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四岁失踪万源夫妇寻亲32年无果

达州晚报 2019-10-21 10:22 大字

本报讯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1987年,家住万源的4岁男孩蒲刚金失踪后,其父母蒲朝安、王成瑶便踏上了漫漫的寻亲路。32年来,这对老实巴交的夫妻一直未放弃寻找失踪的儿子。

近日,有爱心人士致电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称,在“宝贝回家”网上看到相关信息后,对蒲家人的遭遇很是同情,希望更多人了解这一情况,帮助这家人早日团聚。

记者在“宝贝回家”网站上看到,蒲刚金的寻亲ID为148544。1983年农历十二月十七,蒲刚金出生在万源市青华镇油房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其父亲蒲朝安、母亲王成瑶都是地道的农民。蒲朝安夫妇共育有两子,蒲刚金是其二儿子。

“宝贝回家”网站上的描述称,1987年农历十二月初二,时年4岁的蒲刚金在家吃过午饭后,独自外出玩耍,直至傍晚都未归家。其家人寻找两天无果后,向当地派出所报警。根据相关线索,其家人随派出所民警寻找至河南省鲁山县,在当地一个名叫小白管的村庄,几经打听,得知村里有一个来自四川的小男孩。然而,他们历经多次寻找,都没能在村里找到这个小男孩,只能无奈地返回万源。

时隔32年,蒲朝安夫妇已记不清二儿子走失时的穿着,只记得其嘴巴略微偏大,额头正中上方有一块大拇指大小的疤痕。此外,孩子左耳耳畔上有一个细微的小孔。蒲朝安夫妇称,蒲刚金失踪时已有4岁,对老家应该有些模糊的记忆。其家老屋位于大山中的一个村庄,村里有一大片茶园。其家老屋就位于茶园后面,老屋旁还有一个池塘。

2016年3月2日,蒲朝安夫妇还到万源市公安局采取了血样,以便蒲刚金以后回家时能快速进行DNA比对。

若有好心人知晓蒲刚金的下落,请与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或与万源市公安局联系。

(本报记者 郑栋梁 见习记者 雷坤洋)

新闻推荐

万源“四大行动”凝聚农民工党员向心力

本报讯近年来,万源市以“四大行动”为抓手,加强农民工党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将2800余名农民工党员纳入农民工党建工作体系...

万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万源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