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寻踪之旅

达州晚报 2019-05-09 09:54 大字

(紧接第8版)更进一步说明人类为了争夺盐资源的血腥和残酷。

走在去巴东县的路上,我想到的是巴西郡。因为我们的宕渠县就属于巴郡,后分“三巴”后,宕渠县又属于巴西郡。三国时张飞当过巴西太守,在渠县的八濛山,还有张飞大战张郃的古战场遗址,还有张飞大败张郃的“立马勒铭”。这块石碑被阆中利用起来了,名特小吃“张飞牛肉”很是旺销。有人也有些愤愤不平。历史有时是份“无主资源”,就看谁先看到、谁先下手,争夺“名人故里”的闹剧不断上演,看似闹剧,其实是营销地方形象、地方特产、地方旅游的一着“高招”。每到一地,仁明先生都要宣传我们达州巴文化的“两大宝贝”:宣汉的罗家坝遗址、渠县的城坝遗址。

说到宕渠县,正富先生总要说,我们这一行都是“渠县人”。公元前316年,秦王派张仪和司马错伐蜀,张仪却“贪巴之富”,浮江而上,顺势“灭了巴”。公元前314年,秦实行郡县制,设置了巴郡,也设置了宕渠县。说到这个宕渠县,相当于2.5万个“摩纳哥”,幅员5万多平方公里,现在的达州、巴中、南充一部、广安大部、重庆合川以上部分都属于宕渠县的辖区。从此之后,宕渠县成为古代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宕渠城的出现,这也可以解释渠县是“中国汉阙之乡”的原因。尤其是在东汉,宕渠县更是了不得,名臣、名将、名人辈出,冯绲(车骑将军,平定内乱的最高军事统帅)更是“东汉柱石”。三国时的“十字将军”(只认得10个字,言其文化程度低)王平,也可以说是蜀汉后期的“柱石”。

在“巴东站”下了高速,然后,车子盘山而上,按照行程安排,我们要去“三里城”考察。走过山林,来到悬崖边,却只见“巴王谷”满谷的白雾,远处的“三里城”被像棉絮式的白色浓雾所覆盖,连“影影绰绰”也谈不上,有些失望。好在被请来解说的是当地的一个学校校长,姓郑名国晋,对巴文化很有研究。他说,这“三里城”原先叫“难留城”,是巴王廪君率众避难的地方。改名的人是陈友谅,并说起改名的依据是《孟子·公孙丑》的句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笔者加),环而攻之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所以“陈友谅把这里改为三里城”。说话间,脚下的巴王谷的浓雾迅速“撤退”,一看深深的谷底,哇,真悬啊!大家都在感叹:冷兵器时代,住在这悬崖峭壁之上,真是易守难攻啊。

来到水布垭镇的廉政食堂吃过午饭赶往长阳县。在“香炉石遗址”,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介绍了“香炉石遗址陈列馆”。知道了这个“巴人文化遗址”,共堆积了7个文化层,而这些文化层出土的文物与文献的说法基本一致,采用同位素测定年代(误差不超过100年),也与同期年代的出土的文物类型相吻合。他最后说,由香炉石遗址可以推定,巴人的主源在长阳。随后,我们去看了香炉石园区,这个跟清江“很亲近”的遗址,考古发现其主要是墓葬和占卜用的兽骨,尤其是大型的“鲜片骨”,还有贝币。这些墓葬都在巨石面向清江之侧,而且所有的墓葬都没有藏具,从尸骨来看,头都向着北方。这要我想到了“狐死必丘”这个成语,为啥呢?他们的先祖肯定还在北方。这或许也是“巴人沿着清江迁徙”的又一证据吧。在香炉石园区,那个姓“覃”(当地念寻)的老先生,着重给我们介绍了这个地带的造地运动形成的地质奇观,石壁凸凹不平,有像“乌木”的木炭石掺杂期间,既像壁画,又像天书,被誉为“悬崖天书”。在巴人墓葬石壁上,我们们还看见了“二龙戏猪”,很像化石造像,神奇无比。

我们又来到渔峡口镇,看廪君相关的遗址和陵墓。我们看了白虎垄,听覃老先生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廪君的传说和故事,包括廪君死后幻化为白虎的故事。在香炉石陈列馆,老先生说,香炉石遗址出土这么多兽骨,唯独不见虎骨,或许可以成为“巴人崇尚白虎”的一个旁证吧。在白虎垄,我发现道路旁的一种白花,既像白玉兰,又全部花瓣散开。问同行的本地人士,告诉我说是“深山含笑”。好美的一个花名字!

因有事紧急赶回达州,巴文化考察之旅就只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了,留下些许遗憾。遗憾,也许就是下次出行的理由。□罗学闰

新闻推荐

渠县第七届老运会川牌比赛落下帷幕

4月21日至23日,由渠县人民政府主办,渠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渠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的渠县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川牌比赛在渠...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