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的“明星”委员
编者按: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工作优势在委员、活力在委员,潜力在委员。调研、视察、协商、监督……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为百姓利益尽心履职,是委员们的共同心愿,也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今天,让我们倾听新时代委员们履职为民的故事,感受他们对经济社会建设的思考与担当。即日起,本报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委员故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卷曲的头发、宽厚的脸庞,戴着一副黑色半框眼镜,51岁的石胜勇艺术范儿十足。再过3个多月,他担任达州市政协委员就整整20年了。
在达州,人们喜欢称石胜勇为“明星”委员。知名度高,不是因为担任政协委员的时间长。“爱较真”“敢发声”是达州市民对石胜勇最深的印象。9年前,石胜勇在市政协全会上那句“希望咱们的市长能学习广州市长,用三年时间治理好州河,带领市民下河游泳。”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爱较真”与“敢发声”
在石胜勇车子的后备箱里,长期放着两样工具——量杯、采样瓶。对于达州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石胜勇持续关注了10年之久。如今,每个月到水源地视察也成了他履职的必选题。
8月13日,市政协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组织委员对罗江库区上游饮用水源保护情况开展专题视察。前一天接到通知的石胜勇,察看了上一次视察的情况内容,为对比分析作好准备。
“老石,你看,水质好像比前段时间好了不少。”
“还是需要加强保护,库区水不流动,自净能力比较差。”
上午8时48分,在罗江口水电站库区,达州市政协委员张纪唐与石胜勇用手撑着护栏,仔细观察库区水质情况。石胜勇还掏出手机,拉近焦距进行拍照,然后又放大照片,通过照片仔细察看库区水中是否有垃圾。
位于达州州河上游的罗江库区,是达州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也是石胜勇担任政协委员以来关注时间最长的民生工程。13日上午,在察看完罗江口水电站库区后,石胜勇又与其他委员赶往宣汉县君塘镇杨烈新村,乘船沿河视察,了解河道两岸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在石胜勇看来,污水的有效处理对保护水源地至关重要。因此,他也是宣汉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常客。
结束了沿河视察,石胜勇又一次走进宣汉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除了了解运营情况,石胜勇还对污水处理厂每月的用电量和处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值得信赖。
房地产开发市场混乱、城区空气污染严重……翻看石胜勇的履职手册,推动一项项问题解决的背后,是对职能部门的一次次民主质询。担任政协委员之初,经常有朋友提醒石胜勇:“老兄,你这样做,容易得罪人哟!”石胜勇的回答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说实话、讲真话,我相信党委政府是支持的,老百姓更是欢迎的。”
在石胜勇的性格中,有着川东人的直爽与坚韧。从事教育工作的父母从小教育他“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事实证明,石胜勇用持之以恒的坚守,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他对州河水环境持续10多年的监督,推动了水质的改善。在不少人看来,另一大转变则更加不易——以前一些职能部门面对监督比较反感、排斥,现在会主动邀请政协委员支招解难。
“我们做的这些事,或许不能一下解决问题,但坚持下去,总会有改变的。”张纪唐说,在老石的带领下,不少委员都敢于“发声”,他就是其中一位。
“荣誉村民”背后的民生情
在石胜勇办公桌后的墙壁上,挂着他父亲送给他的两幅毛笔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诗人王维崇尚的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也是石胜勇所向往的。
10年前,石胜勇被评为达县(现达川区)斌郎乡烟山村“荣誉村民”,村党支部书记何安辉邀请他到村上去居住、生活。这个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荣誉背后,藏着一个生动的履职故事。
2008年3月,石胜勇在一次基层走访中偶然路过烟山村。何安辉找到他:“石委员,能不能帮我们村呼吁一下?村上的路太烂了,生活用水十分困难……”
石胜勇当即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一张张能够反映真实状况的照片。随后,他又到村委会收集大量资料,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报告报送市政协。报告交办后,得到当时达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烟山村8.7公里村道全部硬化,政府还投资70多万元对该村人畜饮水工程进行改造。
2009年11月,烟山村村民大会作出一项集体决定:授予石胜勇烟山村“荣誉村民”称号。
8月13日下午1时许,正在污水处理厂视察的石胜勇接到何安辉打来的电话,邀请他抽空回村上看看,村上又有不少新变化。
这些年,每当谈起村上的新变化,谈起脱贫攻坚,何安辉总会感叹,“如果不是石委员当初的呼吁与市政协的帮助,我们村怎么也不可能在2017年脱贫。”这一刻,石胜勇是欣慰的。
担任达川区翠屏街道南坝社区居委会主任10多年,石胜勇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群众打交道。对于民生,他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民生。”
《公交车票价格调整需慎重》《关于加强达州城区道路建设的提案》《关于将通川区原锅罐厂、通川区肥皂厂一带打造成城市公园的建议》……近20年里,石胜勇提交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多达230多件,其中一半以上都与民生相关。
在千变万化中寻求不变
“以前这条路很破旧,现在通畅了”“这里是升级改造了的体育中心”“上面是最近两年新打造的大寨子公园”……13日下午2时20分,参加完视察活动的石胜勇驱车返回单位,沿途向记者介绍起达州城市的新变化,言语之间满是自豪。
达州的日新月异,石胜勇是见证者,更是建言者。
“老石,今天你又‘私车公用’哦。”张纪唐开着玩笑。
“油钱又只有从我的零花钱里面扣嘛!”石胜勇参加履职活动,“贴钱”是常有的事。
10多年前,石胜勇自己去开展调研视察活动,要么骑自行车,要么赶中巴车。为了节省开支,他的经验是,每次只邀请一名委员一同前往,“两个人可以只住一间房,住标间。”
沿着时间的轨迹翻看石胜勇这些年的提案,不同时期的建议有着不一样的风格。石胜勇将这一变化总结为从“粗犷”到“精细”。在他看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是政协委员必备的素养。去年,他在作题为《我当委员这些年》的发言时谈道,政协委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让自己的建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可信、言之可行。
8月15日,石胜勇经过两天的仔细分析、研究,给宣汉县委主要领导发了一条几百字的信息,对这次视察发现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反映,得到了及时答复。
今年,石胜勇总共提交了4份提案。面对办理答复,他对其中两份表示“不满意”。当办理单位找到石胜勇沟通时,他依旧较真:“为什么这些合理的建议不能‘落地’?”
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征程。在石胜勇看来,新时代政协委员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同时他也认为,委员履职,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初心。
□宋原立 李敬洲 本报记者 王天雨
从1999年达州市政协成立开始,石胜勇连续担任4届达州市政协委员。近20年时间里,他在千变万化中寻求不变,在坚守初心中诠释委员担当。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曾猛记者谭别林)9日,宣汉一驾驶员在自己的家用车上前后分别挂上两种不同类型的牌照,自以为这样“一脚踏两船”可...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