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黄花如何好花常开?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7-25 05:39 大字

农民喜摘黄花。 简朝龙 摄

农报眼

□本报记者 周金泉

渠县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黄花之乡”,黄花产业现今发展如何?适值渠县黄花采收时节,记者在渠县调查发现,尽管黄花年年的效益都还不错,但黄花产业亦受到品种老化、劳动力匮乏、加工产品单一等因素制约,对此,渠县千方百计力破短板,进一步擦亮渠县黄花“金字招牌”。

一亩黄花收入四五千元

7月22日一早,记者在渠县黄花核心产区望江乡看到,一片片黄花地已接近采摘尾声。

“我每年从5月下旬开始采摘,要连续采摘两三个月才结束。”望江乡武坪村二组农户邱坤喜说,“亩产鲜黄花一般2000多斤,每斤价格从开秤的8元卖到1.6元,亩产值可达四五千元。”

武坪村村支书罗明说:“我村从2007年开始发展黄花,到现在有1500亩,有‘武坪早’‘渠县本地黄花’‘冲里花’‘猛子花’‘三月花’等5大当家品种,主要都是农户一家一户散种。尽管劳动力投入比较大,但大家认为种黄花的效益不错,都很愿意种。”

“我们的农户一年只花两个多月时间,1亩就可挣四五千元,效益的确不错。”望江乡党委书记熊丸鳗说,“我们现在也有意识地引进业主,带领大家进一步发展。”

效益虽好却有“绊脚石”

望江乡是渠县黄花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迄今,渠县各乡镇均种有黄花,在望江、清溪、屏西、青龙、中滩、卷硐等乡镇比较集中,全县黄花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年产值五六亿元。渠县小小黄花,成为一个个小农户的致富花。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高兴之余,有三大产业短板也成为渠县黄花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的“绊脚石”。

一是现在的黄花历经多年种植,出现品种老化、退化现象。邱坤喜和罗明纷纷抱怨:“现在鲜花亩产量比原来少了一两百斤,有的老品种早该淘汰了!”

二是劳动力匮乏。熊丸鳗说:“黄花种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采收时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招不到采摘工,近年来黄花种植已有萎缩的迹象。”

三是黄花加工产品单一,深加工产业链条急需进一步延伸。四川省宕府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渠县最大的黄花加工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张清平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年加工能力可达两万吨鲜花,实际上只能收两三千吨鲜花,因为精深加工产品太少,我们申请的30个专利产品,只成功转化了10个左右,若全部得到转化,将大大增加对鲜花的需求量。”

黄花“下山”高标准发展拓加工

记者从渠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渠县黄花早已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就在本月,渠县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专班、安排专人,将黄花作为渠县“7+3”特色产业之一大力推动。

“我们计划对现有品种提纯复壮,预计明年8月就能搞出组培苗,通过政府向企业补贴的方式,让企业以优惠价格卖给种植户,加大推广力度。”渠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明斌说,“当务之急,首先要走出去考察先进的种植、研发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接触。”

据李明斌介绍,渠县黄花目前大多种植在海拔400多米的山上,县里将实施“黄花下山”工程,在海拔两三百米、地势较好的平坝地区大力发展黄花并建设大棚,既为黄花避雨,又可使黄花提早上市卖上好价钱。“县上争取在8月出台《进一步推进黄花产业发展阶段意见》,整合资源和项目资金,从明年8月起,分三年打造1.5万亩黄花高标准农田,通过政策激励措施,吸引在外打工中青年人返乡创业。”李明斌说。

张清平也表示,没有高科技含量的黄花加工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他们公司正着力开发黄花功能食品和黄花保健品,从黄花中提取秋水仙碱技术也取得了突破,进一步延伸黄花加工产业链条。

新闻推荐

渠县市场监管局销毁一批过期药品

本报讯近日,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渠县新太医药有限公司一批过期失效的二类精神药品进行了现场监督销毁。销毁过程中,执...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