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模范村民 家门前挂起红灯笼
2月5日中午,在达州宣汉县双河镇大田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点,获得2017年县级模范户和乡级模范户的村民家门前,都纷纷挂起了象征“诚信、守法、感恩”的红灯笼。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深入采访发现,近两年来,挂红灯笼已成为一份动力,一些曾经因邻里不和、不孝敬老人的村民,也想方设法争取挂上红灯笼。
“不守法、不孝敬、不懂得感恩的,在参与道德模范户评选时,全部一票否决。”宣汉县黄金镇康乐村党支部书记吴廷钊说,他们村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定期评选道德模范户,制定了考核村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硬杠杠”,这让村民的思想意识被彻底改变。
“每次评选,都有20%的村民没有参评道德模范户的资格。”吴廷钊解释说,被“刷”下来的这20%,并不是都不守法、不孝敬、不懂得感恩,而是他们还做得不够好。这一措施施行近两年来,村民的思想意识彻底转变,不仅把守法、诚信、感恩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村民与村民之间,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挂红灯笼,从简单的喜庆氛围的营造,到如今变化成荣誉的象征。如今,在宣汉县境内,家家户户争当道德模范户,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以前做得不好的,现在也变好了;以前做得好的,现在做得更好了。
明月乡大渔池村,53岁的村民张如辉,常年在广东汕头打工。为了解决陪伴老母亲的问题,张如辉决定把她带在身边照料。“老母亲晕车,为带她去看大海,我们用摩托车载着她跑了50多公里,路上用了2个多小时。”张如辉说。最近两年,张如辉的家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灯笼上的“感恩”字样特别显眼。
除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外,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案例,现在在宣汉县乡村比比皆是。老党员王云畔,家门口去年新修了一条400多米的水泥路,这条道路的清洁卫生,都由他义务打扫。58岁的王德清,有一个患了肝硬化的邻居,2017年下半年开始,他就坚持每天义务帮邻居挑水,不计回报。
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表示,从2016年宣汉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的先进村(社区)和讲诚信、守法规、懂感恩的思想道德建设模范户,对在全县形成崇德向善、诚信互助、遵纪守法、感恩奋进的良好风尚发挥了鲜明的导向作用,而宣汉县的民风民俗也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业罗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达州市在创新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中,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广大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