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汇古镇 糊火柴盒的那些人和事

达州晚报 2020-02-25 09:32 大字

三汇火柴厂原址

说到糊火柴盒,先简单介绍一下火柴厂在三汇建厂的历史。清宣统二年即1910年,始有广安人夏子明在三汇北坝创办三益火柴厂(见1986年版三汇镇志:17页大事篇),厂址在原徐家祠堂旁,与原求精锅厂相邻。常年雇用100名左右工人,使用从德、英等国进口的黄磷、胶等材料,手工生产大花牌黄磷火柴(时称为洋火),年产火柴600箱,864万盒。一箱火柴以12进制的英制计算单位为1200打,1打12小盒,共14400小盒火柴(见1986年版三汇镇志:82页,第一章工业),时为四川省内37家大型火柴厂之一。生产的火柴除供应渠县外,还销往广安、营山、绥定(达县)、巴中、大竹等地。后因种种原因曾数度更换业主,随之改厂名为广济、民丰、久泰。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申请注册丹凤牌火柴,使用期为20年,到期呈准方可续用(见1991年版渠县志192页,工商行政管理)。据秦遂隆老人和张仲芳老师以及鄢国灿老师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广安人夏绍成、夏伯阳来三汇,接手原三益火柴厂,继续生产黄磷火柴。广安人原三汇镇医院著名中医张四明,曾在该厂从事管理工作。民国三十七年即1948年,因原料断绝,被迫停业。

1950年3月,三汇商民廖聘之、秦建侯两人集资7000元在三益火柴厂旧址,组建渠县民生火柴厂(见1991年版渠县志293页,轻化纺织工业,第二节)生产火柴,后因原辅材料供应不足,一年后停产。1952年,渠县有关部门利用该厂厂房,建地方国营渠县酒厂,渠县城关镇设分厂(见1991年版渠县志:工业,第二章食品饮料工业,278页,第一节饮料酿造)。1959年9月,渠县有关部门投资,并利用原民生火柴厂部分相关设备,迁至汇南公社李家祠堂,恢复重建火柴厂,改称为地方国营渠县火柴厂。1960年3月投产,年产6000余件(一件火柴为1000小盒),后逐年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到1985年已年产火柴达15万件,一亿五千万小盒,除满足本地区市场供应外,远销内蒙、青海、新疆、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见1991年版渠县志:工业,第五章,轻化纺织工业)。

2

1960年前,因火柴厂建在北坝,所以糊火柴盒的加工户均为北坝的居民。1960年,渠县火柴厂建成投产后,产量逐年大幅提高,火柴盒的需求数量也随之增多,三汇镇上的其他居民开始介入加工糊火柴盒。居住在河街上的王述清,我小学同学李清东的妈妈等人,是三汇镇上较早的火柴盒加工户。当时要谋求一个固定正式的工作实属不易,而糊火柴盒这个工作,无需资金投入,不分天睛下雨,白天夜晚,随时随地均可制作,且劳动强度不大,男女老少都适宜。

1970年春节后,经邻居王述清介绍,我家才取得火柴盒加工户资格,开始给火柴厂加工火柴盒,至1975年达五年时间,我对当年加工火柴盒的经历仍记忆犹新。

现作如下介绍:别看小小的火柴盒,从原材料到加工成成品,工序不少。仅以内盒木制框架为例:1.首先是将原木按标准锯成木材段。2.把木材段放进特制专用的蒸锅内蒸煮。3.将蒸煮后的木材段捞出锅,放在车床上车出一毫米厚左右的薄片。4.挑选质量好的薄片放在压痕机上压制。5.用机器切制成1公分左右宽的木片。6.最后以5000片为一捆,四捆20000片,即为10000套火柴盒。

内盒的底板也是木制的薄片,并配搭糊火柴盒的纸条20000张,加工户一般以一万套为单位领取。加工户把这些半成品材料领回家(时称火柴内盒片子,外盒片子),再用专用的模具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的火柴盒不能晒干或烤干(怕变形),只能自然晾干。

调制加工火柴盒的浆糊也很讲究,调干了配套的面粉不够用,调制稀了,糊的火柴盒不易干,堆码时稍不注意,相互间容易粘连,且分拆开时容易破损,所以糊内盒是技术活。相对来说糊外盒就容易多了,加工户按照材料的压痕折叠粘连好,再贴上商标即可。火柴厂最早是将木质外盒、内盒的成套材料(1967年左右,为节约木材降低成本,外盒木片改用纸板替代)、糊火柴盒的纸条、火柴商标、糊火柴盒的面粉交给加工户。加工户把糊好的火柴盒晾干后,内、外盒成套配装好整齐排列,上下用竹篱笆折夹住,用绳子捆绑好送交火柴厂,以便火柴厂工作人员清点火柴盒的具体数量。我家开始做火柴盒时,火柴厂已经拆分为外盒和内盒单独加工,我家大多数时间只糊外盒,很少糊内盒。加工后经晾干的火柴盒,也只是用背篼加麻袋,装好送交火柴厂。

计算火柴盒数量时,则由火柴厂工作人员随机在麻袋或背兜中抽取部分火柴盒,放在天秤上称,这个过程叫称标准。以0.1斤为计算单位,称出的标准数量,乘以所交的火柴盒净重量,计算出火柴盒的具体数量。当年外盒因纸板材料的厚薄,所用浆糊的多少,天睛下雨,气温高低诸多原因略有差异,0.1斤大约有28至30个火柴外盒。

自我家开始加工火柴盒起,父母双亲加我们兄妹共七人,稍有空隙时间,便会主动去糊火柴盒。在原材料供应充足时,会糊到很晚才能睡觉。

父母还会根据我们五兄妹年龄大小,硬性摊派一定数量的指标,完成任务后方可去玩耍或睡觉。街坊邻居的小伙伴或同学,为邀约我们兄妹去玩,则也会来帮助我家糊火柴盒。为此我家火柴盒的加工数量,在众多加工户中经常名列前茅,加工费的收入也很可观,在当时对维持我家七个人的生活至关重要。

当年我家糊火柴盒时,每周基本上除礼拜天外,每天清晨天刚亮,我就会背上头晚上用背篼和麻袋装好的火柴盒,到沙塆渡口码头乘船送到火柴厂,交完火柴盒后,再去领取火柴盒材料带回家。

遇到火柴盒材料紧张时,在火柴厂工作的二姨叔王荣志则经常代我家领取材料,甚至下班后送到我家来。现在回忆起来,仍感激不尽,借此文也深切缅怀他老人家!

3

火柴外盒由木质材料改为纸质材初期,是将“安全火柴”四个字,作为简易商标印刷在外盒纸板上。1969年底,把毛主席语录印刷在外盒纸板上,火柴厂工人在切纸板时,常常误切到毛主席语录,造成纸板报废,后改为在外盒上粘贴带有图案“渠江”二字的商标。

当时糊火柴盒的加工费,以万套计算,印象中外盒是1.80元,内盒是2.50元。也就说加工两万个外盒,能得到1.80元加工费,加工两万个内盒能得2.50元加工费。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会说加工费这么低,但当年火柴也才卖0.02元一盒,一套火柴盒的加工费,已经占火柴售价的1%还多。就这样低的加工费,还得要火柴厂有熟人,凭借一定的关系才能取得加工户的资格。做得好,做得多的话,加工费的收入也不菲。以我家当年糊火柴盒的收入为例,视火柴厂原材料供应情况,我家一天能加工少则5000套,多则1万套,印象中我家加工费的月收入最低30元,最高达50至60元。相比父母两人在百货店上班的月工资总共才42.50元而言,是一笔相当不错的收入。

在那个就业难,市场虽不繁荣,但物价极其稳定的年代,三汇镇上的约百户糊火柴盒加工户,其中部分无固定收入,且又无劳动力的家庭,全靠加工火柴盒的收入,来维持基本生活。

(感谢秦遂隆老师,张仲芳老师,鄢国灿老师所提供的宝贵历史资料)

□邓坤

新闻推荐

达州市各地稳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生产车间井然有序本报讯近日,记者从达州市部分地方了解到,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职能部门点对点指导服务下,一些行业正...

渠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