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蓝图已擘画 砥砺奋进正当时 通川区教科局奋力描绘现代化教育发展新画卷
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社团活动
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一、二年级综合素质测评
双龙中心校足球大课间
通川区一小复兴学校课后服务
如何让教育惠及更多民生?如何提升全区教育水平,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发展需求?如何改善办学环境,为学生、教师提供坚实保障?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通川区教科局大力实施“教育三年振兴计划”“教育质量三年提升行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挖亮点、找痛点、补短板,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不断推进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区域高品质教育中心。
回顾“十三五”,通川教育成绩斐然,财政投入得到大力保障,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办学环境、教师待遇、学生资助等得到全面改善。如今,走在通川大地,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焕然一新,一个个学生快乐成长,通川区现代化教育发展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
走进通川区蒲家中学,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校园被绿植环抱,综合楼、宿舍、运动场焕然一新,学生们在校园里认真学习、快乐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十三五”期间,通川区教科局实施一系列优化教育布局措施,先后投资15.8亿元,完成了34所城区、农村薄弱学校的新建和改扩建工作,新增学位1.8万余个,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6.4万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面积3.76万平方米,配齐了信息化装备、图书、实验室等,有力优化了城乡教育资源。同时,投入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省级专项资金及区级配套资金1200万元,为达高中、蒲家中学改善了综合楼、宿舍、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条件,让“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拔地而起,让老旧学校重新焕发生机。
在人口密集的主城区,学前教育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满足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通川区教科局先后注销7所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民办幼儿园,对9所民办幼儿园实施了搬迁,15所公办幼儿园和11所民办幼儿园实施了全面改造,新增3800个学位,并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限价,解决了城区幼儿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近年来,通川区投资8亿元,高标准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达高中培文学校。达高中培文学校通过加强与北大培文的深度合作,用大学精神引领基础教育,积极推行“五导四动”课堂改革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教师培养、细化学科竞赛、改进培优模式,引领通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屹立于绿水青山之间的鸿鹄高级中学,幽静别致,鸟语花香。该校的成功建设,不仅让老百姓见证了“通川速度”,更让大家看到了通川办好品质教育的决心,也让通川学子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高中教育。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现高质量均衡发展,教师是关键。近年来,通川区教科局实施“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省属免费师范生培训计划等,不断加强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和教学保障工作。同时,与省内部分师范类高校合作,依托四川省名教师鼎兴工作室等,免费培训各级各类教师20000余人(次),培养国家级、省市级名师80余名,一支有活力、水平高、能力强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不断提升教育内涵
近日,通川区七小新锦教育集团组织开展了一、二年级素质测评研讨活动,来自该集团的6所学校60余名教师畅所欲言,共同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
这是通川区利用龙头学校的品牌价值和优势资源,将全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分别划归教育集团办学的缩影。目前,全区共有10个教育集团,区本级每年投入100万元设立了集团化办学运行经费,“老带新+传帮带”和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达州市高级中学打造的“红色教育”、通川区一小打造的“大成教育”、通川区二小打造的“成德教育”、通川区四小打造的“扬长教育”、通川区七小打造的“生态教育”、通川区八小打造的“礼融教育”、通川区实验小学打造的“行知教育”、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打造的“五美教育”……走进通川区的各级各类学校,校园文化各具特色,学生在特色校园文化的引领下健康茁壮成长。
近年来,通川区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规划设计、资金保障上全力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校园文化打造;注重教育科技创新融合,各学校积极探索科技特色课程建设、科技社团培育、科技活动开展的新路径、新方式,努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目前,全区“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形成,成功创建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个、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实验学校10所,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连续12年位居四川省前列。同时,通川始终秉承“小足球、大教育”的理念,全面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建设,56所中小学有足球场68个,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校3所,80%以上学校成功列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单位”。
近年来,通川区教科局围绕红色文化、科创、校园足球、艺术教育、巴文化、非遗传承等优势特长项目持续发力,打造了20个品牌新秀,全面提升通川教育发展内涵,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全面发展。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完善教育服务功能
“‘双减’落地!这些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值得点赞!”2021年10月20日,《达州市通川区:构建“2+x”课后服务内容体系》在四川教育厅官微上以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形式向全省学校推荐。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为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完善教育服务功能,通川区教科局构建了“2+x”课后服务内容体系。目前,全区56所学校“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全覆盖,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教师4000余人,惠及学生60000余人,全区学生、家长对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7.49%、97.5%。
“学生在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后服务,作为家长,我们很放心。”通川区一小复兴学校学生家长汪先生表示,“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不但减轻了孩子课后作业负担,还为孩子个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通川区强化舆论引导,提高“双减”政策群众知晓度;推行“属地+行业”责任制度,大力排查整治“地下”违规培训行为;全面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暑期、周末的培训;全面推进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工作。截至目前,该区86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中已依申请完成注销37家,办学许可自动失效6家,依法申请通过了“学转非”38家,共压减了81家,压减率94.19%。
如今,学生放学去哪儿、学生课后学什么不再是家长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全区56所中小学校和60000余名学生,在校都能享受到集体育、艺术、益智等于一体的课后服务,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后服务负担得到极大的缓解。
宏伟蓝图已擘画,砥砺奋进正当时。通川区教科局局长郭海龙表示,站在“十四五”的起点,通川区教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继续扩充教育品牌区域化,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推行教育多维度改革,推动“双减”提质增效,全力构建通川教育高品质发展“126”体系,全面提升工作效能,顺应群众期盼,奋力谱写现代化教育发展新篇章。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邵明
新闻推荐
达州天然气资源富集,但存在勘探开发强度不够、资源接替堪忧、企地合作机制不顺、综合利用效果不佳等问题,急需二次创业。夏...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