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汇文峰塔 □肖仁杰

达州日报 2022-03-26 09:41 大字

三汇文峰塔

三汇,巴河、州河汇流而成渠江,三江汇流处地名三汇镇。如同渠江、嘉陵江、沱江三江合流处称合川一样。自古川、江汇流处是人类文明起源、发展首选地。三汇镇始建于北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渠县县署于三汇镇设分县署,署理渠县上北路政务,统领涌兴、贵福、文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撤分县,前后历时达206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创建的三汇商会辖19个商帮,一时间商贾云集,与重庆白沙、江油中坝、金堂赵家渡并称全川四大经济重镇。

文峰塔,明清时期源于佛塔又自成体系,是江南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建筑形式。根本是信仰与中国风水相结合,于世俗生活中将高远的文化与平常的吉凶组合,集昌科举、兴文运、调风水于一体,成为随处可见的风水建筑。明朝中期,风水学说兴盛,加之对科举的狂热,全国各地广泛兴建文峰塔,已不亚于宗教崇拜。文运兴盛的苏南、浙西地区,每个县城甚至每个乡镇都建有文峰塔。清代是文峰塔建设的另一个高峰时段,目前可知四川、重庆风水塔的数量现存及见于地方志的共计168座,其中重庆28座。于四川地区集中分布于川西平原和平原附近地区的面上,及以清代川北绥定府为集中区域的点上。渠县为清绥定府所属县,三汇镇文峰塔是目前县境内现存的三座风水塔中的一座。

三汇文峰塔因通体素白,被当地人俗称白塔,位于三汇镇的东南,建于清道光年间。塔为砖石结构,高43.9米,是川东北第一高塔。《渠县志 三汇塔序》记:“塔曰文峰,彰教化也”,开宗明义,建塔的目的是昌科举、兴文运。形容文峰塔“上出丹霄,作两河中流之砥柱。下临翠浪,注千载层出之文澜”,顶天立地,仿佛是天地间的连接线,应天地之灵气,蕴三汇之文运,镇三汇之未来。登塔而望,“四面云山,万家烟火。冠盖络绎,云樵纠纷”,远处永恒的山,近处的人间烟火,镇上摩肩接踵的来往行人,江上晚归的渔樵人家,只有在文峰塔上可见。于此,文峰塔似又有了新的功能,仿佛是神于天上观看地上人间的场所。最终塔助人间,“一峰插天,直开云衢之路。千寻矗地,借作龙门之梯”。至此,士子文人,可以文峰塔作梯,以鱼跃龙门,以云中寻路,以功成名就。与其说文峰塔在《塔序》中成为古三汇的人文兴起之希望,不如说文峰塔已被神化,完全担负起了古三汇之地方发展、人文兴起、功成名就之重责。世俗生活烟火气浓烈而不遮掩,世人毕生追求直白而不回避。文峰塔应运而启,应需而建。至今南方和港台地区,在办公室、书桌、书柜安放袖珍文峰塔以祈愿应考顺利、功名事业发达的做法依然流行。古今人们的祈愿内容似乎在文峰塔前合为一体,时光也似乎在文峰塔前凝固。“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若将“江月”改成“文峰”,似无不妥。文峰年年等待的人,百余年来从没有变过,不是百年前的你、我、他,就是现今的你、我、他,只因人们的愿望从没有改变。

民国三十年,三汇镇有国营和私营造船厂10余家,工场30余处,上游州、巴两河达县、宣汉、万源、平昌、巴中、通江、南江七县的米粮、山货、木材,下游广安、合川、重庆的百货、食盐多经三汇周转。抗战前后有专业商号或商店262个,其中茶馆30家,旅馆25家,银行办事处5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川东北的粮米、山货、木材,重庆、上海的百货、食盐依然多经三汇周转。现今,江上只有零星船只,不见忙碌的船帆;只茶馆、旅馆、银行若干,不见往日繁荣;南来北往客也多是铁路、高速公路路过,不再停歇,只余文峰塔于日出日落间见证过往与今昔。

现今的文峰塔也只是塔身完整,塔内可登临的木塔已不知成为哪家的房屋梁架、哪家的炊烟。塔角的铜铃也踪迹杳然,不再响起。也好,不登木塔,虽说再看不见年年江渚,但一定不会难过再也看不到的万家烟火及冠盖络绎,也可谓另一种幸运,另一种有所失必有所得。在历史车轮的裹挟下,三汇古镇“五宫、四庙、两庵、一寺、一阁”只存王爷庙一庙,也许是文峰塔不列其中,也许是文峰塔过高不便拆除,也许是塔不在镇内,更也许是那时的人们还需塔镇河妖,不论何种原因,三汇文峰塔得以保存,本身就是历史的幸运。

新闻推荐

“供应链·保理e融”贷款 农行让小微企业“如虎添翼”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通讯员郑年孝叶根辉余佳俐)近日,农业银行渠县支行以渠县人民医院为支点,向医药产业链上游的医药器材供应商...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