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徐坝村美丽嬗变之路

达州日报 2018-05-08 10:29 大字

村委会院内的文化墙

蜿蜒曲折的山路,磅礴高耸的大山。在进入万源市丝罗乡邓徐坝村之前,经由长坝乡、灌坝乡的那段10余公里长、不足4米宽的坑坑洼洼泥石子路面,便给记者一行来了个下马威。

邓徐坝村,是一个藏在深山的大山村。多年以前,曾因盛产耳菇享誉省内外,有“耳菇之乡”之美誉。后世事变迁,耳菇渐渐淡出人们视野,村民只得换种普通农作物以维持生计。

“全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有2232人,西邻通江,北傍溪口乡,辖9个村民小组,面积比一般乡镇还要大,人口超全乡人口的三分之一。在2017年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之前是全乡最大的一个贫困村!”丝罗乡党委书记石庆明介绍起邓徐坝村近年来发生的变化时,不免一番感叹。

石庆明介绍说,邓徐坝村的贫困反映在四各方面。首先是人才缺乏,村支部书记4年换了5人,且致富能手留不下来;交通不便,全乡都没有客运班线车,就连乡干部到该村都只能找“黑租儿”坐;贫困程度深,2013年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79户509人,贫困发生率22.8%;建设成本高,从外面拉进来的材料比起山外要高出两三倍,许多地方还要靠肩扛人抬骡子驮。

硬件上需要完善的也很具体。全村“两室一场”、集体经济为零,虽然村道已硬化4.5公里,但28公里泥石路组道未硬化,乡亲们出行极为艰难。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善难度大,人畜饮水缺乏,特别是1、2组的供水池泄漏蓄不起水的问题久拖未决,村民意见很大。

“为做好邓徐坝村的对口帮扶工作,达州市质监局党组十分重视,2015年就派出了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刘保君到该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熟悉整个帮扶过程的丝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安邦说,“他们不仅从产业上帮助规划、引进业主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帮着想办法。”

到2017年,全村通过争取项目资金,硬化道路6.7公里,另外8.2公里也即将开工硬化。依托原村小新建了文化室、卫生室和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实施易地搬迁54户189人,危房改造209户,人居环境改善220户,修建连户路5530米。

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也不能软。邓徐坝村有可耕田地2271亩,且大多比较分散。上世纪90年代,丝罗乡一年要盛产黑木耳和香菇高达5万多公斤,但如今仅有少数村民仍在种植,不足以作为产业支撑。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丝罗乡将邓徐坝村作为重点脱贫攻坚对象,按照划分的9个村民小组相应成立了以乡干部为组长的9个脱贫攻坚小组,将产业发展、项目引进等一系列全部纳入考评,最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同时,增设一个监督小组,以督促各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哪能轻易拿出来!在刘保君最开始找村民做工作时,因为担心土地到时收不回来,流转出去亏了本收不到钱,村民竟要求他立“保证书”。

而另一件事情也让刘保君记忆深刻。2015年春耕时节,达州市质监局多方协调,为全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送去了20吨化肥以及农膜、种子。然而运到该村分发时却发生了哄抢,导致村干部的裤子都被扯烂了。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思想发动工作还做得不够,另一方面说明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只重眼前利益。”为此,刘保君和村干部一道逐家逐户做工作、讲政策,发动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如今,通过引进业主,该村先后成立了以种植白果、天麻、瓜篓等中药材为主的一家公司和两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800亩,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5万元。

物资的帮扶让村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但精神以及责任感的缺失却是可怕的。为治精神贫困,乡干部和驻村干部一起为邓徐坝村出谋划策,先是在村委会办公室显眼位置贴出了“村规民约”,建起了“孝善”文化墙,并发动村民编写了数条以“孝善”为主题的辞赋。同时,在全村开展感恩教育,评选“孝善之家”“好媳妇”“好邻居”先进家庭。通过几年的努力,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已在邓徐坝村当了4年“第一书记”的刘保君说,邓徐坝村要发展,以后还要做好“卖空气”这篇文章,走文旅发展之路。“邓徐坝有千年银杏古树,有上百年的老宅,还有市级重点文物熊文思墓和明朝的摩崖雕刻,历史积淀丰厚,是文旅发展不可多得的素材。”

□文/图 本报记者 李道全

新闻推荐

万源市开展名录库数据质量核查工作

本报讯为夯实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摸底工作,万源市从4月18日开始,在辖区内正式开展名录库数据质量核查工作。整个核查工作将于今年5月5日全面结束。此次核查的范围为万源辖区内基本单位名录库中的所...

万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万源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