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安 开鱼铺 享晚年 ——探访州河船工上岸后的别样新生活
[摘要]——探访州河船工上岸后的别样新生活
杨贵柳在商场巡视消防安全工作夏明连在门市检查鱼的成活情况
2017年8月1日,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响应市委市政府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和谐亲水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通川区政府出台了《州河通川区段船舶处置工作方案》,原来在州河通川区段(北至达万高速罗江大桥,南至通川区西外镇龙家庙村龙磐石)从事渔业捕捞生产及南门口、二马路、画眉石(西城沙石厂银河码头)城区段营运的摆渡渡船全部停运。
如今时间已过去了8个月,现在这些上岸船工的生活还好吗?他们现在的工作又是怎样的?
近日,社区记者来到他们身边,近距离探访他们的新生活。
为孙子煮饭 打双扣升级
七旬老船工上岸后的幸福晚年
“孙儿,起床没有,快点来吃油茶、包子。”每天清晨6点,天才麻麻亮,家住达城箭亭子街的七旬老人郑兴汉便早早起床给孙子买回早餐,一进屋,他就叫喊起来。这是退休上岸船工郑兴汉普通一天的开始。
孙子吃完早餐,直到他上学的影子远去,郑兴汉才慢慢地坐下来,吃两个馒头、喝一杯自己打的豆浆,有时还喝一两白酒,悠然的享受每天惬意的生活。
听闻社区记者来采访他们上岸后的新生活,郑兴汉高兴地接过了话题。
1942年,郑兴汉出生在渠县金乐乡(现属天星镇),由于住在渠江边,从小他就跟随父亲在渠江里打鱼推船。十来岁时,就是摆渡的行家里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青年的郑兴汉跟随父亲来到达城,在南门口码头从事摆渡工作,这一干就是40年。2002年,年逾六旬的郑兴汉将自己入股的渡船交由大儿子郑礼强打理。表面上是退休了,但实际上他仍经常到船上帮儿子做些收钱、修理等工作,一直到去年政府取消码头,停止渡船营运,他才真正闲耍起来,享受自己的幸福晚年。
谈起渡船的停运,郑兴汉还是蛮怀念的。每天清早,吃过早餐,他都习惯到离家不远的南门口码头转转,只有看一眼,走一圈,他心里才感觉舒服、踏实。毕竟,码头与自己相伴走过了50载风风雨雨,如今真不干了,还是十分舍不。
至于渡船的安置赔偿事宜,作为老人,他没去过多操心,全权交给儿子处理。“我这把年纪也没啥后顾之忧,是该享受晚年的时候了。”
“除了早上为孙子弄点早餐,就是转转路和打双扣。早餐和晚餐后,都要去滨河路转个把小时,然后买点小菜回家,睡会午觉后,下午约上三五个邻居好友,到滨河路或西圣寺打双扣升级,有时也打桥牌,输了让那长长的纸条挂在嘴上,生活真的蛮有乐趣,我也很享受这种清闲生活”。
离岸做保安
船工杨贵柳年年评为先进
作为老人,郑兴汉的晚年显得轻松自如,但作为年轻的一代,正值壮年、家庭顶梁柱的上岸船工,他们的新生活却是另一番天地。
原来在南门口码头从事渡船营运的船工杨贵柳,如今已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保安工作。记者来到他工作的摩尔百货,听他讲述自己上岸后的新生活。
杨贵柳是土生土长的达城人。七十年代初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城市人家。1991年夏天,杨贵柳从达州商干校毕业后到当时的达川区食品公司肉联厂工作,因为企业改制和效益不佳等原因,他选择了自主创业,加入到南门口码头摆渡营运,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2011年年末,由于渡船生意日渐冷清,杨贵柳在摆渡的同时,找了份保安的工作,在达城中心广场的摩尔百货当保安。
由于工作踏实,爱岗敬业,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杨贵柳都被公司评为先进员工。当年年底,摩尔百货西外店开业营运,杨贵柳被公司提拔为保安班长,负责西外摩尔百货分店的保安工作。
在工作中,杨贵柳爱动脑筋,勤于专研,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得到同事认可的同时,也得到公司领导的厚爱与重用。如今他是摩尔百货中心广场店的第一班长,实际上在履行着保安队长的职责。
交谈中,杨贵柳直言,四十多岁的年龄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加上老人们体弱多病,光药费和买房的按揭款,每月的开支都要好几千,让他倍感压力。好在摩尔百货给了他展示能力的平台,让自己由一名普通的船工成长为管理人员,也让他在上岸后有了个“避风”的港湾,所以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让社区记者转告那些还在待业或努力寻找工作的船友,只要不放弃,新的生活一样会眷顾勤劳的人。
干起老本行卖鱼
残疾渔船主的坚强人生
寻访中,类似杨贵柳这样自强不息的船工仍有不少。其中最让社区记者感叹的是一位残疾渔船业主——夏明连。
曾经赖以谋生的打渔船被处置后,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勇敢面对生活,选择了自主创业,开门市开启新的人生征程。
1969年1月,夏明连出生在达城,父亲是达城老一代木船经营业主,从小他就在木船上度过童年。1985年初中毕业后,他参工到原达县砂砖厂(后为达县建材厂)工作。不幸的是在一次生产砂砖的过程中,右手四个指头被机器轧断,落下残疾。
2000年后,厂里效益低下倒闭,他第一次失去工作和生活来源。为了生存,他利用从小跟随父辈练就的打鱼技术,买了木制打渔船,开始了在州河打鱼为生的“渔夫生活”。然而,正当生活还算过得去时,却遭遇了渔船取缔。尽管有些不舍,但为了“州河的生态,为了我们的城市环境更美好”,夏明连还是很支持政府的决策。
2017年8月,他第一个签订了渔船处置协议,为政府处理渔船回收工作做出了表率。之后他也曾彷徨过:打渔船是水上人家生计的唯一来源,这一下没有了收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该怎么办?他曾试图去尝试找点轻松的工作,但因年龄大、手又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经过三个月的认真思索,夏明连觉得,还是做自己的老本行——卖鱼才是正路。于是,今年春节前夕,他在西圣寺农贸市场租了间门市,开启新的生活。
夏明连告诉社区记者,虽然生意不是太好,但每天有个盼头。眼下他正四处联系鱼的销售渠道,利用自己过去买鱼的老客户,来维持和扩大生意。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了生活,船工都积极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勇敢挑起家庭重担,想方设法寻求新的生活。他们有的自己购买了小车,经营“滴滴”,有的也和夏明连一样,利用自己的特长,做卖鱼生意,有的自主择业,摆起了小摊。一位叫陈欣文的五旬老船工,更是远赴沿海,谋求新的职业。
(本报社区记者 邱一彪 谯继)
社区记者手记:
以上几个事例仅仅是众多上岸船工新生活的缩影。更多无技术专长和年龄偏大的船工还奔波在求职和创业的路上。他们,不会坐吃山空,一定会在政府的帮助下,自立自强找到新的生活方向。
据悉,为帮助上岸船工们实现第二次创业,通川区政府还出台了项目扶持补助措施,以名优水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中草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开办特色技术培训班,为这些船工们提供就业支撑!相信他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载有7名学生快艇流溪码头被撞沉 肇事快艇靠岸未减速 落水人员全部获救
肇事快艇靠岸未减速 落水人员全部获救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