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亮眼” 增速全省第二 达州商务助力达州市经济发展

达州日报 2018-02-14 10:00 大字

三圣宫美食街中心广场凤凰大酒店

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703.69亿元,增速为10.5%,居全省第2位,占GDP总量达44.4%;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60.4亿元,同比增长13%,居全省第4位;

外贸进出口完成4.67亿元,实际到位外资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19.6%……

这一个个靓丽的数据背后,是达州商务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行的脚步。据达州市商务局局长邓一明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达州市商务系统强化责任勇担当,敢闯敢试当示范,努力实现了商务经济新跨越。

【现代服务业】

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703.69亿元,增速为10.5%,居全省第2位,超省政府目标(9%)1.5个百分点、市政府目标(10%)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已经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无论从增速和产业结构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服务业投资完成1225.71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1%。实现税收68.43亿元,占总税收57.1%。

“在继续抓好达川杨柳商贸服务集聚区、通川复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基础上,狠抓秦巴物流园区、马踏洞金融集聚区、西南职教园区等十个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对服务业规上企业的培育,抓好服务业统计基础工作。”邓一明说,2017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数达230户,同比净增109户,覆盖22个行业大类,行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企业数在10户以下的行业由6个行业缩小到3个行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零突破。

【商贸项目】

2017年,全市商贸重点项目实现投资67亿元,项目新开工8个,竣工10个。渠县长德、宣汉亿联、万源古关东等6个商贸集聚区全面建成,复兴农产品批发市场、大竹商贸园区正快速推进。杨柳商贸园区全年实现交易额120亿元,同比增长16.7%。

据了解,目前,罗浮广场、升华广场(一期)、红星国际广场(一期)已开业营运,仁和商业街广场、泰诚·十里水街等项目正快速建设,中青国际(二期)、五金机电市场(二期)、福森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已建成营运,这些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达州商业形象,改善了消费环境。

此外,渠县川东农产品批发市场、开江鸿达家居广场、大竹东湖商业街等一批新项目已开工建设,中环再生资源市场、亚鑫建材市场、渠县汽车城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为商贸流通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乡镇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新建和改造乡镇农贸市场20个,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邓一明表示。

【商品流通】

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60.4亿元,同比增长13.0%,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57.8亿元,同比增长12.5%;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2.6亿元,同比增长13.8%;按行业分:批发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3亿元,同比增长13.2%;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10.9亿元,同比增长12.7%;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2亿元,同比增长15.2%;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3亿元,同比增长14.7%。

2017年,达州市商务局先后组织15724家企业参加了“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活动,开展促销活动503次,展销活动50多次,实现交易额222.4亿元。精心筹办中国·达州第七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实现交易额27.76亿元(现场成交额5.36亿元,合同成交额22.4亿元)。开展了首届地标餐饮评选工作,评选出地标餐饮企业6家,地标餐饮培育企业10家,地标菜品30个,大力弘扬达州美食文化,打造品牌餐饮企业和特色菜品,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2017年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期间,全市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4亿元、4.2亿元、17.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4.8%、13.6%。

【电子商务】

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额实现93.99亿元,增长31.47%,其中网络零售销售额为18.83亿元,增长42.22%。渠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项目已建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宣汉县、万源市、达川区等国家(省)级示范县项目建设正在进行提升完善和加快建设。

2017年4月,通川区、大竹县被省商务厅确定为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渠县被省商务厅确定为商贸流通脱贫奔康示范县;7月,大竹县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按照“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思路,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持续较快发展。10月,天祺网络、亿城购、梓昊网科被省商务厅确定为电子商务示范企业,“e城购微分销平台”被省商务厅确定为电子商务重点项目。

把电子商务与***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培育和发展了农村特色农产品销售网店近千家,不仅带动了数万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脱贫奔康,也提高了达州市农特产品知名度和网销规模。

【对外开放】

201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4.67亿元,完成省、市政府目标(3.3亿元)的141.5%;实际到位外资完成6.5亿元,完成省、市政府目标(5.44亿元)的119.57%,同比增长19.6%。

依托“1+7”工业园区,该局狠抓出口基地建设和主体队伍培育,经开区、大竹县和宣汉县三大外向型产业园区正加快建设。2017年全市有27家企业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为防范企业出口风险,该局通过比选与中信保四川分公司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搭建起信保服务平台,目前正与成都海关衔接将南充海关办事处的QP端(业务录入端)延伸到达州,以方便进出口企业网上输入。

2017年,该局先后组织了86家企业参加“华交会”、春季“广交会”、“渝洽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获得进出口订单600多万美元。 

□文/图 何韬 罗天志 刘河林

新闻推荐

賨人城址,所在何方 邓艾灭蜀后,古绵竹去哪了 四川新发现4座汉晋城址 或解开这些巴蜀历史谜团

扼守交通要道、深入巴蜀核心区域,在汉晋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城镇化运动在全国开展,一座座城池不断兴建、民族交流与融合不断进行。随着王朝更迭、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少城址都消失在历史烟云之中,这些...

渠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