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种”出致富路 万源市大竹镇朱溪沟村依靠中药材产业实现整村脱贫

达州日报 2019-11-21 08:56 大字

村民喜笑颜开地数着卖玄参的钱。

初冬时节,海拔1600米的万源市大竹镇朱溪沟村,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辆红色卡车的鸣笛声,将朱溪沟村村民唤醒,他们背上背着,或肩上扛着刚从地里挖出的新鲜玄参(中药材),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村民集中安置点,等着四川刚恒中药材公司前来收购,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近年来,朱溪沟村通过种植黄精、玄参、茯苓等中药材,采取“公司+农户+集体经济”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致富之路。

结对帮扶

易地搬迁贫困户谢党恩

见到有记者来,68岁的朱溪沟村贫困户胡定秀老人和75的老伴邓天福连忙从玄参收购现场回到家中,热情地端出板凳,给记者递上茶水。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邓天福老两口和孙女是2016年搬进新家的。70多平方米的小洋房外观精美,内部设计合理,而厨房、厕所更是和城里人家一样,贴上了精美的磁砖。

提到住房,邓天福老人说:“我们原来的家离现在这个地方有几十公里,在深山里,而且也仅仅是两间土坯房。10年前唯一的儿子外出务工,由于煤气中毒身亡,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孙女,而两个女儿又远嫁他乡。年老多病、缺少劳动力的我们不要说重新建房,就连那间漏雨的土坯房也无力维修,我们祖孙三人蜷在那间风雨飘摇的土坯房中,度日如年。”

幸好脱贫攻坚,让这个家重新有了希望。正说着,邓天福老人的扶贫帮扶责任人——中国人民银行万源市支行职工唐方磊走进了老人的家。看见小唐的到来,提着水壶的胡定秀老人像是看到了久别的孩子归来,立即上前紧紧地拉着唐方磊的手,眼里满是亲切。而唐方磊则用双手将老人的手握住热情地说,“邓叔叔,你们的玄参挖出来堆在那里的?外面的收购马上开始了,我帮你们搬出去。”看到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娴熟地帮自己来来回回搬着近300斤重的玄参,邓天福老人眼角湿润了。在这个简朴的家里,记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两位老人反复念叨着的:“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万源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开工

本报讯(李政特约通讯员陈本强)11月5日,万源市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在白沙镇工业园区举行。大会提...

万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万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