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流转3000多亩土地创业受疫情影响 数十万斤南瓜冬瓜滞销堆成山

达州晚报 2020-08-17 09:39 大字

回乡创业流转土地3000多亩种柑橘,却受疫情影响临时套种2000亩的南瓜、冬瓜虽丰收了,但收获的30万斤南瓜、10余万斤冬瓜却遭遇滞销。近日,渠县东安镇村民李先生成天看着堆积成山的南瓜、冬瓜眉头紧锁,渴望销售难题尽早解决。

果园套种南瓜冬瓜

李先生今年52岁,老家在渠县东安镇斌山村。1986年,他外出打工做无线电修理,后来公司安排他做销售。几年后,他辞职单干几起几落,又才进入建筑行业承包工程。

最近几年,他多次回老家,发现东安镇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只耕种房前屋后的田地,造成大片大片的土被闲置,“每次回来看到即将荒掉的土地,就觉得太可惜。”

后来,李先生向村干部了解到,家乡山坳里有两个村和附近三汇镇一个村共有3000多亩闲置土地。他说:“当时想的是怎么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创造价值,让家乡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还先后跑到四川眉山、雅安了解农业种植。”

2019年,他带着妻女回乡创业流转土地3000余亩,计划搞农旅观光项目,前期投入2000余万元种植柑橘和小规模养鱼。在后期计划修水库,搞垂钓等娱乐和旅游项目。消息一出,在斌山村和东安镇都“炸开了锅”。

在当地村镇干部的帮助下,李先生将橘树苗栽在流转的3000余亩的土地里。今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李先生考虑到3000余亩柑橘树大片成活了,树与树之间有很大空隙,“考虑到疫情期间村里人多,就想合理利用柑橘树之间的土地,于是决定套种南瓜和冬瓜。”他到外省购回南瓜、冬瓜育苗下种后,冬瓜和南瓜的长势很不错。

“预计南瓜和冬瓜能丰收80万斤,80多工人每天抢收忙都忙不过。”李先生介绍,让他没想到丰收后,迎来的却是滞销,数十万斤冬瓜和南瓜销售不出去……

南瓜冬瓜堆成山

记者驱车赶到东安镇斌山村,看到十多名留守老人趁早晨凉快在柑橘园摘南瓜。在一间新修的房屋里,记者见到了李先生和一堆长条形的南瓜。走出房屋,视线所及范围皆是他的果园。

“我一个人投资的这3000余亩果园里,种了南瓜1200余亩,冬瓜800亩。”李先生介绍,南瓜和冬瓜已经成熟,村民清晨五六点钟就到地里帮着抢收,但最近天气比较热,他们上午11点下班,下午4点半凉快了再上班。

丰收了,存放南瓜就成了大问题。他说:“种植面积太大,每天七八十个人摘不赢,除了存放在新修的住房里外,还有3个地方存放了南瓜。现在成熟的冬瓜没地方存放,只能留在地里。”记者随李先生来到屋后山上,看到上百亩地里,30厘米长的小冬瓜随处可见。

李先生随手摘下一个冬瓜介绍,这就是最新品种365F1冬瓜,成熟后个头不大,刚好够一家人吃一顿。品种好处是坐果很多,口感脆甜,“目前已经卖出一部分,比南瓜卖得好”。

在南瓜地里,李先生双手捧着一个新品种“健美蜜本F1”长条形南瓜说:“这个品种是2018年开始向全国推广的,与‘大肚子’南瓜相比,果肉更密致,面甜更纯正,产量也高。”

“不要小看不多,斤头十足。”李先生带记者走进对面山上的水泵房,南瓜被靠墙堆码,他估计面前的南瓜有8000斤。附近一户农舍里堆放有半屋子的南瓜。李先生称,4处堆放的南瓜估计有80000斤待售,算上即将成熟的南瓜20多万斤,冬瓜还有10多万斤在地里。

为减少损失亏本卖

按理说,冬瓜和南瓜都应该卖得不错,然而李先生却很犯愁的是,丰收时节烈日炎炎,突然大雨来袭,给抢收带来了不小压力,这还导致地里杂草疯长。

李先生剖开一个南瓜和一个冬瓜称,肉多瓤少,且口味脆甜,因为都是自然生长的,从不打农药。村民楚元青称,这种冬瓜自己煮来吃过,口味感觉不错。

据李先生介绍,冬瓜不破损存放时间很长,有的能存放一年。而南瓜储存时间短,容易腐烂。另外,南瓜在阳光下成熟快,也影响南瓜卖相,所以“当务之急,先抢收南瓜。”

如今,收获存放的南瓜不赶紧销售出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烂掉,而山坡上那些还没来得及收获的,也会变黄变老。

看着满屋的南瓜和还没收获的的冬瓜,李先生很焦心,他说:“这是第一次种南瓜和冬瓜,前后投入成本40余万,今年为降低损失,是亏本卖。”他表示,有兴趣朋友可以到现场参观采摘和购买,联系电话:13981464128。

8月12日,记者也联系上渠县东安镇党委书记黄海波,他介绍,李先生老家是东安镇人,去年回家创业,如今冬瓜和南瓜滞销遭遇困难,目前镇政府也在帮助他解决销售难题。(据红星新闻)

新闻推荐

铸造忠诚警魂 积淀形成“达州经验” 达州市认真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

连日来,达州市各级公安机关以“三个三问”立足公安工作实情、对接县情市情,以“三高三实”超前谋划布局、精心组织实施,迅速...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