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风云说略(三十九) □罗学闰

达州晚报 2021-09-07 09:13 大字

据说,陶侃有17个儿子,但见于史载的只有9人,其他都没有什么显赫的声名。也有史家说,正是因为这些儿子们不仅寂寂无名,而且还互相明争暗斗,导致陶侃很失望,进而纵酒狎妓、生活奢靡,最终做了“花下鬼”。又有史家说,陶侃与王导“三次较量”,虽然逐渐占了上风,但“南柯一梦”,击碎了他的“帝王之念”,觉得人生无望才“放浪形骸”。但史家对陶侃多给予正面评价,认为他是曹操和诸葛亮两类精英的“结合体”。到乱世结束,及至唐宋王朝,都把陶侃请进了皇家的“庙堂”,还具有“赫赫威名”。陶侃儿子众多,但只有一个女儿(排行第十),被他视为“掌上明珠”。孟嘉“名士风流”,入了陶侃的法眼,于是把女儿嫁给他,让他成了自己的“乘龙快婿”。

这桩婚事,在东晋没有掀起多大波浪。但是,另一桩婚事,却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孟嘉的第4个女儿,嫁给了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父亲。陶渊明的父亲是谁?却是一片“历史疑云”,《陶渊明传》也不置一词。有好事者从陶渊明的诗里寻找出“蛛丝马迹”,认为他父亲曾经是个宦官。在注重门阀的政治背景下,史官们有意隐去这些不光彩的经历,也是很自然的做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非嫡系),陶侃的女儿是陶渊明的外祖母(外婆)。

陶侃死时(334年),已经是76岁高龄。说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不过分。晋成帝(司马衍)终于批准了他的《逊位表》(334年),陶侃决定从湖北荆州回湖南长沙,结果还没走到目的地就“半道崩殂”了。他为什么要回长沙?因为他的最高爵位是“长沙郡公”,他死后必须安葬在自己的封地里。就像三国时的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本是巴西郡宕渠县人,死后却安葬在巴西郡的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因为他的封爵是“安汉侯”。陶侃年已古稀还在“为国效劳”,这跟古代的“致仕制度”有关。“致仕”也就是退休,也就是交还官职。“致仕”起源于周代,按照《周礼》规定,官员年龄达到70岁,可以申请“致仕”。一般情况下,朝廷都会批准退休。特别重要或者皇帝特别亲信的官员,皇帝就会以国家还需要你的理由给予恩留,所以在古代很多官员都累死在岗位上。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历经七朝,耄耋之年(88岁)还在率领群臣上朝,力不能支,只能由两人搀扶着上殿。更有甚者,跟两晋都打过照面的成汉帝国,其丞相范长生88岁才入仕,100岁时才带任离世。

当然,没有达到“致仕条件”的,若因身体原因不能提任职务(正常履职)的,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有些身强体壮的官员,由于其他原因不想干了,就只能以“乞骸骨”的方式请求还乡。能不能批准,就要靠运气,全看皇帝的脸色了。对于正常致仕的官员,皇帝(朝廷)一般都要给予额外的恩赐,既保障官员能安度晚年,还能荫及子孙。当然,各个朝代对于执行“致仕制度”也宽严不一。就说接踵而至的唐宋两朝,也是“唐宽宋严”。尤其是宋朝后期的“职级并轨”,导致吃空饷的越来越多,贪恋权位捞油水的也越来越多,就只有实行强制退休制度了。

虽然先后平定了“王敦之乱”(322-324年)和“苏峻之乱”(327-329年),东晋社稷的安危也还需要陶侃这样的大员来镇着。正如,祖逖不死,王敦就不敢造次。苏峻再凶,陶侃也能把他搞定,陶侃也就成为东晋王朝的“定海神针”(都督八州)。因此,陶侃76岁了还在发挥余热。虽得以荣归封国却死在路上,也让人唏嘘不已。我是十分敬重陶侃的,还经常把他与三国时的徐州牧陶谦相混淆。据考证,陶侃是陶谦的六世孙(非嫡出)。后面,根据《陶侃传》说一些陶侃的“逸闻趣事”。

一是说陶侃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前面说过,通过范逵的推荐,庐江太守(今安徽省合肥市)张夔召陶侃做了督邮,兼任枞阳县令(今安徽省枞阳县)。这时的陶侃官与吏集于一身,相当于现在市监察局长,兼任县里的一把手。督邮,位不高但权很重,所以《三国演义》里“张飞怒鞭督邮”的“督邮”才敢在刘备面前那么张狂。《陶侃传》说:(张)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属吏)皆难之。(陶)侃独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太守)。小君(太守妻),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于是陶侃主动请求前去,众人都称赞陶侃“很哥们”(讲义气)。

二是说陶侃是个闲不住的人。我们知道,陶侃平定了“苏峻之乱”。其实陶侃还参与了平定“王敦之乱”。他与王敦的恩怨就发生在陶侃任“广州刺史”这件事上。平定“杜弢之乱”(315年),跟随王敦平叛的陶侃(时任荆州刺史)功高盖主,王敦羡慕嫉妒恨,本准备在陶侃辞行时把他收拾了。但是,迫于对周访(西晋名将,陶侃亲家)的忌惮,王敦放下屠刀。陶侃逃过人生劫难,却因功降职(任广州刺史),王敦的堂弟王廙则接任了荆州刺史。这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生出一股无名火。陶侃却“因祸得福”,赢得了一段难得的闲暇时光。《陶侃传》说,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晨把白砖搬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搬回书房里,这就是“陶侃运甓”的故事。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

三是说陶侃是个惜时如金的人。陶侃出生寒微,得到贵人帮助后走得很顺,“拜将封侯”(318年封柴桑侯),最后位比三公(封长沙公),都督八州诸军事。不仅跟陶侃生性聪慧有关,更跟他的为官勤恳密切相连。据说,陶侃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的事情,他都要自上而下去检查,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普通人则更应该分秒必争。如果成天游乐纵酒,等于浪费生命。

四是说陶侃是个治政有方的人。有史家说,陶侃对朝廷不好,但对荆州民众则很好。陶侃治理下的荆州,几乎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这个评价,也给了跟东晋相邻的成汉帝国皇帝李雄,可能这是史家惯用的“格式化语言”。“刺史”一职,源于秦朝设置的“御史”,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始设于汉武帝时(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只是官秩六百石的“小小监察官”,却能监察官秩二千石的“州官”,因为刺史有“最硬的后台”(皇帝)。汉成帝时(前8年)部分“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到汉灵帝(188年),“刺史”全部改称“州牧”,监察官摇身一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东晋时期,中原地区仍称“州牧”,江南地方又改称“刺史”。陶侃治军有能力,军队经常打胜仗就是明证;治民有套路,就是“劝课农桑”(以农为本)。据说,有次陶侃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的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路上看见了就随意“拿来耍”。陶侃大怒。斥责说:你既不种田,还拿别人的稻子戏耍,真不像话!于是,那人被抓起来,饱受了皮肉之苦(鞭打)。陶侃杀鸡儆猴大显威力,荆州百姓都勤于农事,出现了州强民富的可喜局面。

五是说陶侃是“心思细腻”的人。陶侃性格“纤密好问”,又善于察访,几乎是“发奸如神”。那时的陶侃有很强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出了“绿化武昌”的口号,命令旗下军营遍植柳树。都尉夏施把官柳移栽到自家门前,陶侃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前的柳树,为何跑到这里来了?夏施恐惧之下连忙谢罪。心思细腻的人也思维缜密。陶侃统领的是荆州水军,造船的时,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收藏起来,人们不解其意。后来地面因积雪而湿滑,陶侃叫军士用木屑铺撒地面,避免了行人摔倒。木屑有了大用处,竹头也“变废为宝”。据说,后来的荆州刺史桓温伐蜀(347年)时,又用陶侃保存下来的竹头作钉装船。

在陶侃带领平叛大军平定“苏峻之乱”的时候,北方的刘曜(前赵)和石勒(后赵)也在进行着生死较量(328年)。据说,318年,刘曜和石勒因为平定“靳准之乱”而分道扬镳。之后十年,双方都在开疆拓土、厉兵秣马,可谓是“十年磨一剑”。328年的这场生死较量,双方都押上了血本(举全国之兵)。329年,前赵皇帝刘曜醉酒上阵,醉意朦胧间又马失前蹄,成为后赵皇帝石勒的俘虏,被石勒杀俘祭庙,小女儿(12岁)也被石勒纳入后宫。也是在这一年(329年),“苏峻之乱”的首领苏峻,或许是庆功酒喝多了,也在阵前马失前蹄,被平叛将士射杀。这样看来,喝酒误事更误命啊。说来也怪,胜利一方的主帅(石勒和陶侃)都不喜欢喝酒,陶侃曾把士兵的酒器酒具抛进长江,石勒在后赵大地上推行了严格的“禁酒令”(节约粮食)。

平定了“苏峻之乱”,东晋过了五年相对安静的日子。334年,陶侃又死在任上。同一年,成汉帝国的皇帝李雄“一命归西”,为了争夺皇位,李氏家族大动干戈,拉开了血肉相残的序幕,走上了“衰亡的道路”。国祚又延续了13年,被东晋收入囊中(347年)。此前一年(333年),前燕的慕容皝“不豫”,慕容皝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那个“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也在后赵皇宫气绝身亡,唱起了改朝换代的历史悲歌。后赵的日子过得也不安生,石弘(石勒的儿子)战战兢兢地坐在皇位上,怕石虎怕得要命,拿着皇帝大印送给石虎(禅让)。石虎却并不买账,还把石弘骂得狗血淋头。后来(335年),石虎干脆利落地废掉皇帝石弘自立为帝,后赵进入了石虎时代。因为太子的废立、家族的残杀,后赵进入了一个更为血腥的时代。

(待续)

新闻推荐

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景区最受青睐 端午小长假 全市旅游收入超7.4亿元!

6月15日,记者从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获悉,今年端午佳节期间,游客尽情放“粽”,达州市众多景区出现人流量井喷,生态观光休闲度假...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