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索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实现“一田双收”——宣汉:让种地更省事 为土地增“钱”力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8-28 07:34 大字

“养出稻田鱼高产高效益,土地托管托出三方共赢。”这是记者近日在宣汉县鸭池村一片黄澄澄的稻谷地里看到的一幅标语,该标语也是宣汉县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取得显著成效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宣汉县积极探索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稻田养鱼,提升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效益,有效激发了土地“钱”力,形成了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的良好局面。

稻田养鱼 为土地增“钱”力

宣汉是全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近年来,该县先后成立宣汉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胡家分会,建立了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胡家镇鸭池村创新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着力破解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稻鱼收获后,专合社将以最低保护价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不用担心销路。”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袁军告诉记者,通过发展稻田养鱼,实现了“一田双收”:按亩产1000斤计算,一亩稻田可收入1200元;按亩产300斤计算,一亩鱼可收入3000余元,稻鱼亩收入达4200余元,比种单一的传统作物稻谷增加不少收益。

“我们打工一天可挣90元,一个月下来,稳定收入有2000元左右。”鸭池村一组村民赵伟昌告诉记者,不少农户将土地托管给供销社后,还能在家门口务工。

目前,鸭池村实施土地托管,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达2000亩,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效益,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进一步激发土地“钱”力。

土地托管 让种地更省事

土地托管的核心是土地资源、农机资源、其他服务资源等要素的有效整合,通过规模化和机械化,实现降低成本、农民受益、服务社会的目标。

今年5月,家住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的宋翔云发展稻鱼6亩。当前,黄澄澄的稻谷“笑”弯了腰,一片丰收的景象。

今年50多岁的宋翔云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多年的辛苦操劳,让他壮实的身上“镀”了一层古铜色。“以前忙活一个夏天能晒脱皮,现在专合社提供的土地托管服务,有人帮种、帮收,种地更省事了!”看着即将丰收的稻谷,袁军满脸喜悦。

此前,宋翔云与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签订了6亩土地的托管协议,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合作社负责种子和鱼苗供应、技术指导及稻鱼收购,约定最低保护价并实时调整收购价,确保农户销售无忧。

据宋翔云介绍,他今年种植的6亩稻田,可收获稻谷3000余公斤,可收鱼900余公斤,年收入可达万余元。

袁军告诉记者,合作社在胡家镇鸭池村最早试点托管土地,托管面积达2000亩,与数十户农民签订了土地托管服务协议,为农民节约直接种粮成本数万元。

种地兼打工里外都是收益

针对土地托管业务,起初农民并“不买账”,如今,尝到甜头的农民天天算“收益账”。

家住宣汉县鸭池村的村民赵伟昌,家里有土地2亩。由于没有机耕路,耕种很费劲。3年前,他与宣汉县家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签订土地托管协议,由专业合作社直接将种子、化肥等农资送到地头,“种地还不耽误外出打工,里外都是收益。”如今,赵伟昌积极签订了土地托管协议。

赵伟昌算过一笔账:土地托管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因返乡务农,按夏、秋两季20天计算,每人就减少劳务收入2000元左右。托管后,专合社负责种、管、收等各个环节,每亩土地每年为农民节约支出50元左右;不用返乡,农民每年务工收入可增加2000元。

“一减一加,每户农民增收不少。”赵伟昌说,加入土地托管后,农民不用再四处购买农资、租用农机,真正做到了省钱省事更赚钱。

张平 漆楚良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王晓英

新闻推荐

王雁飞赴达州调研时强调 牢牢扛起治理“微腐败”的主体责任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包惠罗冬灵陪同

包惠罗冬灵陪同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