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材:党的好女儿

达州日报 2019-01-11 11:18 大字

1948年4月6日,在达城通川桥南的梧桐梁上,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共产党员,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的激昂口号,在刽子手的枪声下,大义凛然地倒下了。她就是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而献身的党的好女儿李章材同志,那年她才26岁。

1922年1月,李章材出生于达县黄庭乡一个小康之家,幼年丧双亲,有兄弟姐妹5人,她排行老三。

1937年,李章材在大树乡读完初小后进入万家乡高小。1938年秋,中共地下党员秦朝受组织派遣,由渝返达,来到万家乡,担任高小毕业班班主任。他利用教学机会,向学生传播马列主义,宣传革命真理,这对年轻的李章材影响很深,由此在她心灵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939年夏,李章材高小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开江县立女子中学。在校期间,李章材与思想较进步的同学一起,阅读进步书刊,议论国家大事,积极参加由进步教师和学生组织的歌咏团、剧团,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2年秋,李章材考入省立达县师范学校。

1946年秋,李章材从四川省达县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在该校附小教书,次年回到大树乡。由于地下党的活动,李章材被委任为大树中心校校长。不久,经王敏、颜邦立介绍,李章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适应斗争需要,根据党组织的指示,李章材以校长的身份,聘请了本地和外来的共产党员以及进步知识分子做教员,把学校建成了党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据点,掩护了不少南来北往的党内同志。这里也成为了上川东地工委第一工委的秘密机关之一。

1947年秋,上级党组织派余万菊领导大树区的妇女工作。余万菊就住在大树中心校,与李章材等当地共产党员配合,由李章材出面,利用国民党妇联的名义,在虎(城)南(岳)大(树)地区的乡镇开展工作。李章材先后在这一地区发展了300多人参加妇女会,对党领导这个地区的革命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地下党组织的艰苦工作,虎南大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被广泛地发动起来,如火如荼的活动引起了敌人的警觉。1947年底,国民党达县专署向大树乡一带调集重兵,对虎南大地区的革命力量进行镇压。上川东地工委紧急研究,决定在腊月29日举行武装起义。正月初四,敌人逮捕了共产党员、大树乡长吕在和。接着,大规模的武装镇压开始了。党组织决定全体工作人员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或转移。

于是,李章材化名李煜,经开江潜往宣汉城,与宣汉县地下党员谭旭初接上组织关系。经同学张端敏、刘文碧介绍,李章材被安排在天生小学教书并担任教务主任。李章材除教书外,还深入到当地群众中去,帮助他们干活,借此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大家的革命热情。

2月14日,达县亭子乡特务张德良、张锡全等8人着便衣到天生场逮捕地下党员杨仕明。当地特务在招呼他们吃饭时,张德良听一保长说:“我们天生有个姓李的女老师是从大树乡来的。”顿时,张德良饭都不吃,带上便衣队就去学校围捕。

敌人不认识李章材,问他们三人:“谁是李章材?”为了不连累学校和其他老师,李章材昂首挺胸,大声说:“我是李章材!”张德良说:“亭子区长要你转去!”“转去就转去!”李章材毫无惧色地回答。特务带走了李章材,在路经天生场街道时,学校师生和群众上街围堵,设法营救李章材。后来,李章材还是被反动当局抓走了。敌人将李章材押回达县亭子乡,辗转麻柳、大树、南岳关押,多次施用酷刑,李章材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暴露党的秘密,没有让党组织受到任何损失。

1948年4月6日,敌人将她押上了梧桐梁,在刺耳的枪声下,李章材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

□本报记者 罗天琪/整理

新闻推荐

聚力攻坚拔寨 加速转型发展 2019年,宣汉将要这么干

本报讯隆冬的宣汉,寒气逼人。宣汉县九龙宾馆的会议室内,却是一片春意盎然。1月5日,中国共产党宣汉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