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盛宴“下乡” 美好生活“上线”宣汉文化惠民成脱贫攻坚强大引擎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1-02 01:39 大字

近年来,宣汉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扎实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加速推进,变“脱贫”为“主动脱贫”。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成为宣汉撬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引擎。

文化活动下乡

激发脱贫攻坚源动力

近日,芭蕉镇场镇中心广场热闹非凡,“助力***·携手圆梦小康”——宣汉县2017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再次举行。宣传、文广、卫计等20多个部门和单位汇聚于此,为群众发放讲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资料,同时带去了融入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建设和谐乡村理念的文艺表演。

为了不断壮大脱贫攻坚力量,宣汉县文化馆围绕脱贫攻坚排练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小品《挖穷根》生动演绎了脱贫奔康路上要摒弃封建迷信思想,鼓足摆脱困境勇气,为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动能。情景剧《乡村“小喇叭”》、音乐快板《争做宣汉好公民》将脱贫攻坚和新民风建设等政策知识向广大群众进行解读、宣传,使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相关政策知识的吸收与理解。目前,县文化馆已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00余场,创作脱贫攻坚文艺节目20多个,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接地气的文艺节目触动了百姓神经,激发了大家自主脱贫的源动力。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6组村民曹德轩,双目失明,依然靠发展养殖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像曹德轩一样的自主脱贫贫困户在宣汉比比皆是。

科普知识进村

提高脱贫攻坚加速度

为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宣汉县依托各村委会活动阵地,建优建强农民夜校,组建了“宣汉县农民夜校师资库”, 根据群众需求和农时季节,定期组织群众到农民夜校参加学习培训。同时,安排科普大篷车,深入农业产业示范区、种养殖大户家中,开展送课上门服务活动。建立宣汉农民夜校微信公众平台,适时上传农村实用技术教育辅导资料,方便群众点播学习。去年以来,宣汉县共建立了491所农民夜校,开展培训8500余场次,受训群众达40余万人,为贫困群众找到致富项目1.2万个。

为了将知识、技术以及党和国家的声音落地到广大群众中间,近年来,宣汉建成了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免费开放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美术馆)、1个纪念馆和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每年放映5892场;累计完成户户通工程建设2万余户,行政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300个村,应急广播平台建设1个,补充更新491个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102个社区书屋,完成491个行政村村级文化室建设,让贫困村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书屋常常开、上网看天下”的目标。

道德教育入脑

注入脱贫攻坚强心剂

为了增强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从今年6月开始,该县创新开展了以“诚信、守法、感恩”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全面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源动力。

“如今,我们贫困村风气变了,大家不再坐等别人送钱送物上门,而是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脱贫致富。”宣汉县隘口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龙岗村积极发展油牡丹2000亩;烟灯村建立花椒基地500亩,人均年增收800余元……

去年以来,宣汉县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评选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村73个、思想道德建设模范户5.9万户。在去年春节前,县委领导亲自带队进村入户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先进村”授牌,真正形成先进包围后进、激励后进、帮扶后进的氛围,唤起道德的约束力量。

今年6月5日至7月7日,宣汉县开展了“十佳模范户”网络投票活动,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积极投票,访问量高达393万人次,直接参与投票达69万人次。

张平 桂锦程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王晓英

新闻推荐

绿水青山带笑颜 ——达州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达州市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