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人的70年邮缘

达州日报 2019-02-01 10:22 大字

极限明信片“簪花仕女图”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的小全张邮票

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方寸之间包罗万象,并具有收藏价值。

家住渠县临巴镇的李国民从19岁集邮,如今88岁高龄依然热衷于“极限集邮”。近日,记者走进他家,采访这位老人和邮票的故事。

在李国民的集邮藏品中,一张正面贴有李国民19岁时照片,带有CPAFFC—22编号的祝福封是最为珍贵的。

入朝参战,对邮票入了迷

在这张“岁月铭记志愿军”的祝福封上,贴有朝鲜发行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的小全张邮票一枚。

该纪念邮票一套4枚和小全张一枚。图案采用中国油画《决策出兵》、大型青铜群塑《为了和平》等作品,展示了中国领导人和志愿军将士的英雄群像。李国民说,这是自己当年参加志愿军与邮票结缘的见证。

李国民是渠县临巴镇人,1949年12月在广安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48师444团3营9连的一名战士,于1950年10月入朝参战。

援朝期间,从祖国寄来的慰问信是战士们最大的慰藉。作为连队的通讯员,李国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发信件,渐渐地,他爱上了这份工作,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上,贴着各式各样的邮票。

各地的标志性建筑、毛主席像、历史人物、花鸟鱼虫……李国民向战友求得信封上被盖戳后的邮票,小心保存起来。

“小李,你也爱集邮啊!”“晓得啥子是集邮吗?”当时,只是单纯收集邮票的李国民对集邮的概念很懵懂。当部队里爱好集邮的老干部知晓后,不仅系统地为他讲解集邮知识,还送给他几套极为珍贵的抗日时期的套票。

追赶时尚,爱上“极限集邮”

“抗日时期的邮票,时代特征和人物风貌别具一格,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可惜我那几套都在2008年涨大水时被毁损。”谈及此,李国民充满了遗憾。

1954年,因病退伍的李国民先后在渠县文化馆、三汇火柴厂工作。曾到180余家火柴厂出差的李国民,每到一处,都要在各地邮局购买邮票、明信片

单一收集邮票的方式很容易“撞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国民在上海认识了神州极限集邮研究会的一名会员,在他的介绍下,李国民开始追求“极限集邮”。

“极限集邮”是以制作、收集、鉴赏和研究极限明信片为内容的文化活动。对邮票类型,明信片尺寸,邮戳日期和地点均有严格规定。

“极限集邮”难度极大。邮票图案万千,很难预测国家的发行计划,明信片更是要靠集邮爱好者自身收集、积累,而到各地盖相应的邮戳则是最难的。据李国民介绍,为了找到契合的邮戳,“极限集邮”的爱好者们除了天南地北地跑,还采取挂号信的形式,将贴有相应图案的邮票、明信片寄给外地邮友,让邮友们在当地盖戳后寄回。

通过这种方式,邮友们不仅在国内互通有无,有的甚至还与世界各地的集邮爱好者取长补短。

“集邮最火热的日子里,我每天能收到几十封明信片,帮邮友们到邮局盖几十个戳,寄出几十封信。”李国民说。

硕果累结,活到老学到老

李国民“极限集邮”成果颇丰,曾获得过四川省第九届、第十届集邮展览银奖等多项荣誉。《唐宋元中华古代文明》《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国现代科技》三册极限明信片邮册,是李国民多年的心血,即将被送往外地参加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展会。

“从艺术品位上讲,极限明信片制作严谨、画面饱满、内蕴深邃。像这幅簪花仕女图,人物造型灵动,气质典雅。”其中,涵盖唐代传世名画、书法、文物,宋代书院文化、名瓷,辽代彩塑等横跨749年中华古代文明瑰宝的《唐宋元中华古代文明》邮册是李国民最为钟爱的。

将分散的极限明信片编辑成册,还需编写文字说明和排版。说明中,票、片、戳的时间和地点需准确记录。上世纪80年代没有电脑,为编写一个说明,李国民常年埋首书桌,在集邮杂志、集邮字典里翻找出处。如今,为了集邮,88岁的老人还学会了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即便在现代高科技的帮助下,整理一册邮集仍需耗费数月时间。“做起事头脑才灵活呢!”对于李国民来说,集邮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精神寄托。“邮票其实就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让人活到老、学到老,魅力无限。”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文/图

新闻推荐

努力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未来 渠县积极开展教育扶贫纪实

本报讯近年来,渠县着力构建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教育发展的倾斜扶持工作机制,全方位、多举措推进教科扶贫工程,全力打好教科扶...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