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的稿费奖励
读书的时候,也曾经有过老师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课堂上朗读的高光时刻。不是说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嘛,正因为当年老师的那一点鼓励,当作家——居然成了我年少时的一个梦想。虽然后来我这个不着边际的梦想只是放了一个“粗粗屁”,毕竟也曾照亮过我懵懂的青春。
当兵以后,我感动于新兵连班长对我们这些刚到部队的新兵的关照,写了一篇《班长与慈母》的文章向连队的黑板报投稿,新兵连的黑板报居然刊登了我那篇文章,黑板报也算是“报”嘛。我不知道后来我的命运与我那篇文章有没有关系?但我知道部队历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我从军的年代若能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所在部队不但有比稿费还多的物质奖励,还会报请一次个人三等功,甚至会因此改变个人命运。青春激扬的岁月,我也曾不断地向《战旗报》《解放军报》……投稿。尽管都是泥牛入海,至少练就了我敢于投稿、敢于推销自己的“厚脸皮”。
一晃,人生过了大半。在一条马路上工作总能遇上行行色色的人,也总能收获一些感动。认识几个爱好文学的朋友之后,心中熄灭了的理想又死灰复燃。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我就在手机上随心随性地写,写过去、写现在、写工作、写生活……终于有一天,我写的文字登上了《达州晚报》。文字居然变成了铅字,梦想再次照进了现实。我拿着散发着新鲜油墨香味的报纸兴冲冲地回到家,“啪”的一声把当天的《达州晚报》放在了老婆面前。老婆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声:“早就读了你的大作,都是写的些无病呻吟的东西,报纸我都给你拿回来了。”本想老婆夸赞一下我,没想到老婆的不咸不淡让我讨了个没趣。难道岁月真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生活的沧桑淡去了遥远的理想,似乎爱情也只剩了油盐柴米,寡淡无味了。我堆码出来的那些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文字,总要有一个读者,我才有写下去的勇气。连自己的老婆都不欣赏,又还有谁来欣赏?看到我灰头土脸,垂头丧气,老婆“嗤”的一声忍不住乐了:“你这人哦,硬是只听得表扬的话,我这么说你,是怕你尾巴翘高了。要是你的文字真不好,人家编辑未必看不出来。”我的心情立马又多云转晴。
文章见报,自然是有稿费的。我第一次收到的稿费是一张由达州日报社寄来的二十元的邮政汇款单。尽管数额不大,内心还是有压抑不住的狂喜,我兴奋地把汇款单往老婆面前轻轻一放,然后说:“你看这是什么?我现在也是有额外收入的人了,以后不得找你讨钱用了。”这话似乎说得有些大,又犯了我爱吹嘘的老毛病,好在这是关到门在家里说的。“低调,低调点。你一天熬更守夜地写,烟熏火燎地写,这才二十块的回头钱你就飘了。这点稿费应该让它更有意义。依我看,这张汇款单的意义远远大于汇款金额的意义,钱就别去取了,你自己把汇款单珍藏下来吧!”老婆说这话时,我不知道是不是她要浇灭我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热,但我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便没有去邮局领取那一笔汇款,把那张汇款单留存了下来。
后来,老婆为了鼓励我,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家庭文艺创作的指导意见》。当然这只是由老婆口头制定的家庭文件,意见规定:家庭实施稿费足额返还并给予稿费三倍奖励的激励机制。这真是要把我培养成作家的好“政策”,我明白这是老婆的良苦用心,夫贵妻荣嘛。
巴山石头、西北望等文友知道我有如此的好政策,就开玩笑说:“邓哥,我们每个月以《××文学》编辑部的名义给你打1000块,就说是稿费。然后你把1000块退还给我们,你每月就有3000块的‘娱乐费’,我们每个月都可以巴到你娱乐娱乐了。”这几个文友也真是想得出来,如果这么好糊弄,那这个人就不是我老婆了!《关于促进家庭文艺创作的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规定:领取奖励性稿费是要附上作品和发表作品的文学刊物,并且奖励性稿费是实行实报实销的政策,没充分的开支理由是不予报销的。
四川男人大多数都不掌握家中的“财权”,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也一样,工资卡还是刚发下来的时候我见过它的模样。至今我还害怕银行的自助柜员机,因为我从来没有去银行的自助柜员机上存取过现金,我害怕面对自助柜员机时的窘迫。偶尔有点稿费收入以后,老婆让我去激活了我社保卡的金融功能。我去激活社保卡那天,还悄悄地专门去银行的自助柜员机上练习了存钱和取钱。现在,我使用银行卡也是得心应手了。不是说知识改变命运嘛,因为我喜欢写,从而也改变了我在家庭中的地位。至少,我在家庭中的地位正在逐渐提高,这是大家可以瞧得见的事实嘛。
快要到耳顺之年龄了,喜欢写只是我的爱好。一个连“的地得、定补状”,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弄不醒豁的人,在文学的道路又能走多远?一眼便能看到未来。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生活多一度的热爱,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与风花雪月无关,也与梦想无关,寻找的只是一份内心的宁静。虽然一眼能看得到未来,还是应该面向未来、迎接未来。
老婆说,只要我不吹牛,啥都好。我又忍不住要吹了:“给我时间,我想玩就玩一个大的,哪天我整就整出一部大部头,我要让你奖励我奖励到你‘破产’。我就在悄无声息中发起一场家庭‘革命’,夺了你的帅印。”嘿嘿,这只是我和老婆插诨打科时说的些私房话,当不得真。
当然,这也是我让生活多一些乐趣的真实想法。万一我在家里“革命”成功了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韩淑予)3月15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3月14日,国内新增本土病例“3507+1647”例,现有高中风险地...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