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宣汉县南坝中学 向阳·
[摘要]·宣汉县南坝中学 向阳·
高中语文教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有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催化剂,也是学习创造力发的重要条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由此可见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学贵有疑”,要对所学文章真正理解,必须要有质疑和探疑的精神。教师可经常向学生提些钻研教材遇到的疑问。比如《祥林嫂》一文中“篮子里有一只碗,空的。”。这句话在文中用什么修辞?包含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这个倒装句式的作用是什么,这句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针对文章的重难点,设计出若干个有一定深度,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有的放矢的研读课文。在师生的共同设疑解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打破思维定势,扩散思维角度,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语文教学,以往基本都限定在同一范畴,同一答案,同一题目中思考,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执教文言文《鸿门宴》时,通常是直接展示给学生地理形势图,而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画文言地形图,由此引导学生去熟悉课文,学生积极性高了,问题也多了。思维敏捷灵活,大胆创新,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求异创新精神,教师要及时发现锲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四、创设和谐教学情境
和谐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朋友般平等心态和方式对待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活泼,友善,民主的学习环境。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挥。因此,我们应尽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扬民主,做到读有所得,学有所获。在教学中经常做到民主,平等的与学生交流思想,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反驳,反问,更正,补充教师的意见,教师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了导,这样既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每位语文老师的责任,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索,实施和谐,民主化教学,才能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源头活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闻推荐
达州首届“城市建设突出贡献奖”暨“优质楼盘品牌家居奖”今天开启网络投票已展开实地考察
已展开实地考察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