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太极高手王德平

达州日报 2019-03-15 09:20 大字

王德平练气功

每逢清晨傍晚,市民总能在广场、滨河路等地看见打太极拳、舞太极剑锻炼身体的老者。而在宣汉有这么一位太极的“练家子”王德平,他自幼跟随外公学习传统武术,曾两拜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为师,将传统太极拳整套体系运用得融会贯通。习武20余年间,他先后在省市级、全国比赛中获得众多冠军,更在国际武术节上大放异彩。此外,还曾学习过峨眉武术、自由搏击,涉猎各门各派的拳理拳法。

近日,记者前往宣汉拜访了这位民间武术家,领略一番有着“中华武术之最”之称的太极武术风采。

6岁习武 外公影响入武行

王德平出生在全国武术之乡宣汉,当地群众性武术活动历史悠久,喜好修习具有手法多变、短手寸劲等特点的余门拳,王德平的外公便是南坝镇凉风村的武术名家。“那时常常听说外公能只手把楠竹捏破的故事,让我很受感动和敬畏。”王德平便痴迷上了武术,自6岁起跟随外公学习。

每日早上四五点就得起床练踢腿、压腿,在外公的严格要求之下,王德平有了扎实的武术基础。年长一些,王德平在同样尚武的舅舅的武馆里,开始跟师兄弟们对练、对打,精进武术。还在乐山学习了一年自由搏击,外家功夫小有所成。

都说“外练筋骨皮,内练气”。外家拳法讲究以力量和速度克敌,但受人体素质和年龄制约,内家则是随年月修习而底蕴深厚。2001年,向往“中华武术之最”的王德平在乐山正式拜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严学聪为师,从太极基本功、理论知识到拳术套路,从拳、剑、刀到推手,师傅一对一地潜心教授。武术修习中,王德平认为散手最难,“太极讲究松紧,运行一套拳的时候,松不下去,拳打下来没感觉。”这期间王德平尽得师传,武技进步神速。

但他没有就此止步,4年之后,王德平在乐山拜同样是杨氏太极第五代传人的王方辛为师,潜心修炼。第二任师傅的武术造诣更高,不仅拥有中国武术高段位七段、国际武术黑带九段,同时还是峨眉水柔拳第三代传师。“有的老师拳架漂亮,有的则是实战厉害,王老师便是如此。”

潜心修炼 揽获国际赛事冠军

基本功扎实、悟性颇高的王德平,2001年首次参赛乐山市“太极拳联谊赛”,便荣获太极拳、太极剑两项第一名。此后便屡屡在省市、全国、国际性武术赛事中揽获佳绩。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赛场上王德平与各家高手都过过招,2013年遇到的一位对手让他印象尤深。当时王德平代表宣汉参加“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让王德平视之为对手的是一位自武当山下来的高手,他招式如行云流水,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功底深厚、境界高深,让在场观众和选手都为之惊叹。“一般赛事中,大家各打一套,没有比较。而这场竞赛中,我俩同台竞技,同武一套武当十三式,最终我稍胜一筹,获得第一名。交流中我得知这位高手师承当代武当太极名师陈师行,亦是修习武术数十载。”

“遇强便要求学。”每每到外地参赛,凡闻有高手者,有名门处,他必上门请教,王德平也在访友中吸取各地太极名师武学知识精髓,也愈加领悟到太极的奥秘。

武德兼修 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人们常被武侠世界中的刀光剑影所吸引,而现代生活中,传统武术套路多、实战少,有些人觉得太极不过是“花架子”,历过不少实战的王德平却能为传统武术发声。

2014年,王德平在乐山一广场正和师兄弟练鞭腿时,两中年男性便上前来挑衅。武术实战讲求速度、准确性和穿透力,对方第一击就展开猛烈的攻势,眼见来者不善,王德平以防守态势守住两腿。三击之后,王德平刚出一个侧腿,对方就开始还手。瞬时之间,王德平发动第二击对方已然倒下,后来才从别人口中得知,那人是常年打黑架的。“其实那次我还是收了力的,练武讲求武德兼修,别人以友好的态度挑战,大家便以武会友、切磋交流,来者不善也不会怕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习武二十余年让王德平练就了不凡的武学,先后在昆明、重庆、宜宾等地义务教授太极功夫。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武术,他回到宣汉创办了太极拳社,并任县老年大学的太极教练。教学中,王德平讲求少而精,一个太极基本功动作至少练习三个月。“普通人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我收的徒弟都是想系统修习传承的。”王德平说,“太极是一种文拳,讲求一种思想境界,不能仅靠外力。在招式上,太极讲求大松大柔,后发制人。从起到收,如行云流水,运气如绸丝,愈慢越长,功力由此而见。”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文/图

新闻推荐

网络剧《微微一笑》正式上线 每周六晚8点更新

3月9日下午,由四川翼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达州日报社、宣汉县双河镇党委政府、达州凤凰山下论坛联合出品的网络剧《微微...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