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渠县常态化举办脱贫攻坚季度考评会 现场考核亮出“家底” 补齐短板找回“面子”

达州日报 2017-12-12 09:55 大字

[摘要]现场考核亮出“家底” 补齐短板找回“面子”

本报讯 近日,一场脱贫攻坚“季度大考”在渠县悄然展开。亮家底、晒成绩、现场抽卷问答……两天时间里,该县11个乡镇、13个省定贫困村、40余名一线干部、13个县级牵头帮扶部门统一接受考评。

蔡和乡川河村是渠县西北部一个偏远村落,也是此次接受考核的贫困村之一。“这个村基础工作扎实,面貌新、产业旺,应当给高分!”在详细查看了蔡和乡川河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后,“百人考官团”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在随后的脱贫攻坚政策问答中,蔡和乡四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对脱贫攻坚政策也如数家珍、对答如流,更是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但在一年前,也是在全县的脱贫攻坚季度考评会上,川河村却因为基础工作不实、产业发展滞后等原因被亮了“黄牌”。“排名垫底的滋味不好受,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更是等不得。”蔡和乡党委书记罗世印坦言,为了尽快找回“面子”,该乡乡村两级党员干部放弃休息时间,全力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在整改“军令状”规定时限内补齐了脱贫攻坚短板,并有望于今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事实上,在渠县,像川河村这样在经过现场考核“亮底”后补齐短板,实现脱贫的村还有很多。通过现场交流,“扶贫车间”模式等覆盖面广、群众收益高的好经验、好做法被广为推广,各贫困村“比学赶超”的氛围越来越浓。在万寿乡天马村,二十余名缝纫工人正在为年底的一个订单忙碌,他们中有不少人是本村的贫困户。“公司免费组织技能培训,我只用了两周就学会了操作要领,现在一个月能挣到2000多块钱。”车间里,贫困户江山明一边裁剪手中的布料,一边告诉记者,之前他一直担心干了活拿不到工资,但几个月下来,工厂没拖欠他们一分工钱,现在他和工友们都安心地在厂里上班了。

据了解,借助现场考评会这一平台,“扶贫车间”模式在渠县推广势头良好,仅邦基服饰公司一家就已先后在贫困村建了十余个“扶贫车间”,且运营良好。“企业抱团、产业连片,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链条,为贫困村脱贫提供持续动力。”邦基服饰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计划继续在贫困村新建生产车间,目前已有多个乡镇向公司发出了邀请。

“既是考官,也是学生。考评会上学到的东西为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是参加测评的乡镇干部共同的心声。以“考”促“改”,已经成为了渠县脱贫攻坚现场考评会的常态。

“举办脱贫攻坚季度考评会,就是要让我们的干部在脸红心跳中自加压力,进一步增强履职担当的责任心和干好工作的决心。通过对比找差距,通过实干弥补差距。”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介绍说。

据了解,从2016年至今,渠县已先后成功举办脱贫攻坚季度考评会7次,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凝聚起了强大合力。

(赵辉 特约记者 简朝龙)

新闻推荐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增强群众获得感 范继跃深入渠县调研

本报讯11月14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范继跃深入渠县临巴镇凉桥村、县国税局等地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范继跃强调,要全面抓好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实际,持之以恒、...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