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参与修建襄渝铁路在川牺牲 如今,山东家人们终于找到他的坟茔 牺牲17000多天后 烈士“回家”

成都商报 2019-03-29 01:19 大字

徐茂连生前照片徐茂连烈士在山东老家的墓地帮忙寻找的渠县交警施咣兵和渠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陪徐延东等人来到徐茂连的墓地当地村民郑安明说,这就是当年修建的蓝家河铁路桥

“回家”这段路, 烈士徐茂连一共“走”了17000多天。

徐茂连,生于1948年,山东日照人,原铁道兵第7师34团9连战士。1968年,中共中央决定修建一条连接中国中西部的钢铁大动脉——襄渝铁路,遵循靠山、隐蔽和分散的战备原则,这条铁路线也成为当时中国地图上不做标记的秘密国防铁路线。原铁道兵第7师政治部科长石大华曾说,修建襄渝铁路牺牲了很多干部战士,“说一公里牺牲一个不夸张。”徐茂连,就是牺牲战士中的一个。

1970年4月,时年22岁的徐茂连在四川渠县境内参与修建襄渝铁路,在执行一次“排哑炮”任务时,因炸药突然爆炸,不幸牺牲。受当时条件限制,年轻的徐茂连被战友就近埋葬在铁路线附近山坡上。后来,他被民政部评定为“革命烈士”。

“青山处处埋忠骨”,岁月流逝近半个世纪,战友当年为徐茂连立下的那块木头墓碑,如今已不见踪影,但他并没有被遗忘。

2019年3月18日,清明节到来前,经过父母、兄弟、侄儿三代人数十年的接力寻找,在渠县当地热心人士及相关部门帮助下,烈士徐茂连的遗骸终于被山东家人找到,并接回山东老家安葬。此时,他的父亲已去世20年,母亲也在9年前离开。二老离世前曾留下遗言:一定要找到“老二”徐茂连。

如今,忠魂归故土,他终于可以常“伴”父母身边了……

身殉祖国

1970年4月,时年22岁的徐茂连在四川渠县境内参与修建襄渝铁路,在执行一次“排哑炮”任务时,因炸药突然爆炸,不幸牺牲。

骨埋青山

徐茂连被战友就近埋葬在铁路线附近山坡上,战友当年为徐茂连立下的那块木头墓碑,如今已不见踪影。

魂归故里

通过多方求证,徐茂连的家人们终于找到了他的墓地。他们带着徐茂连的遗骸回到山东老家,并将他安葬在徐茂连父母的墓地附近。

三代人一个心愿

每年祭奠二伯,只能在西南方向画个圈

最近几年,寻找二伯徐茂连的重任,落在了徐延东、徐延安、徐延军这一代人身上。

徐延东今年38岁,他从未见过二伯徐茂连,除了一纸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简要概括了“二伯”的生平:徐茂连,出生于1948年,籍贯日照县大坡公社,5834部队二中队战士,1969年参加革命,1970年4月在四川渠县的革命斗争中牺牲。

当年,徐茂连牺牲的消息传回山东老家,已是两三个月后。徐延东听爷爷生前讲过,家人是在麦子成熟的季节听到这个噩耗的。送信人告诉家人,二伯徐茂连在四川渠县修建铁路时,在一次执行“排哑炮”的任务中,遇到炸药突然爆炸……

徐茂连牺牲后,受当时条件所限,被战友就近安葬,但坟茔的位置,家里人一直不知道。让他魂归故土,是徐家三代人的愿望。

按照徐延东老家的习俗,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和年尾,家人都会祭奠逝去的亲人,但每年祭奠牺牲的二伯,家人只能在家的西南方向画一个不完全封闭的圈(朝西南的方位留有一个缺口)进行祭拜,因为二伯牺牲的地方,就在西南方。

作为寻亲的第三代人,这一次,徐延东将寻亲途径转向了网络,希望借助网络力量,找到49年前牺牲在四川渠县的二伯徐茂连。

回家路记忆拼图

渠县交警:“他是我父亲同一部队的战士”

根据二伯“革命烈士证明书”上的信息,徐延东在网上查到,二伯生前的部队系原铁道兵第7师34团。

此前,徐延东曾联系四川达州及渠县当地民政部门,但得到的反馈消息是,几处集中埋葬铁道兵烈士的烈士陵园里,均没关于徐茂连烈士墓地的信息。记者曾联系达州市和渠县当地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当年很多修建襄渝铁路牺牲的铁道兵,都是就地安葬,有些铁道兵埋葬的具体位置信息,民政部门也掌握得不全面。

随后,徐延东联系了渠县当地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寻亲信息。寻亲信息迅速传开。2月26日,在渠县交警队交警施咣兵中午休息时,在微信上看到了这则消息。

今年58岁的施咣兵当过兵,对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他惊讶地发现,这位名叫徐茂连的烈士,牺牲时所在的部队,竟然就是先父生前曾待过的部队。施咣兵的父亲已去世多年,他清楚记得,父亲1955年曾在原铁道兵第7师34团待过1年左右。施咣兵将寻亲消息一口气转发了20多个微信群,随后,他又将消息发到了朋友圈。2月26日晚,和施咣兵早年同在一个部队当兵的战友刘义建发来微信消息:“我好像有点印象,这个人可能就埋在(渠县)火车站附近。”

刘义建是渠县天星镇天星村人,襄渝铁路横穿村庄。他记得,在1970年,有一名修建襄渝铁路的铁道兵战士在“排哑炮”时牺牲,墓地就在村里靠近铁路的一处山坡上,巧合的是,这名烈士刚好就叫徐茂连。

当地村民:当年听说过有战士“排哑炮”牺牲

两天后,2月28日下午,施咣兵下班后,便接上刘义建,一路前往天星村,寻找疑似徐茂连烈士的墓地。在村口,两人刚好遇到了村民郑安明,徐茂连烈士的墓地,就在距郑安明家四五百米的山坡上。

郑安明对徐茂连牺牲这件事的印象比较深。1970年,郑安明还在上初中,襄渝线铁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原铁道兵第7师34团10连的营地,就在他家房屋旁边的空地上,“我还记得那个连长好像是姓刘。”

有战士牺牲的消息,是在一个中午传开的。郑安明去部队营地,看到“刘连长”忙前忙后,他听到站岗的士兵说,当天上午,一名战士在“排哑炮”时牺牲了。

郑安明听说,“哑炮”爆炸的地方,就在如今靠近襄渝铁路“蓝家河铁路桥”的村道上,距“蓝家河铁路桥”桥头不足百米。当年,修桥前必须先建一条便道通向坝底,必须装炸药炸毁拦路的石头。有装好的炸药未爆炸成为“哑炮”,徐茂连前去排查时,不料“哑炮”突然爆炸……

67岁的村民黄昌琼对这件事也有印象,她当年作为工人参与了渠县火车站附近的铁路修建,她听人说过,有一名来自山东的年轻战士在“蓝家河铁路桥”附近“排哑炮”时牺牲。

烈士战友:亲手埋葬他,“应该就是那个地方”

之后几天,施咣兵和刘义建、郑安明又多次去过墓地,并从不同角度对墓地周围的地形地貌拍下照片和视频,传给徐延东,徐延东再将这些照片传给堂哥徐延军(三伯的儿子),后者拿着这些图片,去找二伯生前的战友李绪移(音)和辛崇权求证——当年,正是李绪移亲手埋葬的徐茂连。

在李绪移的记忆里,当年徐茂连牺牲的地方就叫“蓝家河大桥”,但这个地名在地图上查不到。“他们(李绪移、辛崇权)看了这些照片,说应该就是那个地方。”徐延军说,当年部队撤离时,战友们还曾去墓地看过二伯,因此对附近的地形地貌依稀有些印象。

3月下旬的一天,记者来到当年修建的襄渝铁路“蓝家河铁路桥”,这段铁路桥在10年前已经废弃,旁边是2009年正式通车的襄渝铁路复线。距桥一两百米远的地方,就是多方指认的徐茂连烈士长眠的墓地。郑安明说,墓地一侧的悬崖下,就是徐茂连牺牲的地方,当年运送物资修建的便道,现在已被硬化成水泥路。当年,郑安明和刘义建几乎每天都会看到战士们穿着军装,扛着钢钎、大锤修路的场景,也不只是部队,还有来自各地的民兵以及当地村民。

最后确认:打开坟茔,棺木上确有一层沥青

为了找回牺牲的二伯徐茂连,这些年,徐延东和家人陆续找到了几位二伯生前的战友,他们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与徐茂连当年同在一个连队的战友辛崇权回忆,徐茂连在最后一次执行“排哑炮”任务时,是和两名战友一同前往,徐茂连走在最前面,没想到“哑炮”突然爆炸,徐茂连腹部重伤,另外两名战友受了皮外伤。李绪移说,徐茂连当年是个做事积极且认真的小伙子。

2019年3月13日,徐延东和堂哥徐延军以及两位叔伯,带上由老家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出具的介绍信,赶到四川渠县。3月15日一早,在渠县当地民政局的帮助下,多方指认的徐茂连烈士的坟茔被慢慢打开。徐延东说,根据当年亲手埋葬二伯的李绪移提供的信息,二伯的棺木上涂有沥青,棺木下葬后,上面堆有石头,还浇灌有水泥,这些细节,当地村民是不知道的。当天上午,在去除坟茔外围的泥土后,现场施工的村民发现,泥土下面果然有浇灌的水泥,很坚硬,不得不借用钢钎才能打开,拨开水泥层,棺木露了出来。现场全程见证的施咣兵说,能清楚看到棺木上有一层黑色的物质,当时用打火机点燃这层物质,仍能闻出沥青味道。

最重要的细节终于得到佐证,徐延东现在可以确定了,这里就是“二伯”徐茂连的墓地,与山东老家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的距离,1600公里。2019年3月18日,徐延东和家人带着二伯徐茂连的遗骸回到山东老家,并将他安葬在爷爷奶奶的墓地附近。

49年,17000余天,烈士徐茂连,“回家”了。

“秘密国防铁路线”上的牺牲者

他是其中一个

关于修建襄渝铁路,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曾专门制作了一期节目,讲述了当年修建这条铁路的时代背景和个中艰辛。20世纪60年代,中国周边国际形势陡然紧张,中共中央决定建设战略大后方,做出了工业以国防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决定把重要的军工企业迁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这些地区山高路险,易于隐蔽,加强三线的经济建设,才能为将来可能的战争提供充足的战备物资。

为便于运输物资,在成昆铁路之后,1968年,中央决定修建一条连接我国中西部的钢铁大动脉,也就是从湖北襄樊至重庆的襄渝铁路,遵循靠山、隐蔽和分散的战备原则,这条铁路线成为当时中国地图上不做标记的秘密国防铁路线。

记者在《渠县志》中也找到一些关于修建襄渝铁路的记录:1968年,襄渝铁路渠县段动工修筑。铁道兵5834(注:原铁道兵第7师34团)、5835部队和渠县、涪陵、南充民兵参加施工,其中渠县民兵5000人,耗工日4562500个,1971年竣工、铁道兵新建铁路管理处逐段试行通车,襄渝线经渠县三汇、土溪、临巴、城郊、琅琊等区所辖14个乡、长63公里,200米以上桥梁14座。

襄渝铁路,从湖北襄樊开始一直到达重庆,全程800多公里,中间有隧道400多个,桥梁有700多座,其中,有一半的线路都是隧道和桥梁直接连成的,修建这条铁路的难度可想而知。襄渝铁路西段为四川盆地丘陵区,中段为秦巴山区,东段为鄂西北丘陵低山区,沿线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悬崖峭壁,地质复杂,修建的工程任务十分艰难。

在《国家记忆》节目中,原铁道兵第7师政治部科长石大华说,修建襄渝铁路牺牲了很多干部战士,“说一公里牺牲一个不夸张,而且还多。”

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张杨 摄影报道(部分图据受访者)

新闻推荐

王平:蜀国名将 竭智尽忠

王平(?—248年),字子均,宕渠(今达州市渠县)人。三国时蜀国名将,在蜀国后期立下不朽功勋。《蜀书·国志·王平传...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