡。1933年红军进入达县时,川军与红军在达县有着不同的战线,铁山上的峨眉寺(最早称峨眉宫)、老鹳寨、东岳、蒲家这一线属红军,重石寨、上鹰嘴寨、罐子寨、下鹰嘴寨这一线属于川军。当年10月,红九军和红四军各一个团,从石桥出发,翻铁山,经复兴,直插双龙,抵西外与双龙交界处的重石寨,红军一个排与范哈儿(范绍增)、罗君彤(罗驼背)的三十四团一连战于重石寨。红军实施夜袭,由于路径不熟,敌我悬殊,加之敌军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未获战果,牺牲一人(一说三人,葬于重石寨一农家住宅旁的地里,吴显权曾看到过坟墓),伤一人。红军在撤退中,为防止敌人追赶,点火烧起双龙场旁的木桥。敌人见状,加之又不知虚实,不敢追赶,红军撤退至峨眉寺。红军北上抗日,红四方面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达县再次落于川军之手。

据《达县市西外乡志》记载,1934年8月,红军第二次来达县,驻于蒲家场、铁山一带,达县民团为阻抗红军从西路进攻达县城,在西外王家桥漆家院内设团部,部队驻罐子寨一带。红军和民团发生过小的战斗。1935年,西外乡奉令实行“挨门壮丁”,凡18岁至45岁的青壮年均编入地方武装,参加军事训练。寨堡成为防御和训练的重要场地。

上鹰嘴寨,如今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大地坡上,贫瘠的山地里青松蓊郁,涛声阵阵;附近村民饲养的家鸡在林中穿梭觅食;半坡上,长岭村公益性公墓里的座座坟茔在翠柏中排列有序。这里,祥和、静谧。

下鹰嘴寨

曾有座三层殿的庙宇

沿着达城西外市政中心前的永兴路前行,在它西边的尽头,隔条铁路便是五里店村的徐家坡,山坡顶有个寨堡叫下鹰嘴寨。下鹰嘴寨东边徐家坡有原达县地区五金站仓库、达县百货公司仓库,西边崖下是国粮中转站,南边是原火车站货场,北边则是如今的西外镇中心校(原五里店村小,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曾是西外乡政府所在地)。

出生于西外乡五里店村八组(如今国粮中转站处)、任过西外镇党委副书记和镇人大主席的胡大贵,人称西外的活地图;周代成、颜安孝、周代秀、吕传忠等耄耋老人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下鹰嘴寨有着太多的记忆。

下鹰嘴寨,面积大约2亩。当年从达县(今达州)火车站往北看,像一只老鹰停歇在山梁上,嘴朝河市,尾巴向着莲花湖,西面悬崖,东面有寨墙,寨墙长40至50米,条石砌成,石头很大,有垛口,寨门架拱,仅有一道门,在寨子中间的东南方,正对今达州市政中心。

20世纪50年代时,下鹰嘴寨上有庙,叫鹰嘴寨庙,鹰嘴寨庙不算小,有一亩大。这些老人小时候经常到庙里玩耍。胡大贵记得在五里店村小读小学时,中午放学后,邀约同学一道跑到庙里数十八罗汉。下鹰嘴寨庙三层殿,一层牛王菩萨,二层四大天王,三层十八罗汉、观音菩萨。当时的下鹰嘴寨庙香火旺盛,周边农村人都来烧香。在农耕时代,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很多家庭的神龛上都要供牛王菩萨。家中没有供牛王菩萨的,每年腊月三十早上,背一只公鸡到下鹰嘴寨一层殿牛王菩萨前杀鸡,敬牛王菩萨,祈求来年耕牛不扯拐,不生病。二层四大天王殿没有那么多规矩,随便点几支蜡,烧点纸就行。第三层的观音菩萨是送子娘娘,附近那些不生儿的,就去祭拜送子娘娘,祈求生一个儿子。庙里有口水井,信迷信的人把井里的水称作神水,大人、细娃儿一旦生了病,就去舀神水来喝。周代成几岁时得了病,喉咙有些痛,他哥哥把他带到庙里喝井水,竟然喉咙不痛了。周代成说那纯属是巧合。

庙里有两棵大黄葛树,其中一棵要4人才能围得住;还有一棵长在悬崖边,树上有个麻雀窝。有个小男孩,爬到枝丫伸向崖边的黄葛树上掏麻雀窝,被万丈深渊吓倒摔死了。说起这事,周代成、颜安孝直摇头:“太可怕了!”

解放后,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分了两户人家到下鹰嘴寨里住,一户叫陈明才,家里4个人;另一户叫马斋婆(人称马二妹)马长珍。陈明才解放前被抓过壮丁,在部队当过号兵,回到家乡,村里就给他发把号,让他每天早、中、晚吹三次号,使附近的村民知道时间。1958年大办钢铁时,下鹰嘴寨庙被拆除,陈明才搬出下鹰嘴寨,唢呐收到了张家山(铁山)岩峰洞,也就不再吹号了。马斋婆无儿无女,但收过很多干儿,这些干儿的小名都叫马儿。附近村民说,下鹰嘴寨周围叫马儿的人不少。说起马斋婆画水治病,村民记得马斋婆从井里舀碗水,用指甲弹向火炉,念念有词:“猫吓倒、狗吓倒、鸡吓倒……”马斋婆与陈明才一家同时搬出下鹰嘴寨,装神弄鬼的行为也被制止,几年后便去世了。

下鹰嘴寨寨门以下当年是一片青石坡,上好的材质,修建地区罐头厂、冷冻厂、国粮中转站,以及襄渝铁路等,都是从徐家坡取的石头。这里石头打了20多年后,再也打不出石头。由于建筑材料发生变化,打石匠赚不到钱,就无人来这里打石头。石料场地成为附近死者散乱的墓地。寨顶,因打石头,已经看不出鹰嘴了;而竖起的两座高高的电信塔,日夜向人们传送着信息。“政府将徐家坡这一大片规划为运动公园,将进行第二期打造。到时这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坐在五里店村一组自家200多平方米房前树下乘凉的周代成,对生养的地方充满感情,而对未来更充满期待。

(本文采写中,除文中提及者外,得到西外镇人民政府的帮助,参考过民国《达县志》,在此一并致谢!)

新闻推荐

宣汉男子勇救落水儿童

近日,一段关于宣汉县南坝镇某中年男子勇救落水儿童的抖音视频在各网络平台迅速传开,网友们纷纷为男子见义勇为的行为点赞。...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