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舍利塔”

达州晚报 2019-11-25 09:52 大字

□胡渠华 叶勇

渠县中滩镇寨坪村观音寺(文革中建筑物已被损毁)的四合院平房坝内,矗立着一座塔。它是原寺内住持海峰大师为供奉释迦牟尼遗骨(亦称“舍利”)募捐而建。故名曰“舍利塔”,是宕渠迄今保存完好的唯一佛塔,为该县重点保护文物。2012年12月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是名副其实的“佛宝”。

据《中滩乡志》记载:“舍利塔”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坐落在观音寺第一佛殿内院坝右侧,坐南朝北。高17米,占地40.2平方米。为六棱九级石塔。每级六面,以整石为壁。各级间为筒屋面伸出,宽度相等,相交处雕翘。屋面天花板浮雕花卉、几何图案。建筑独特、镌刻精细、图文并茂。集佛教“四帝”“八正道”于一身,是研究佛教的宝贵实物。

仔细观赏“舍利塔”,其建筑工艺精湛,佛文化厚重,让人震惊、赞叹。第一级为主体,棱为方形石柱,精刻雄狮,力顶千斤,承受整个塔身。第二级为台体,下大上小,塔刹为一宝珠形,中插一铁柱。第三级正面壁辟龛门,内建楼台,框镶有镂空名花。龛中原供释迦牟尼坐像。门楣题“兜率陀天”。左联为“笑颜普度群生”,右联为“大肚能容万物”。正面第七级至下第四级石壁上阴刻“舍利宝塔”四字。苍劲有力,笔法娴熟浑厚,楷行一体。顶屋石壁刻“慈航普度”四字,彰显塔魂。整个塔身的所有石壁上,或镌人物故事、飞禽走兽、仙山琼阁的画面,或刻佛经、辞赋、记事等文字,排列有序,栩栩如生。

“舍利塔”竣工后,为逢凶化吉、消灾祈福,十里八乡来拜塔的人与日俱增。但塔的右边是一条大河(中滩河),而且塔河段下游的一公里处有一口大滩,对岸来拜塔的人因无桥通过常冒险涉水过河。

当地民间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盛夏某日,当地一位王氏高龄孕妇,因祈求顺产而拜塔心切,清晨,她蹚水行至河中时,突然滑跌,腹触暗礁,疼痛难忍,惊叫不停,幸遇路人搀扶上岸。但此妇却因大出血,当晚母子双亡。家人悲痛欲绝,丈夫每日凌晨都要在妻子出事的河段上,面向塔跪拜,祈求平安,数月风雨无阻。

一时间,欲拜塔的人也不敢过河而哀声叹气。鲁班知道此事后,心急如焚,决心尽快在此建一座石桥,方便百姓。他立即精心设计,隐山采石,候河水干枯后动工。为不扰民、不张扬、不泄密,是年农历九月初九,趁夜深人静时,他细观动静,速运石材,巧建大桥。五更时辰,石桥落成。正当他在桥上欣然试走时,恰遇一赶早集男子路过,隐约看见河中间有一“巨人”疾走,因惊奇、畏惧而大声呼叫,忽然“巨人”腾空而起,瞬间消失。与此同时,对岸“舍利塔”上传来疑似已逝孕妇邻居王氏的熟悉声音:“谢谢鲁班大师”。凌晨,乡亲们闻讯蜂拥而至,惊见河中挺立高大石桥,皆欣喜若狂,赞不绝口。继而又见石河床上一双双深凹下的形似竭力前跨状的大“石脚印”。正当人们难解之时,赶集男子脱口而出,将刚才所见所闻陈述于众。真相大白后,方知鲁班的大“石脚印”掂量出建桥石料的笨重。

百多年来,信佛者、旅游者、考古者络绎不绝,他们观“石脚印”,过桥赏塔、拜佛、摄影……既传承民俗文化,又赞颂鲁班大师“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高尚品德。如今,“舍利塔”这块瑰宝正沐浴在盛世阳光下,焕发着活力,融合着和谐安康。真可谓:璀璨佛宝舍利塔,深邃哲理缀云霞。民俗文化放异彩,行善积德享荣华。

新闻推荐

韩滩,一个感恩的地名

那年的韩滩桥资料图片赵镇——金堂县城老城区,在汉时,名字叫大渡,这里曾设立了驿亭,名大渡亭。因其三江在此汇流,城在水中坐,水...

渠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