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模式服务基层治理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闫军 通讯员 郝小艳)近年来,通川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大局,聚焦社会基层治理法治需求,探索构建“横向平台搭建+纵向职能延伸”“健全解纷机构+创新解纷模式”“抓实案件分流+完善监督管理”工作格局,大力提升案件质效和矛盾纠纷调处水平,有力助推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横向平台搭建+纵向职能延伸
服务基层治理拓广度
横向构建“一体化”调处平台。抓住家事案件、道交纠纷这两类典型案件,积极构建“一体化”调处平台,力争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在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立家事巡回法庭,就地开展立案、送达、开庭、调解等工作,累计处理家事纠纷320起,2019年和2020年全院家事纠纷诉讼案件分别减少13.46%、26.17%。打造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中心,开通网上平台和微信小程序,整合交警、保险、鉴定等各方力量,构建集事故责任认定、伤残鉴定、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功能于一体的联合办公模式,成功处理纠纷903起。
纵向打通基层触角。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中的优势,积极加强与乡镇政府、司法所、群众自治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的沟通协作,充分融入当地社会治理体系。设立16个巡回办案点,加大典型案件巡回审判力度,切实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效果。充分发挥金融巡回法庭、家事巡回法庭作用,与基层组织建立长效合作调解机制,为诉前调解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解纷机构+创新解纷模式
服务基层治理有温度
健全多元解纷机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三中心六室”(诉调对接中心、速裁中心、审判辅助事务中心与诉讼辅导室、人民调解室、心理疏导室、律师工作室、公证工作室、判后答疑室),积极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心理疏导、调解、公证等服务,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有效回应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创新多元解纷模式。成功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和“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官+行业调解员”等团队式解纷新模式,法官全程参与指导人民调解并监督调解活动,调解成功的案件经当事人申请,直接进行“一站式”司法确认,让当事人权益更有保障。2020年以来,已调解成功并达成司法确认924起。
抓实案件分流+完善监督管理
服务基层治理强力度
做实“三个分流”。首抓“调裁分流”。成立由2名员额法官、2名助理法官组成的速裁室,主动引导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诉前调解,对调解不成功的简单案件,积极适用速裁程序办理。狠抓“繁简分流”。综合考虑案件性质、案由、标的额、当事人数量、疑难复杂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审理程序,实现简案快审、轻刑快处。严抓“执保分流”。设立速执组,统一开展网络查控、财产保全、委托事项办理和案件分流,执行效率大为提升。
完善监督管理。研究制定《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案件超审限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关于人民调解与人民法院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细则》等制度,充分发挥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及院、庭长监督指导作用,进一步规范审判执行行为,提升办案质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洁)为助力民营企业在提档升级、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开拓市场等方面稳步发展,12月28日,通川区...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