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超市最好的大米 配亲手栽的蔬菜 坚持六年不涨价 达城六旬夫妻的“良心早餐”
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忙前忙后地准备食材,推着一辆简易小推车,迎着达城第一缕晨光,开始一天的早餐售卖。这是今年66岁的李国权和62岁的田述芬夫妇六年如一日的“小生意”,他们售卖的早餐,一碗油茶或八宝粥只卖2元钱,六年来从未涨过价……
六年不涨价 感到很满足
每天早上,在达城西外广电花园门口一角,都能看到一辆简易小推车前围满了人。“婆婆!来碗油茶……”在食客的要求声中,一对老夫妻忙前忙后地舀米糊糊,放佐料,再配以少许胭脂萝卜丁,搅拌均匀后再加上馓子,一碗香气四溢的油茶便新鲜出炉了。
“你稍等一下,我先把这碗米线煮了……”李国权夫妇先忙着招呼前来买早餐的食客,再慢慢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66岁的李国权和62岁的田述芬夫妇都是渠县人。年轻时,李国权一直在外打工,田述芬在老家务农。后来年纪大了,干重活时显得力不从心,老两口便于2012年来到达城,跟着女儿一起住在广电花园小区。忙了一辈子,突然没事干,让他们总觉得闲得慌。“还是要做点事情,不给子女添麻烦。”李国权和老伴儿一拍即合,商量决定做点小生意——卖早餐。
李国权说,他和老伴儿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开始一系列准备工作,架锅烧水、切葱切菜、熬米糊糊、煲八宝粥……待所有物件准备完毕,便推着一辆简易小推车,迎着达城第一缕晨光,开始了一天的早餐售卖。
记者观察发现,他们的早餐摊上只卖油茶、八宝粥、米线和酸辣粉。“油茶的米糊糊都是在超市里买的好米,自己加工制成米粉再熬成米糊糊,泡萝卜、葱子也都是自己种的。”田阿姨告诉记者,六年来,他们卖的油茶、八宝粥都是2元钱一碗,没想过要涨价,只要挣的钱能养活自己就满足了。“生意还算不错,八宝粥和油茶每天上午9点来钟就全部卖完了。”田阿姨笑着说。
一碗油茶“圈粉”食客
“女儿,今天吃啥子?”田述芬喜欢把前来买早餐的年轻人亲切地称呼为“女儿”和“娃儿”。她说,附近好多人都是他们的老顾客,哪怕不买早餐,路过也会简单地问候两句,闲得住的,有时还会和他们唠唠家常。“刚摆摊卖早餐时,有的还是小奶娃,如今已经在上幼儿园或读小学了;也有曾经读初中高中的学生,现在都出去上大学或者上班了。”田述芬说,他们摆摊多年,看到了不少人的成长和改变,一拨一拨,来来往往。
一勺、两勺、三勺……米糊糊满得快要溢出,馓子也堆成了小山。“我们老家那边老辈子说的,给别人要舀得满满的,无论是对儿女还是对自己的未来才会好,生活才会幸福圆满。”正因为如此,食客每次端在手里的油茶碗总是满满当当的,格外有分量。“有时看到贫困的或生病的,我也给他舀一碗,不收钱,看到造孽呀,能帮就帮一下嘛。”田阿姨有些感慨地说。
上至96岁的老叟,下至一两岁的奶娃,附近很多小区居民都是这个简易早餐摊的忠实粉丝。“我在这儿吃了好多年了,味道好,食材安全放心。”在附近银行上班的小吴声称,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或八宝粥,“每天换着花样吃,还有酸辣粉、米线,料多,味儿足,便宜。”小吴说,这对老夫妻随时都是笑呵呵的,看着倍感亲切,他们的笑容能感染人。
生性乐天派 空闲还写诗
李国权放下手中的活儿,把记者悄悄拉到一边,先使劲擦了擦手,再从兜里掏出一张满是折痕的纸,略显神秘地塞到记者手里,“这是我写的一首诗,一直都想投稿,我能投稿吗?你是记者,你帮我看看。”记者翻开纸看到一首“七言绝句”,大意是歌颂党好、达城美、生活幸福云云。
“写得怎么样?能达到你们投稿的要求吗?”李国权试探着问道。“写得不错,中心思想很好,我到时候帮你问问。”听到记者的话,李国权便咧开嘴侃侃而谈,这首诗是他和家人一起登凤凰山时的感悟,当站在山顶看尽达城风貌,很有感触,回家后便写了这首诗。“我前前后后改了两个月哦。”李国权说,他空闲了就想写两句,权当作放松放松,给生活增添点儿味。
李国权和记者聊得正欢时,又有客人来了。“老李!给我煮碗米线,还是煮 些哈。”“哎呀!没看到我正在谈话哦,不忙哒。”“嚯哟!还谈话,莫说那些,搞快点,饿忙了。”客人笑着催促道,李国权也慢悠悠起身忙去了。这方寸之间,俨然一个“小社会”,插科打诨尽显人生百态。
李国权夫妇或许只是市井里最平凡的小人物,但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乐观的生活态度,换来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有点儿辛苦,却幸福而满足。
“只要我们还能动,这个小摊就一直摆下去,靠劳动养活自己,不给后人增添负担。”面对记者的镜头,李国权夫妇那历经沧桑的脸上绽放出了质朴的笑容。
(本报记者 张海涵)
新闻推荐
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