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过后是落寞 传统照相馆活得惨淡
无论是孩子生日,还是父母的结婚纪念……在每一个重要的日子里,人们都渴望将记忆定格。穿上漂亮的衣裳,挽一个精致的发型,然后郑重其事地走进照相馆,这曾是很多人记忆里的片段。
如今,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风靡,传统照相馆一家家倒闭。影楼和个人摄影工作室异军突起,传统照相馆更加举步维艰。1985年,陈世达进入达城第一家彩色照相馆工作,33年过去了,如今的他仍坚持在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小照相馆里埋头苦干。从辉煌到落寞,他见证着达城传统照相馆的兴衰。
昔日辉煌 “以前节假日要排队才能拍上照”
5月22日,天空淅淅沥沥地下了一上午的雨,文华街上的行人依然很熙攘。很多手机商店都位于这条街上,商店里的音乐很响亮,橱窗上的广告打着“前后摄像头像素高”、“智能拍摄”的宣传语。陈世达的照相馆也坐落在这条街上,不足十平方米。记者走进去时,他正面对电脑修复一张老照片。
“我以前上班的地方是川东北第一家做彩色照片的。”当谈起照相馆以前的辉煌,陈世达露出一脸自豪。陈世达告诉记者,他从18岁就开始在达城的照相馆工作。从学徒做起,掌握各种操作后他开始经营自己的照相馆,现在他已经在照相馆工作33年了。
“90年代的时候,文华街有7、8家照相馆,大家生意都好。” 陈世达一边回忆,一边掰着手指数数。陈世达说,因为第一家照相馆开得很成功,他紧接着在达城开了很多分店,家里很多亲人都跟着他一起从事这个行业。“以前我在大竹、渠县都有店。”
陈世达告诉记者,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旬,是传统照相馆的黄金时期。那时候他的照相馆不只拍生活照,也会给别人拍婚纱照。不只提供服装,还会请专业的化妆师到店里给客人化妆。到了“六一”儿童节,很多学校都会提前预约,让他到学校去拍照,“以前节假日真的要排队才能拍上照。”
今日萧条
“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这个行业”
20世纪初,数码相机开始流行,陈世达开在各地的照相馆因生存困难相继关闭,剩下老车坝附近和文华街上的两个小照相馆。
“拍生活照的现在都没有了,只靠证件照撑起这个店。”陈世达说,现在很多人都买了自己的相机,或者就用自己的手机拍照。照片很多都存在电脑和QQ空间里。
如今的达城没有新开的传统照相馆,仅存的都是很久以前开的老店。文华街上也只剩陈世达和另一家照相馆。作为达城资深的照相馆经营者,陈世达积累了一些老顾客,很多人会找他修复老照片。这个为数不多的业务却是陈世达最喜欢做的,因为可以看到很多以前的旧物旧貌,勾起很多以前的回忆。“有些人还会拿着60、70年代的毕业照来,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照片很多只有一两个人手上还有,他们就拿过来修复、扫描,然后传给其他人。”
在陈世达的照相馆里,他还附带卖一些相机和配件,运气好一个月能卖一两个相机出去。“现在的状况和以前完全没得比呀,靠拍照挣钱,一个月把房租交了能剩一两千就很不错了,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这个行业。”陈世达一边说一边摇头。
未来迷茫
“坚持不下去只能关门”
记者注意到,在达城街头,招牌极大的摄影楼依旧很活跃。从婚纱摄影到个人艺术照,从室内拍照到国外旅拍,提供的服装风格多种多样,琳琅满目……
隐藏在各个楼房里的个人摄影工作室也遍地开花,独立摄影师活跃在各个摄影和社交平台。这些摄影师可以按照顾客的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传统照相馆在这些影楼和个人摄影工作室面前显得有些逊色。
谈起转型,陈世达皱起了眉头。“你不知道呀,大的影楼投资大,配套设施多,很多消费者也是看牌子选择。”陈世达说,他现在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没有心思再去尝试改变。“能坚持就坚持再做几年,坚持不下去只能关门了。”
在达城街上步行了将近两个半小时,能看到的传统照相馆寥寥可数,不只铺面极小,一些照相馆同时兼营做名片、复印、装订、刻盘的服务。
世界上的第一台数码相机由传统胶卷领域独领风骚的柯达公司推出,有人说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有人说即使没有柯达,随着科技的发达,也会有其他公司来做这件事。造成柯达公司的破产,很大的原因在于“慢”,因为它没跟上时代的变迁。
“从蜡烛到电灯,对光明的追求不变!从毛笔到钢笔,对文化的传承不变!”而从胶卷到数码相机,人们保留美好记忆的初心没变。拍照会一直流行,而像陈世达经营的这种传统照相馆却举步维艰。如何能继续走下去?是无数传统照相馆经营者的难题。
□本报记者 姚丹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专题讨论会
本报讯5月22日,达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专题讨论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郑友...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