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 化解1300余起矛盾纠纷 ——记渠县静边司法所所长王国韬

达州晚报 2018-04-18 10:16 大字

[摘要]——记渠县静边司法所所长王国韬

王国韬在政法战线上工作了26年。他兢兢业业,忘我付出,患癌13年自强不息战胜病魔,谱写了一曲嘹亮奋进的人生赞歌……

倾情调解: 20多年化解1300多起纠纷

2016年5月的一天,静边镇春光村村委会办公室里,村民杨某某情绪激动地斥责该组组长收回了他家的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并要求村委会重新分配他家的包产地。下午两点半,王国韬与同事冒着烈日走村入户调查杨某某土地经营权纠纷的经过并进行现场调解。王国韬将纠纷有关的当事人请到一起,多角度为他们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解读相关的法律条文。当事人杨某某,在调解现场从情绪激动、斥责谩骂到心平气和、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事情真相。村委会负责人也表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再次核查杨某某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情况,一场激化的矛盾被顺利化解。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0多年来,王国韬多次经历类似的事情,他坚持以心换心、以诚待人,共化解了1300多起矛盾纠纷,劝阻了50多场群体性械斗,制止了10多起自杀事件……由于工作方法得当,业绩突出,2013年9月5日,“王国韬人民调解工作室”在静边镇挂牌成立。

排忧解难:

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20余件

王国韬长期生活在基层,成天与群众打交道,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得到了群众的认同和赞赏。

2015年9月的一天,龙山村年过八旬的村民张大爷因生活无着、居无定所,来到司法所寻求援助。原来,张大爷早年在静边镇一家酒厂工作,约定退休后由其二儿子接班,并全权负责他和老伴的起居生活。然而,二儿子接班后酒厂倒闭,收入锐减,不愿意继续赡养两位老人。无奈之下,张大爷只好向王国韬求助。经过他苦口婆心地教育,张大爷的儿子、儿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诚恳向老人道歉,并承诺好好赡养老人,让他们幸福安度晚年。近年来,王国韬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20余件,涉及赔偿金额450余万元。

热心普法: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10场次

“普法教育,需从娃娃抓起。”每年,王国韬都要到学校义务上法治课。为确保课堂质量,每次上课之前,他总会认真查阅资料,精心备课。王国韬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向同学们系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引导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静边镇两所学校连续五年实现“零犯罪率”。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王国韬主办法治板报86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10场次,送法进院坝、到田间12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660余人次。

向病魔挑战:

“还要帮助更多父老乡亲”

2004年春节,身体一向硬朗的王国韬突然感到极度疲惫,接连输了几天液后,依旧无法缓解病情。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检查,他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癌。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王国韬认为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在最痛苦的时候,单位领导、同事专程前往看望他、鼓励他,曾经经他调解过的老乡也纷纷到他家里看望。王国韬逐渐重拾生活的勇气,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艰难战胜了化疗期间的各种排斥反应。出院后,他倍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每天按时服药、锻炼身体,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好转。

“我来自基层,成长在基层,我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份子。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我也要努力去帮助更多的父老乡亲。”王国韬说。

(本报记者 何翔 闫军)

新闻推荐

渠县三汇镇开办留守儿童“心灵驿站”

本报讯为破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今年以来,渠县三汇镇发挥“农民夜校”这一阵地作用,在方碑、大洞、新胜3个村开办了留守儿童“心灵驿站”。3月31日上午9时,方碑村19位留守儿童准时来到“农民...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