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种下“酸柠檬” 过上“甜日子”

达州日报 2020-08-27 09:28 大字

八月的阳光热情地倾泻在大地上,渠县安北乡南山村柠檬基地里,一颗颗柠檬挂满枝头。如今的南山村,从几年前的贫困村蜕变成了脱贫致富产业村,一颗颗小小的“酸柠檬”,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致富的“甜日子”。

特殊“客人”远道而来

南山村距县城52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590户2457人。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473人,交通不便、吃水难、村集体经济滞后、无产业、劳动力缺失等问题一直制约着该村的发展。

改变,源于这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2014年年底,达州市税务局结对帮扶南山村。要脱贫,产业是关键。市税务局因地制宜,结合该村自然条件,决定帮助该村发展柠檬产业。随后,该局积极牵头组织当地乡村干部前往重庆市潼南区参观柠檬产业基地。2015年,该局引荐重庆籍致富带头人江基友在南山村成立达州市江绿果农业有限公司,在该村流转土地2268亩用于发展柠檬产业。柠檬从种植到丰产要三年左右,在此期间,市税务局先后组织税务干部9批次千余人次帮助当地贫困户栽种柠檬树、韩国红辣椒,资助7万元发展柠檬林下生态黑鸡养殖产业。同时,为贫困户购买了6万多元的鸡苗、鸭苗、猪崽,帮助发展养殖业。

村民陈选是南山村5组贫困户,他给自己算了一笔经济账:自己和老伴2人,一年下来土地流转收入980元,合作社固定收入720元,在柠檬基地务工工资收入14400元,老伴残疾补助9200元,已经远远超过脱贫标准。他动情地说:“南山村的柠檬产业,种下的是‘酸柠檬’,让我们过上的是‘甜日子’!”

2017年,南山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修路建房真情帮扶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市税务局针对南山村人畜饮用水水质差,导致村民残疾发病率高的问题,挤出办公经费20万元,并协调配套资金40万元,给该村修建了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喝上了安全的放心水。

“柠檬基地里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全是近年来才修的,(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运用“四个思维” 构建“四大抓手” 渠县城东派出所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宕渠样本

近年来,渠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运用“系统思维、超前思维、法治思维、民本思维...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