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子梁12壮士

达州日报 2020-07-03 09:24 大字

笋子梁,位于万源市花萼乡境内,东为甑子坪、板凳角,与八台山、大罗山相望,西为花萼山。三面临深沟,南北两坡高达百丈,悬崖绝壁,陡峭险峻,恰似一根巨大的石笋屹立在群山之间,故名“笋子梁”。

1933年10月,红4军攻占了万源城,扫清残敌,占领了军事要地。花萼山是矗立万源东北的巍峨大山,是万源城的屏障。11月,红24军12师34团2营1连谢连长率一连人驻防笋子梁,挖战壕、筑木城,作战斗准备,指挥所设在苏维埃代表周德六家。白沙区苏维埃独立团3个连分别驻在两侧的何家梁和喂猪凼,配合防守。村苏维埃组织群众冒风寒、踏积雪,给红军送粮食、盐巴、猪肉等食物,帮助挖战壕、筑木城,从山腰到山顶筑起七道木城。2营熊营长从邱家坪赶到笋子梁阵地视察,称赞他们工事修筑得坚固。1934年2月,敌警备第四路第一纵队司令王三春勾结曹家、白沙、城口双河等地民团、“神团”千余人,连续数次向笋子梁阵地偷袭和进攻,均被红军和白沙独立团击溃。

敌见硬攻失败,又施诡计。曹家团正全植堂威胁拉拢独立团刘、邱、陈三位连长和部分叛变战士,派奸细扮成给红军送食品的群众,侦察红军虚实。白沙独立团的3个连长在全植堂的威胁利诱下,变节投敌。以邀请打牌为名,将带队的红34团特务连杜排长杀害,并向特务排发起突然袭击,除罗指导员带领唐映月突围外,其余尽被杀害。随即王三春,苟伯当、全植堂分别从团包梁、冉家坪、贺家坪分三路向笋子梁进兵,成包围之势,迫使红军背对悬崖三面迎敌。敌人漫山遍野向山上涌去,红军依托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英勇阻击敌人,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从拂晓战到傍晚,敌人未能前进一步,在木城下留下了遍地尸体。

敌人三面进攻,红军弹药得不到补充,粮食无济,只好用大刀、长矛和石头与敌人进行肉搏。这时,团包梁的敌人见机诈败退走,红军前往追敌。敌退至周家口又返杀回马枪。此时,全植堂的儿子全泽和率领的贺家坪一线的敌人抢占了红军正面工事。红军兵力逐渐减少,被围在山顶不足8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内。英勇的红军指战员面对险恶处境,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把几枚手榴弹扔向敌群,然后手握大刀,如下山猛虎,冲向敌营。敌人鬼哭狼嚎,人人心惊,个个胆寒,不敢近前,只能在远处用大炮向山上轰击。顿时,硝烟滚滚,炮声隆隆,整个山顶处处焦土,斑斑血迹。谢连长根据敌情带领战士冒着战火向坳平垭方向突围,留下12名战士担任掩护。

担任掩护的12名战士与敌人展开了生死决斗,把枪膛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射向敌人,把手榴弹扔向敌群。敌人仗着人多,继续向山上冲,这12名战士英勇顽强,毫无惧色,用刺刀、枪托与敌人拼杀、肉搏。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伤痕累累的12名战士毅然纵身跳下悬崖,牺牲在笋子梁的山梁下,连姓名都没留下。

谢连长带领的全连97人在后来的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红军用生命谱写了万源保卫战的壮丽史诗,他们的献身精神永远铭刻在万源人民心中。

□王发祯

新闻推荐

庙垭场的老街

□苏维因行政区划乡镇调整改革,万源庙垭乡被撤并,庙垭乡建制由此成为历史,虽尘埃尽落,繁华不再,但时常梦绕街坊,记忆犹在。据史...

万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万源,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