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变“课堂” “校地合作”助春耕

达州日报 2022-03-31 08:58 大字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洁 见习记者 陈鑫园 特约记者 郑涛 摄影报道)“在林下套种大豆,不仅可以固氮除草,还能增加收益。”3月29日下午,通川区凤北街道青脆李种植基地,达州乡村振兴学院的黄承建博士一边为果农讲解青脆李林下种植大豆的好处,一边指导同学们实践。

“林下种红薯会不会比种大豆收益高?”部分果农发出疑问。黄承建解惑说,大豆种植在林下,能压制杂草生长,减少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做到了“双减”。此外,大豆种植还能在果树长达五年的成长期间,提供额外收入。

“园里的青脆李老是无缘无故裂果,有的果子还又小又涩,怎么办?”对果农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乡村振兴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与果农一对一交流,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把讲堂搬到田野里,让乡村振兴班的大二学生陈福香受益匪浅。这次“校地合作”给同学们带来不少挑战,很多问题在课堂上并没有涉猎。陈福香说,以往学习中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农户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次实践大大加深了我们对种植的认识,“参加乡村振兴班,就是要为家乡的农业生产尽自己的一份力。”

达州乡村振兴学院是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集基层干部培养、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农村技术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2021年5月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挂牌成立。全市“一村一项目、党建引振兴”活动启动以来,达州乡村振兴学院积极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与凤北街道合作,农技专家结对助农增收。

凤北街道宣传委员张小江告诉记者,青脆李种植和林下套种大豆是“校地合作”的有益探索。接下来,凤北街道将在大豆各生长阶段分别再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合作,并根据凤北的农业结构,深化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领域的合作。

新闻推荐

“关银—KEY通”川渝一体化项目 落地建行达州分行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向柯容)日前,在达州海关、成都海关数据分中心、市商务局、市外汇管理局的见证下,达州电子口岸合...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