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神工鬼斧 造福百姓 赵巧畏难作怪 倒立思过

达州晚报 2019-10-28 09:20 大字

朱老汉摆龙门阵朱全森,年已耄耋,几经沉浮,淡看风云。性情豪爽,心直口快,人称“犟拐拐”。从事30余年达州地方志的编撰,著有《那年那月》《烟云苍茫》《为生命留言》。“达州多少事,都记脑海中”,白云苍狗,世事如棋,居诸迭运照凡尘,莫让往事随人去,所以,今日“倚老卖老”,听我朱老汉为诸君摆摆达州往昔那些事。

从前,今达川区麻柳镇有座著名古刹叫地藏寺,大殿侧面有个小龛,龛内供着一尊仅几十公分高的“倒立菩萨”。龛侧有一副流水对联,联曰:

问菩萨为何倒立 因世人不肯回头

宣汉县马渡关镇场对面山腰有个岩穴里也塑有一尊“倒立菩萨”。传说“倒立菩萨”是神匠鲁班手下聪明绝顶的大徒弟赵巧,有时畏惧困难,耍小聪明,搞些怪动作给社会摆些烂摊子。

其具体情节先从鲁班说起。

关于鲁班这位历史人物的身世有两个版本。汉代赵岐在给《孟子·离娄》作注说,鲁班“以为鲁昭公之子”,即是说有人认为鲁班是鲁国国君昭公的儿子。这个说法在民间无影响,可能是赵岐一家之言,找不出其他佐证。民间广泛流传的版本,说鲁班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07年)生于一个工匠世家,姓公输,名般、盘,因是鲁国人,就把他叫鲁班。古代把有特别造诣、有高深学识的男人称“子”,如“孔子”“孟子”“荀子”。公输般有重大科技成果及其著述,被学者辑为《公输子》,成为“诸子百家”的一家。

鲁班是一位神奇的能工巧匠。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古今人表》把鲁班列在孔子之后,墨子之前。《中国历史人物》(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把鲁班列在管仲、孔子、孙武之后居第四位,足以证明他在社会上的影响之大。他生活在铁器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手工业快速发展的春秋末期,继承与发展了先辈的业绩与智慧,不断探索与实践,发明与改进了一些划时代的手工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以往用斧伐树断木,不但费力耗时,而且耗料。他有次借助茅草爬坡,手指被划破一条口子,鲜血直流。他奇怪这茅草叶子为什么这样厉害?便仔细观察,原来茅草叶子边沿长有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又故意用那细齿在手上一划,又把手刺痛流血。于是得到启发,便用铁打锤成薄条,边沿上弄出又密又锋利整齐的细齿,做成锯子用来断木、解板。据史籍记载,鲁班还发明制造了刨子、磨面粉的磨,日用的锁、钥匙等。曾为楚国制造出攻城用的“云梯”和战船上用的“钩枪”。民间还传说他用竹、木做成鸟雀、飞鹰,能连续在天空翱翔三天不下;他给自己的母亲精心做了辆高级木制马车和一个机关具备的机器人,亲手把母亲扶在车上坐着,开动机关,木制机器人赶着马车走了,走得无影无踪。更有离奇的传说,说今河北赵县城南驰名中外的赵州桥是鲁班修的(实际是隋朝大业年间著名工匠李春修建)。拱桥落成之时,神仙张果老就约仙人柴荣一道去检验这桥的坚固程度:张果老倒骑着驴,驴背上的搭裢里放着“太阳”和“月亮”;柴荣所驾的独轮车里载着“五岳名山”,二人一上桥,把桥身压得直摇晃,鲁班见状,立即跳下桥去,用双手把桥托住,张果老和柴荣带着日月五山顺利通过了石桥,如今桥上还留有驴蹄印迹和独轮车辙的痕迹。

鲁班技术高超,这里请他修房建庙,那里请他砌塔建桥,忙得不可开交。他伐木取料,手持随身工具 “五尺”一划,树就倒了,木料就成段;解木板用墨线一弹,打眼钻孔用墨签一戳,竖牌架用墨线一提,取石料也用墨线一弹,赶石条手持“五尺”挥舞,像赶猪、羊一样吆喝.……真是玄乎其玄,神乎其神。鲁班成为劳动人民非凡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化身,受到劳动人民尊敬。在科学极不昌明年代,把鲁班予以“神化”,使其步入“神界”,在十五位“创业神和行业神”中,第一位是“造字神仓颉”,鲁班坐第二把交椅,成为木、石、泥瓦土木建筑行业的祖师爷。所以中华大地成千上万的城镇乡场建有“鲁班庙”“祖师庙”或“祖师殿”,内塑面貌和善、衣着普通的“鲁班神像”,享受祭杞。我国设立的“鲁班奖”也是国内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

传说农历腊月二十是鲁班祖师得道的日子,清代及民国年间,达县城内及附城各场建筑行业成员,届时

齐集城内永丰街禹王宫内祖师殿祭拜祖师爷,会商行内事务,接纳新成员,中午会餐。各乡场也有类似活动。

旧时,香港的泥水、木工、搭棚三行工人,把农历六月六日定为“鲁班节”。这天,全港建筑工人放假一天,白天去最有名的青莲台鲁班古庙敬香参拜,隆重祭祀;入夜则大摆宴席,开怀畅饮,与神同乐。三行工匠认为喝了鲁班祖师的酒,可保全年平安,不出事故。

民间传说,鲁班白天建房、修庙,当天竣工。晚上修桥、砌塔,必定在当夜丑时上三刻“鸡不叫狗不咬”之时竣工,如果听见鸡鸣狗吠,他的神功“赶石法”就失灵了。

唱戏作乐必须要有三班人。鲁班包揽承建成千累万的土木工程,有36名技艺高超的徒弟,其中非凡的掌门大徒弟名叫赵巧,脑瓜灵活,技艺超群,一些施工图纸他不仅一目了然,有时还能提出些易于操作省料省时的修改建议,深受师弟们推崇、拥戴。

有些工程难度大,工期极短,加上过分忙碌精力不济,实在难以按期完成任务,赵巧便耍些小动作,打些馊主意,摆些“烂摊子”。远的地方不说,只浅说在达州留下的痕迹。

古代,这州民间相信“山管人丁水管财”这套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论断,官方和地方百姓认为滔滔州河日夜奔流,定会泻尽地方财源,极力主张培植人文景观,决定在城西玉印山上修座白塔,像船濠竿锁住达州财源,以免“肥水外流”,达到财丁两旺。另要培育达州文风,在城南悟桐梁修座文笔塔,以期人文蔚启,贤哲辈出。当然只有延请鲁班祖师来承建这两项工程。

鲁班鉴于这是地方公益事业,不便推辞,带着徒众来到达州分头施工,由赵巧率18个徒众修文笔塔,自己带17个徒众修白塔。约定是日晚戌时动工,次日晨丑时上三刻完工。

文笔塔取石路程太远,赵巧担心不能按时竣工,便私改图纸,减少塔身层级,不加粉饰,于是日夜子时下三刻就把文笔塔建成。赵巧于是飞身跑到真武宫梁上使劲地拍簸箕,学公鸡叫鸣,引发四邻公鸡高声呼叫。鲁班承修的白塔还没封顶,只得把熬粉浆的铁锅扛上去反扣在塔顶上,所以白塔的塔顶是圆的,文笔塔却没白塔美观。

隔了几天,鲁班率徒众在今通川区金石镇沙滩河修桥,由于跨度太长,去石场取石又远,当夜实在难以按期完工,赵巧便化装成当地农民,深更半夜在篾背篓里装几只猪仔背去赶北山场,引发了狗叫。鲁班在夜深人静“鸡不叫、狗不咬”的时候把石料吆到沙滩河坝,听见狗叫,“赶石法”失灵,修桥事废,至今有大小不等几十块石头摆在河边。

其后,鲁班在宣汉县马渡关修桥,也发生类似事件,至今场东浪洋寺侧留有“猪儿石演阵法”的奇观。

还有,玉皇大帝命令鲁班在达县麻柳场修座殿宇宏伟的地藏寺。鲁班正忙着修”三清宫”,分不开身,便指派赵巧带徒弟主持承建地藏寺。赵巧鉴于工程浩大,耗时费力,难以按期竣工,便私改图纸,缩小庙宇规模,将原拟用的八个大磉礅减成两个,另以4个小礅充数。由于殿宇减少了十殿,阎王只好在两廓办公。赵巧得罪了地藏王,埋下隐患。伙计们劝赵巧多做好事、善事,他当时改正,过了段时间又犯。

有一年,鲁班在宣汉县峨城山修峨城寺,久旱不雨。有天上午,鲁班派赵巧下山去老龙洞取墨斗水。由于连日劳累,加上气候炎热,他带着水罐走到半山疲惫至极,便在路旁岩穴里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太阳已经偏西,肚子又饿,无奈之际便向罐里撒泡尿上山交差。哪晓得这就闯了包天大祸——鲁班祖师的墨法不灵了。

这事传开,激起地方人士公愤,便把赵巧扭送到县城隍庙交城隍爷治罪。县城隍爷觉得职级低,权限小,便上交职掌世间贵践、生死、荣辱的大神东岳大帝天齐王处置。东岳大帝批转由属神“五道将军”任执行庭长,公开审理此案。五道将军晓得赵巧聪明,“犟人的脑壳不好剃”,不敢怠慢,立即召集手下掌善薄、掌恶簿、掌刑、掌罚四大判官会审,由“吴二爷”担任“书记员”。“崔判官”为“当日值事”,韩阎王为监审官,黑无常、白无常为辩护人。

经详审查证,赵巧协助鲁班祖师在世间做了不少好事、善事,也做了一些傻事、坏事,功过各半。“五道将军”执法还算公正、严明、且富同情心,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赵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他不听规劝,数次给社会摆烂摊子,尤其严重的是向墨水罐里撒尿,贻误大事,性质恶劣、问题严重,死罪可赦,活罪难免,功过五五对开,罚他在地藏寺门侧“倒立思过”,以告诫后人知过必改,多做好事。

新闻推荐

宣汉县总工会扎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本报讯(吴波记者吴小平)10月11日,宣汉县总工会在达州市宏盛电化有限公司召开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字仪式,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副...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