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土著吴山常(纪实小说)
还有一点快乐就是有时候看石阶梯边的蚂蚁搬家,蚂蚁举办运动会。我觉得蚂蚁比我快乐。中午及下午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去一条小河——桥滩河边去玩自然就成了我们最开心的事。这条河除非下暴雨时河水浑浊,春夏秋冬的很多时间里河水都清清亮亮,明澈见底。滩中有好多种鱼,最多的是一种叫“斑麻葛儿”的鱼。我与同伴们便把母亲们用废弃的缝衣针锤成钓鱼钩,又挖来蚯蚓做鱼饵;或是到水边搬开石头,找石头下面的螃蟹。将钓来的鱼、搬来的螃蟹用火烤熟来吃,美妙极了。
爱耍是细娃儿的天性,最可恨的要数遭老师体罚。他总如桑蚕爬扫帚——尽找碴(杈)儿,把我们都看成鹌鹑蛋解黄儿——小坏蛋。如果你稍一迟到,轻者打二十个手板儿,打下来,笔都拿不稳;重者罚你跪板凳儿,一跪一个时辰;或者罚你面壁,一面就是半天,动一下就打你二十个大板。面壁半天下来,你必须倒地。
记忆最深刻的要数吴山矩和我的一次遭遇。天下了很久的雨,路面稀泥烂洼的,很滑。走下坡路,同学们很喜欢滑着稀泥巴走。吴山矩砸了个烂土碗,捡了几颗碗渣子,安放在斜坡路上,目的是整后面的人。我看到了,没有敢劝他,也没有敢告诉后面的人。被后面来的模娃子(吴让模)踩上了,他打一双赤脚板儿,划出一条长口子,鲜血直流。这被同学吴山桃看见,他说漏了嘴,让老师知道了。这下子,吴山矩的苦日子来了,我也因知情不报,被牵连进去了。
老师叫学生端来两条长板凳,再叫两个学生,一个按脑壳,按膀子,一个按两只脚,又叫两个大学生来轮流使劲儿地打。打轻了就麻不脱,他会叫另外的学生来整你这个徇私舞弊的家伙。有这条死条令,又有谁不狠狠地打呢?
小孩子都是细皮嫩肉的,哪经得起这一百、五十的重板子呢?吴山矩被打得皮开肉裂,喊爹叫娘,比模娃子的伤多出好多倍,路不能走,连裤子也不能穿,还是他爹妈背回去的。我被株连,屁股上打出了几道伤口,流出血来,染红了裤子。
这下塾师满意了,耍了威风,学娃子不敢玩儿,家长不敢吭声。再说塾师的哥哥李春华是保长,又是有钱人,穷人有啥法子呢。这就是私塾里所谓的“黄荆棍下出好人”。
我在那里艰难地度过了几年,是醋坛子里泡胡椒——尝尽心酸。一想到那个老师就厌烦。
解放后,我也从事教育,我爱我的职业,教过小学生,也教过中学生。我明白要让学生佩服是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是靠棍子,靠骂人,靠耍威风,逞一时之快,那样会受人一辈子的恨。如果让学生畏惧读书,学生会与学校绝缘。只有教育学生认识错误,不管他是多么小的孩子,他能犯错误,就能改正;对于学生,只有他心悦诚服,他才能改正错误。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灵,做真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这个职业才会有价值。
第三章 解救大哥
大哥吴山冈蹲班房是一九四七年的事。我参与了解救他的全过程,并且也是第一回参加较大的社会活动。
那是一个柴狗吃瘟鸡——弱肉强食的社会。吴德轩杀死吴乾扬当上了吴家碥的“座山雕”,然后依仗乡长陈云丰和县法院的吕耀武当上了保长。我家是佃农,租种的是大地主吴让维的土地。吴让维经常穿着长布衫,看起来文绉绉的。他是龙望乡小学的校长,外面有在宣汉县的一个乡当乡长的姐夫罗九君和在城口县当议员并且是国大代表的姐夫王亚伯,他也因此想当吴家碥近千户人家的“座山雕”。我家代代文盲,就连我家四兄弟的名字也是他帮着确定的——冈、常、伦、礼,自然要跟着吴让维跑。这下可遭殃了。
保长不是愣儿头青,当然会跑马使绊子——存心害人。下令抓大哥吴山冈去当义勇军。大哥就跑到了罗九君家去做帮工,躲壮丁。
俗话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旧历七月底的一天,来了三个穿黄警服的区警兵,是龙望乡直属上级固家河区公所的,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把我年近花甲的父亲吊在柱子上,做鸭儿凫水。真是不犯王法坐大牢——冤枉。他们恶狠狠地说:“吴惠普,你还是个甲长,不但不带头让儿子当兵,还让你老大煸动吴山矩、吴传海、吴传木抵抗兵役制。我们政府不拿个王法还了得!”这是保长明摆着踩着肩膀撒尿——成心糟蹋人。妈就叫我提着一只大公鸡和一砣猪元尾腊肉向保长吴德轩求情,解个围。吴德轩身材黑而壮实,两只眼睛好像是镶嵌在脸上的明珠,深不见底。他言语不多。我们当着他和区警兵讲好条件:一是迅速把大哥找回来,二是给三个区警兵一石(约500斤)谷子。这才给父亲松了绑。
保长为啥要害他们几个呢?一是大哥与他们三个拜了把子,喝了血酒,为义兄义弟,要和吴德轩斗争;二是吴德轩是吴传海、吴传木的杀父仇人,因为要当“座山雕”杀了他们的父亲吴乾扬。
这下解决问题了吗?没有。保长哪里知道这是救火踢倒了汽油罐,惹出了更大的故事来咧。
父亲找人写信说母亲病了,叫大哥回来看望母亲的病。大哥才进屋,吕耀武就以“抵抗兵役罪”把大哥连同吴山矩关进牢房。吴传木跑到宣汉拜师学做纸烟躲祸去了。吴德轩以为这样事情就搁稳了。(三)
吴传信
新闻推荐
宣汉县着力提高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对象满意度家庭与生活报讯2019年度,宣汉县有628名计生特扶对象获得了住...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