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菊: 身残志坚撑起一个家
在宣汉县新华镇大洞村有一位不幸但很坚强、倔强的农村妇女,身患残疾的她,面对命运的不公从不低头,靠着自己的双手,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用勤劳和汗水撑起了一个家,同时也摆脱了贫困。她就是身残志坚的刘兆菊。
因病致残失去快乐童年
中午一点多钟,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刘兆菊和丈夫选择再次出门干活。
远远看去,刘兆菊好手好脚与正常人没有差别,但走起路来,却发现她极其缓慢,步履蹒跚。从家里到菜地,距离不足300米,别人只需要几分钟就走完的路程,她需要花费近二十分钟。
今年54岁的刘兆菊原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娘家人住在宣汉县新华镇街上,她是老大,家里还有弟弟妹妹。
6岁时,刘兆菊因生病出荨麻疹,天天打针之后右腿出现溃烂现象。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导致下半身完全没有知觉。就这样,6岁多的刘兆菊在床上躺了整整半年时间。母亲经常鼓励她下地走路,但下半身完全没有知觉的刘兆菊内心感到抗拒同时也感到恐慌,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站起来。
“当脚踩到地上的那一刻,我没有知觉,不知道该如何挪动。"在母亲的鼓励下,刘兆菊训练下地走路,刚开始就算是平坦的路还是常常摔跤,鼻青脸肿是常态。
看着同龄的孩子可以去读书、可以与同伴玩耍,刘兆菊明白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但是,从小爱读书的刘兆菊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想读书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因为在父母心中,他们深知女儿一辈子都带有残疾,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生性倔强不向命运屈服
就这样,在父母的支持下,刘兆菊进入了学校读书。为了让女儿安心读书,父母每天都会背着她上下学。到了学校,身患残疾的刘兆菊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还会复习当天老师所讲的内容。到了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都会因为她的身体原因而批准她自由活动。尽管身体残疾,但刘兆菊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大方,深得老师的喜爱,同学的帮助。
然而,由于常常生病,初中毕业考试那年,刘兆菊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考试,此后她与学校再也无缘。这是她今生唯一的遗憾,含泪离开了心爱的学校。
“我生病的时候一天要用五六元钱。"刘兆菊的身体时好时坏,父亲每天可以收入两元钱左右,为了给刘兆菊治病,家中仍入不敷出。或许是刘兆菊的病情变化,或许是家里负担太重,父亲有时候会对刘兆菊产生厌恶的情绪。生性倔强的刘兆菊暗暗在心里发誓,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活出人样。
1988年,刘兆菊与新华镇大洞村余玉堂结为夫妻。由于丈夫余玉堂的父母去世较早,家庭条件十分清贫。而丈夫为人老实,只会做农活、重活,家里的所有事情都需要刘兆菊亲力亲为。刚结婚时,刘兆菊与丈夫住的地方破破烂烂,但生性要强的她从不向娘家人诉苦。后来,刘兆菊的父亲来看望他们,出钱给女儿女婿修建了新房。
勤劳勇敢撑起一个家
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在娘家从未做过农活的刘兆菊开始学着做农活,做家务。虽然行动不便,但是为了增加收入,刘兆菊不得不克服自身条件,早出晚归干活。当然,摔跟头还是刘兆菊的生活日常。
刚开始做家务活时,下半身毫无知觉的刘兆菊遇到了不少的麻烦。拿刀切菜,稍不注意就会因站立不稳而切到手指,刘兆菊想到可以借助凳子省力;锄草、挖地,从未用过锄头的刘兆菊双手被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她仍咬牙坚持。
“别人做半天的农活,我可能需要三五天才能做完。"尽管动作缓慢,刘兆菊磨也会将农活磨完。
外人看来,扛着锄头的刘兆菊有些颤颤巍巍,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但她做起农活却一点也不含糊。半个多小时,在新栽种的四季豆地里,土已被她规整地拾掇了一遍,架苗子的竹签是她亲手一条条地劈好再架起来。看到有小苗在架上爬的位置不对,她就轻轻用手把小苗扶正。
由于家中缺乏劳动力,2014年,刘兆菊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对于本就要强的刘兆菊来说,背着贫困户的名号让她很不自在,她不希望别人因为她的身体残疾便另眼相看。
为了早日脱贫,也为了过上好日子,刘兆菊常常寻思着其它出路。2016年,恰逢宣汉县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村里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刘兆菊壮着胆借钱在村里开起了一家杂货店。
虽然杂货店生意不太好,刘兆菊认为每天能够赚一元钱,一年就能够赚300多元钱,日子也不错。短短两年多时间,靠着种庄稼和杂货店的收入,刘兆菊一家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新华镇大洞村第一书记倪银霜告诉记者,刘兆菊身体残疾,但很勤劳,头脑也聪明,她特别不喜欢等、靠、要。在她的生活中,她随时都在想着怎么去种庄稼,让家里多一份收入。
如今,刘兆菊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意,她和丈夫在家每天干农活,还能开杂货店赚钱,而儿子也已在外地务工。
“要是儿子的终身大事解决了,我感觉会更快乐。"采访结束,刘兆菊笑着说。
(达州新报全媒体记者 蒲骄)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13日,宣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学校食品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整治。该局组成4个排查行动组,以突击抽查的形式...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