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达州抗战史(三)

达州晚报 2020-10-10 11:06 大字

图六:达城群众将募集物资运送前线。

图五:渠县人民捐献的滑翔机。

图四:四川第十五行政督察区所辖各县1939年上季田赋摊解数目表(当时第十五行政督察区辖七县,分别为:达县、巴中县、开江县、宣汉县、万源县、通江县、南江县。渠县和大竹县隶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图三:抗战期间,达城青年在街头进行抗战募捐。

图二:抗战期间,贫苦群众在达城黄龙寺门前卖儿卖女。

图一:抗战开始后,四川人民田赋负担不断增加,百姓忍饥挨饿,穷困潦倒。图为骨瘦如柴的四川老人端着空饭碗。

□朱全森 王源梓

三、钱粮物资动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达州民间捐款、捐物、购买国债、承担高额赋税、发展抗战农业和抗战工业,强力支持这场国家战争。“支持”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1936年和1937年,是历史学家经常提起的丙子丁丑年。这两年,四川大旱,粮食歉收,饿殍载道,光达县就饿死了一万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达州人民就算饿死,也要从牙缝里面抠出粮食来支援国家。这就是民族大义。

由于历史资料缺失,达州当年的钱粮物资贡献已无法准确计算。据残存资料统计:达州各县市共捐国币9434.97万、法币404.2万元、滑翔机2架,贡献粮食208.5417万石、生铁8000万斤、土硝8万斤、棉花300万斤。其中,达县募集6000余件寒衣支援前方抗日将士,捐滑翔机1架,慰问抗日将士关金券21万元;渠县募慰劳金及献金19万元,认购抗战公债15.9万元,捐抗战飞机款34万元,捐滑翔机1架。达州人民还按时缴粮纳税,支援前线。大竹县每年上缴粮食26万多担,居全省第6位。宣汉县每年上缴粮赋附加16万多元,其它附加共计11万元。

新闻推荐

渠县体育馆即将惊艳亮相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渠县北城新区文峰大道南路的渠县体育馆。只见场馆外,现场绿化、照明、排水、户外停车位、室外休闲篮球场...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