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篾匠的“竹迹”人生

达州日报 2018-12-15 09:49 大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玉簟就是竹席,传统竹篾编织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依稀记得小时候,三五个小伙伴一起踢过的竹编小球,厨房用的竹筲箕,装粮食用的竹箩筐,背猪草的背篼等竹制品,在农家屡见不鲜,但如今,这些东西正逐渐离我们远去。

11月26日,记者来到渠县探寻了71岁老篾匠张金全的“竹迹”生涯。

十六岁开始学手艺

那还是计划经济的年代,什么都凭票供应,物资十分缺乏。张金全依稀记得十多岁时,第一次编竹背篼挣了几毛钱时,那种自豪和喜悦。不管什么年代,会一门手艺总会让人尊重。

1947年出生的张金全从小生活在渠县李渡乡金锣村,也是在这里开始编制手工竹编制品。

1963年,16岁的张金全初中毕业后学过裁缝,编竹制品是自学的,干这个活儿一坐就是一整天,所以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刚开始,村里隔壁老头坐在地坝里慢悠悠地编,我就在旁边蹲着聚精会神地看,日积月累慢慢能看懂一些门道了。最后,只要是竹制品,一看就会。单是启篾、刮篾的基本功,手不知道被刀伤了多少次。”

“70年代,集体经济,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由生产队评工分,女性最多评8分,男性最高评10分。那时一天编个间隔密的背篼就可以卖五角钱,比赚工分强多了。勤快点可以编三个间隔稀疏点的背篼。我在老家房子背后种下的竹子,后来长成一大片竹林。改革开放后,农田承包到户,竹林就属于我自己的了。”

“那时,没有生产流水线,没有打版,别人来购买竹篾产品时,只要客人能描述出产品的功能,我都能凭着理解和创意做出来。”

“我做过一种‘舀水篓’,就是编制的一种间隔很密的打水篓。70年代,生产队没有抽水机,干旱的田没有机器灌溉,田与田之间挨在一起,上面的田总是最干旱的,靠挑水灌溉,又累又慢。我编制了一种打水篓,一边套两根两米五的竹篾条扭成的竹绳子,两个人就一人抓一根绳子,在下面一个田里舀水甩到上面的田里,就像两个人在舞绳,节约了很多时间,很快就能把干旱的田灌溉满。一时之间,风靡村落。”

古老手工技艺并不简单

竹篾编,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古老手工技艺,制作过程繁杂、讲究。从砍竹削竹蔑片,再到竹蔑条编制,再到成型,全靠手工完成。

砍竹,有一种专门的砍刀,叫“弯刀”。清晨6点多,砍两颗竹子;剃枝,竹子砍了之后,从头到尾把枝桠剃掉;剜尖,把竹尖上细的不适合编制的部分直接一股脑儿砍掉;开竹,一把弯刀,劈开竹子一分为二;剖蔑,用弯刀将竹子外面一层细细地剖开,剖成大小不一,厚度不一的竹片。刮篾,用弯刀拉着竹篾把周边的利齿都磨得光滑,不割手。编制对竹篾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达到外表平滑、好看,张金全通常要反复地拉、刮十几个来回,保证每根篾条的厚度不到1毫米;最后,才开始着手编制需要的竹篾背篼了。

竹篾制品手艺有好有坏,手艺好的匠人编制的竹篾就工整;手艺不好的,编制的竹篾稀疏不一,花纹、篾条孔看上去就不美观。

“有的竹篾背篓几个月就背坏了。我家有个背篼用了十多年,背篼边上的篾条断了,再把断掉的部分用编织带重新编一圈,还能用,这就是技术。”

农家手艺竹编制品没落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竹编制品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对此,张金全很是感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这点跟编制竹篾一样。90年代初,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出来之后,购买竹篾用品的人越来越少。张金全感叹,现在一个竹篾背篼价格30至40元左右,从农户家收来更便宜,如今做这一行,年收入一万都达不到。

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竹编技术如今也面临传承难的问题。“年轻人很少愿意来学习这门技术,我从18岁就开始带徒弟,因为累和赚钱少,徒弟们后来个个都改了行。”

由于编制竹篾制品是一个较费时间的活,编制竹篾器的人家已所剩无几。而今年71岁的张金全对编制竹器却情有独钟,依然专注地坚守着这门古老的技艺。

“现在年龄大了,编竹篾制品已融入了我的生活。平时有空就做点小物件,如刷把、蛋篓等,送到渠县一位陈老板的店里卖。现在传统的家用竹编不吃香了,而一件竹编手工艺品可以卖个好价钱,所以很多手艺人都去编制工艺品了。”

□本报记者 田乙斯

新闻推荐

雷氏夫妇: 手工演绎旗袍之美

夫妻俩精心制作旗袍谈及旗袍,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摇曳身姿让人印象深刻。现代旗袍多由机器制作,效率大为提高,但随时...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