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建机制 联合发展赢未来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9-10 06:19 大字

清山汉子家庭农场联合体养牛基地千头肉牛相互比肥。罗敏 摄

渠县享有“中国黄花之乡”美誉,产业工人采摘忙。 渠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华辉家庭农场的收割机确保稻穗颗粒归仓。罗敏 摄

□贾峥嵘 罗敏

9月秋收时节,达州渠县各个家庭农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新气象:华辉家庭农场的金色田园里,农机手正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将稻穗颗粒归仓;九天火龙生态园内,热带水果火龙果在精心管护下进入盛果期,来采摘的游人不断;清山汉子家庭农场联合体养牛基地,千头肉牛相互比肥;德康托管生猪农场扩建猪舍如火如荼……

渠县作为有2736家农场、34家省级示范场的农业大县,具有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等多个称号。近年来,渠县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联合经营等方式,实现了家庭农场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走出了县域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的新路径。

“一把手”挂帅 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渠县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小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收益低,大量农民弃田进城务工。土地交给谁来种?如何走出“种地不赚钱”困局?渠县给出了答案。

“我县实行家庭农场示范创建‘一把手’责任制,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了工作例会和联席会制度,并将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纳入‘两会报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夏冬表示,正是在这样的高位推动下,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具体实施中,渠县整合系统内资源、撬动社会外资源,使政策、资金、人才三链联动,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介绍,渠县以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和示范工程为抓手,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与中央家庭农场发展资金1000万元,打捆扶持家庭农场建设“五网配套”设施,支持家庭农场扩大规模、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等。

做农业起早贪黑、效益不理想,2014年耕旺家庭农场主蒋仁国曾打起了退堂鼓。“好在县农业部门人员及时上门,给我讲解了种粮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政策,指导我们规模化经营,引入现代化机械生产作业,这才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蒋仁国说,农场如今拥有各类农机具20多台(套),不单自己承包的50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耕种,还为周边农田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年收入三四十万元。

除了政策支持,家庭农场自身能力培育也很重要。渠县将家庭农场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展免费培训,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农场主还送到高校深造,并给予学费补贴。2019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30人,今年将继续培训760人。

今年受疫情冲击,渠县更是鼓励返乡留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和农村能人、乡土实用人才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将家庭农场打造为城乡人才、资本等优质资源要素追逐集聚的孵化地。同时,建立了家庭农场辅导员制度,及时向家庭农场宣传惠农强农政策,指导家庭农场发展生产。

树立典型样板 家庭农场多元发展

群雁要靠头雁领,家庭农场也不例外。在全面摸清现有家庭农场家底的基础上,渠县探索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家庭农场典型。

三汇镇菜家山深处,全省百强称号的渠县清山汉子家庭农场就坐落于此。该农场将生态循环一条龙模式贯穿生产全程,保证了青山绿水永续。“肉牛养殖,粪污污染是最大问题,我们从源头—过程—终端处理三个环节层层入手,力求将污染降至零点。”农场主余长寿介绍,源头上,养殖基地远离居民聚居点,同时周围大量的绿植能够迅速吸收异味;养殖过程中,农场完善的地下排污处理系统,确保粪污不外漏;末端,农场引进了有机肥生产线,变废为宝,产生增值收益。

走进有机肥生产车间,按配比加入米糠、玉米粉或锯末的牛粪以及饲料废弃物正进行堆肥发酵,空气无异味,夹带草屑清香。“这些有机肥经过发酵和烘干后,就可打包上市销售。目前农场有机肥年产量达到了1500吨,每年可为农场多创收20余万元。”余长寿乐呵呵地算着。

不仅生产集约化、规范化、现代化,家庭农场还以市场为导向贴近消费者需求。桃李满园家庭农场主罗庆全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从一开始就锁定高端客户种植高端水果,其种植的蜂糖李市场价达到每斤40元,一上市就供不应求。随着农场种植的各类水果陆续挂果上市,年产值超过 200 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全县12个乡镇种植精品水果11630亩,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团队,使“罗水果”的盛名不胫而走。

同样以种植水果为主,賨汉部落家庭农场则在一三产融合上做文章。初秋暑热渐退,游客们采摘汉阙葡萄、火龙果,湖边品茗垂钓,住乡村星级酒店,其乐融融。“我们流转土地196亩,科学利用品种时间差,让季季有景赏,月月有果摘,并配套吃住娱等设施建设,让游人来了不想走。”该农场负责人王超介绍,他家成员4人,必须向适度规模要效益,去年农场经营性收入超220万元,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经果林木100多亩。

“示范家庭农场为其他家庭农场树立了可看可学的典型样板。”渠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王瑞说,今年计划培育60家市级示范场、100家县级示范场,通过示范场种养技术推广、市场信息传递共享等方式,带动其他家庭农场共赢发展。

缔结利益共同体 合作经营壮大产业

在实际发展中,一家一户分散、零星式的种养抗风险能力弱。“一方面,我们引导家庭农场抱团取暖,组建家庭农场联合体,成立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王瑞说。

清山汉子家庭农场倡导的“家庭农场+联合体”模式在当地广受推崇。12户养殖户在余长寿的引导下,分别成立了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并加入“联合体”。联合体负责代购牛源,提供饲料,养殖户没有市场风险、无资金压力,只管当好牛“保姆”。李晶作为该联合体成员,实打实感受到这一模式带来的好处,“以前单家独户,买小牛、饲料运输成本高。如今统一搭伙采购,一年至少节省3万元。此外,统一聘请的技术专家,让我们这些养殖户少走弯路,大家信息互通了,牛也卖得上价。”

家庭农场与其他各类经营主体间也不再是传统“依附”关系,而是共同利益缔造者。余长寿牵头探索“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社+肥料厂”的全链生产销售模式,公司负责采购销售,家庭农场专注养殖,专合社种青贮饲料,肥料厂则处理粪污,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作用,在这样的利益链下家庭农场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生猪养殖上,渠县 380家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与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发展起了“家庭农场德康”模式。按照“六统一”机制,签订协议统一结算代养费,每头猪的代养费达到了700元,一般规模养殖农场每年的代养费达35万元,全面稳定推动生猪养殖健康发展。

接下来,李夏冬表示,渠县还将建立合作与联动的大数据平台,构建“户、场、社、企、园”的多元联动机制,坚持“育小户”,推进“户建场”,鼓励“场入社”,组建联合体和协会,形成互助共赢机制,共同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此外,全县将严格创建培育标准,坚持农场发展规模适度化、产品前沿化、技术集约化、操作机械化、管理智能化、商品现代化,以家庭农场“一组一场”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现代农户和家庭农场。未来三年,渠县家庭农场将达到4000家,县级示范场达到300家,市级示范场150家,省级示范场50家,种养经营面积将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5%以上。

新闻推荐

“红色达州网上展示馆”(第一期)正式上线 快来远程游览达州红色文化

本报讯为常态化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扬川陕苏区红军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助推达州红色旅游发展。...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