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眼中的周永开:老去的是岁月 不变的是信仰
(上接第一版)
大学毕业后,杜成柳有机会留在达州市一家医院工作,但他心里始终有牵挂。“周老书记的言传身教,让我真正领会到为老百姓、为国家、为党无私奉献的精神。”辗转难眠,他最终决定学习周老书记,回乡为村里做点事。
笃定笃行
74年恒心不改
和周永开共事多年的达州市纪委退休干部杨祚德回忆,周永开对党纪要求很严,抓党风党纪教育很出色。特别是他牵头查办的原达县罐头厂厂长李作乾一案,曾经轰动全国。
守护花萼山,与周永开打交道20余年,项家坪村村支书项尔方“怕”他。彼时的大巴山,小路走不通,大路又没有,只能沿着一条小河沟进出村。村民出村卖东西靠肩挑背磨,早上4点出发,晚上8点才能回到家。周永开看在眼里,放出话:“不让花萼山人民看上电视、坐上车,我就去跳玄天关。”
要在悬崖峭壁上修出一条路,当年30多岁的村文书项尔方想都不敢想。他跟着周永开三进达州,为村道争取到启动资金。修路缺资金,工程修修停停,周永开又把时任万源市长请到山里体察民情。2004年10月,项家坪村终于有了一条通村硬化路。同样在他的强力推动下,项家坪村于2007年通电,摘掉了达州市“最后一个无电村”的帽子。
“他对事业有恒心,年届九旬依然保持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修路、通电这些硬骨头,全靠他推着我们走。”项尔方说。修路受挫,干部意志消沉,他敲警钟——“今年路不修通,支部书记先跳玄天关。”为了推进花萼山成立自然保护区机构,他对地方领导说,“下次来,我希望坐自然保护区的车上山。”
“对于党的事业,他总是笃定笃行。”李仕德给记者讲了达州市市花腊梅的故事。腊梅,是达州市市花,过去却“养在深闺无人知”。为将巴山野生腊梅推向全国,周永开多次自费上北京,找相关部门,邀请专家来达州考察。“八十几岁高龄,他硬是同专家、学者一起走遍万源大部分乡镇,发现万源野生腊梅多达10万余亩。”
周永开致信时任达州市市长包惠,推举腊梅为市花。市政府还在研究,周永开就坐不住了。包惠回忆,周永开带人找了一辆面包车,装了一车腊梅到办公室找她。市政府也有难处:群众普遍支持腊梅为市花,问题是市树、市歌等都没确定。周永开提议,“能不能先把市花定下来?”
在他的推动下,2013年,腊梅正式成为达州市市花,为野生腊梅保护、腊梅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艰苦朴素
74年舍小家为大家
“对人民的事业很慷慨,对自己和家人却很‘吝啬’,生活简朴,省吃俭用。”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达州市纪委退休干部李玉珍透露了一些周永开的个人生活:他家里的沙发破了,就拿布遮上;他穿得朴实,上世纪70年代的中山装衣角磨破了也舍不得换,“看起来完全不像领导干部”。一次,李玉珍陪同周永开到通川区蒲家镇做公益,“给人介绍‘这是周书记’,当地人都不敢相信,以为我们是骗子。”
在妻子吴应明眼里,周永开不但“抠门”还有点“大男子主义”。多年来,他没给老伴买过一件首饰,没有给儿女送过一件礼物。老伴说,他不懂那些。儿女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但他们都知道,这个看似没有“人情味儿”的“老革命”,几乎将他的全部家当用在了他一生追随的“革命”事业上。
在周婧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爷爷在山里,初中、高中、大学,都没有爷爷的陪伴。她不理解爷爷的事业,但慢慢已经习惯了他和家人的“疏离”。直到大学毕业,周婧成了万源市的一名人民警察。她走了几个小时山路到了项家坪村,看到爷爷守护的郁郁葱葱的森林,看到项家坪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才明白爷爷笃信的“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
达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熊隆东说:“周永开身上,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而永远不老的则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
□四川日报记者 徐莉莎 陈松 曾实
新闻推荐
万源市: 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事 76名纪检干部深入411个村(社区)
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收集民情民意本报讯“刘叔,你还记得我不?你的低保申请下来没有?”“我当然记得,你是郎书记!你上次走后的...
万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万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