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主镇:“3+X”产业公社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达州日报 2018-02-26 09:12 大字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宣汉县土主镇立足镇情,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出了“3+X”产业公社模式,以贫困群众为主、非贫困群众自愿合伙方式形成产业发展集体,对田地、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趟出了一条脱贫奔康、振兴乡村新路径。

走访:农村出现“七子”现象

“净化厂的建设投产,确实给我们土主镇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乡村发展并不理想。”土主镇党委书记康丕超在农村走访中发现,许多村民现在不愁吃和穿,主要问题是子女不在身边,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农闲无事时,许多村民就聚在一起,不是张家长、李家短地说闲话,就是打麻将赌博;到了赶场天,就拖着孙子孙女,到场镇下馆子改善伙食。日常开销,卖鸡卖米应付;大的支出,就等在外务工的子女寄钱回家。

“我们将村民的这种现象归纳为‘七子\’现象:守房子、带孩子、种菜园子、吹壳子、下馆子、掷骰子、等票子。”康丕超说,“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压力大、精神生活匮乏、参与生产积极性不高。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去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土主镇党委政府长期思考并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探索:“3+X”产业公社雏形显现

面对农村“七子”现象,结合镇内一些产业发展项目业主面临的土地流转难、招工难等难题,土主镇党委政府通过召开镇党委班子办公会、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和院坝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周边乡镇产业发展经验,探索出“3+X”产业公社发展新模式。

“3+X”产业公社发展新模式,即通过党组织引领、土地入股、资金筹措方式,吸纳整合专业合作社、公司、能人等各种社会力量,成立“气都巴乡产业公社”。

公社设理事长兼法人1人、理事1人、监事1人,社员以贫困户、非贫困户为主体,周边村民自愿入社。社员以田每亩每年200元、地每亩每年100元入股。同时,村民们还可以将手中的闲置资金、产业发展周转资金及申请的小额贷款等资金入股到产业公社,作为前期启动建设资金。参加前期劳动和日常管理的村民,则按1小时1分计工分。待公社产业有了收益后,根据每户入股的土地、工分按比例进行分红。

目前,已经有135户贫困户、218户非贫困户加入了土主镇“气都巴乡产业公社”,公社共有社员1193名。

筹划:远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相结合

为了实现规模化和多样化发展,土主镇对“气都巴乡产业公社”产业园进行了精心筹划:为实现远期稳定收益,种植红心蜜柚3000亩、无籽石榴1000亩、油桃1000亩、红杏800亩;为解决短期收益问题,林间配套种植黄花500亩、野菜500亩。

同时,产业园还积极配合支持普光工业园区建设,精心打造了巴人文化走廊,长远规划了“巴人部落”建设,大力推动农旅产业整合发展,把“党建带产业、产业促党建”、“产业做成景区、产品做成文化”的发展战略落地生根,真正让贫困群众脱得了贫、致得了富。

“我们园区采取的是有机种植模式,把原生态野菜推介给高端消费客户。下一步,我们将建设可视平台,客户通过远程监控就能看到野菜从播种、管护到收割的全过程。”土主镇合溪村党支部书记胡明对产业公社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杨元华 王兴寨

决战全面小康 全力精准脱贫

新闻推荐

宣汉县双河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和政策宣传活动

本报讯近日,宣汉县双河中心卫生院联合双河镇计生服务中心,在双河镇中心广场开展了义诊和“二孩”生育、异地就医结算等政策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双河中心卫生院医生为现场群众测血压,并讲解健康知识,引...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