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日报社11件作品获2018年度四川新闻奖

达州日报 2019-07-31 09:16 大字

本报讯 日前,2018年四川新闻奖悉数出炉,各类奖项名花有主,613件精品力作获奖。达州日报社共有11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涵盖文字消息、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新闻论文、报纸副刊等类别。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8件。

据悉,2018年度四川新闻奖评选进一步规范了评奖办法,对评选项目和基本要求均对照中国新闻奖的标准进行了相应调整,并扩大了媒体融合类作品的类别和获奖数额。评委们点评指出,本届获奖作品时代感强,政治站位高,践行“四力”成效显著,普遍来自生产第一线,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直击人心。

同时评委们也指出,有的作品粗看框架大视野宽,细看则空泛乏力,没有扎实的内容支撑;从相加迈向相融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在内容呈现方式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题材的比重排列基本是“建设成就报道”“重点工作报道”“典型人物或先进事迹弘扬”“社会变化中的新事物”等,相对“静态”的“预知性策划”报道太多,社会事件尤其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比例过小,舆论监督、“剜烂苹果”的报道则更显稀少。

(本报记者 付勇)

达州日报社11件获奖作品

一等奖1个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 《巴山深处“新挎包”——万源市“新时代巴山挎包宣讲队”打通理论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作者:付勇 廖晓峰 编辑:叶向东 陈晓彬)

二等奖2个

文字消息类 《达州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述学、评学、考学”措施写入中央文件》 (作者:廖运键 黄江涛 编辑:叶向东 陈晓彬)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 《深山里的对视:唯一的老师与他唯一的学生》 (作者:张海涵 编辑:冯津榕)

三等奖8个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 《38岁女交警罗欣:警服随我乘风去 捐献器官留人间》 (作者:李泽希编辑:罗烽烈)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 《城坝遗址发掘获中国考古界最高奖》 (作者:谭楚甲 编辑:叶向东 蔡伟)

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 《一个社区书记的人生起落》 (作者:康春艳 编辑:蒲建国 杨琳)

新闻论文类 《地市传统媒体转型融合探索之路》 (作者:付勇 编辑:秦明瑛)

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类 《开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系列)》 (作者:何南观 龚俊 罗丹 刘青青 叶向东 冯尧)

报纸副刊类 《正义情怀永在——斥反面历史人物“翻案风”》 (作者:蒲建国 编辑:王梅)

报纸副刊类 《一件真事》 (作者:廖晓伟 编辑:郝良 李杏)

报纸副刊类 《三官场村中国传统村落让她背上重重的壳》 (作者:姚丹 洪叶 编辑:李杏)

新闻推荐

拟投资15亿元打造提升龙潭河度假区 万源打造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川经济日报达州讯(陈本强余杰成记者王晓英)近日,记者从万源市龙潭河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投资协议专题研讨会上获悉,该市拟通...

万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万源,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