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加快园区建设 助力产业发展

达州日报 2019-02-12 10:01 大字

眼下,宣汉县普光经济开发区建设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柳池工业园方斗食品加工区污水处理厂正加快建设,普光工业园的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2号干道西延线正加紧施工……

2018年,普光经济开发区新入驻企业12家,竣工投产9家。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15.13亿元,入驻企业69家,竣工投产企业47家,基本形成了天然气能源、微玻纤、冶金、机械、建材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筑牢支撑 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

位于柳池工业园的四川楦桦食品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外包封箱工作,为完成春节前的最后一批订单做最后的冲刺。该公司总经理蒋华告诉笔者:“公司2018年11月19日正式投产,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

柳池工业园方斗食品加工区污水处理厂占地34亩。工程包括主体工程和2公里截污干管、4公里尾水管网。污水厂建成后,将解决园区污水的处理和排放,日处理污水1000吨。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项目于2018年8月正式动工,现在已完成基坑开挖及尾水管网、截污干管的安装。下一步将开始准备水池的浇筑及设施设备的安装。预计201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柳池工业园方斗食品加工区规划面积2.12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1号干道硬化、10KV电力主干线迁建以及自来水和天然气管网等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污水处理厂、主干道和1号干道延伸段建设。

厚植优势

持续打造投资热土

在中国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2号干道西延线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路基的开挖与回填,以及箱涵挡土墙的施工。整个大道建成后,将拉大园区骨架,拓展园区发展空间。

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2号干道西延线全长2.7公里,于2018年8月启动,目前已开挖土石方30万立方米,回填50万立方米,预计在2019年7月完工。目前,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累计投资近4亿元,已完成2300亩征地拆迁,以及2号、9号干道1.1公里道路和850亩土地平整建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2.7公里2号干道西延线道路、1.8公里规划入场道路,以及二硫化碳、恒成钾盐、岩泰玄武岩等450亩土地平整等建设工作,即将开展不溶性硫磺二期、闽泉生物丁醇400亩土地平整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

近年来,宣汉县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持续放大各类要素比较优势,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打造成本洼地。持续强化企业生产要素协调服务,进一步放大用电、用气、土地等要素保障比较优势,不断推动要素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打造技术高地。持续深化院县、院企合作,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等全国顶尖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加速推动锂钾、微玻纤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打造环境宝地。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今年力争新增入围企业6家以上,工业投资50亿元以上。

注入动力

做大做强新型工业

“2018年我们公司进行了扩能,目前,每一个月的产量是30万平方米,每一月的产值是300多万元,2018年全年实现收入3000余万元。”宣汉普光科睿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说道。

据了解,该公司主要生产的产品是玻璃纤维产品蓬松过滤毡,该产品主要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的空气净化,具有耐腐蚀性、抗击性、耐磨性等特点。2015年,企业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正式签订“院企合作”协议,将四川通力机械公司改制为宣汉普光科睿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大辊筒拉丝及其制品生产线项目,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新型材料制造业,实现了提质增效。

近年来,宣汉县着力补齐“工业短板”,夯实底部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强势突破锂钾综合开发,壮大微玻纤产业集群,力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区产值突破20亿元大关。同时,巩固提升天然气硫磺产业,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同步提升冶金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两大传统产业,力争开工建设航大钢铁、恒福无缝钢管项目,竣工投产方斗食品功能区项目,持续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尹强 侯燃 王兴寨

新闻推荐

又闻梅花香 □吴兴华

雪花抑制住多日的泪水,元旦当天小镇放晴。我带着外孙来到新开发的沿河步道散步,满五岁的外孙在前面跑,发现了新栽在绿地的梅...

宣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